七一社区        注册

为了36公里的“抗战血路”

2015年07月06日20:2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为了36公里的“抗战血路”

一个只有2万人的县城,为了修建和守护仅36公里的道路,要付出多大代价?

抗战时,一段少为人知的“血路传奇”在云南漾濞县上演:全县动员修滇缅公路,妇女儿童都上工。战火令该县人口减少多达三分之一,仍全力支持抗战。

漾濞:滇缅路突破横断山区的起点

如今,一说到“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人们总想起昆明、腾冲、龙陵、“二十四道拐”和惠通桥……

很少有人注意到点苍山西部的小城漾濞。它有10万人口,风景优美,宛如世外桃源,人们很难将它和残酷的抗战联系在一起。

然而,人们或许并不知道,目前滇缅公路保存最好的路段,正是漾濞县城至太平乡路段;更少为人知的是,在抗战中,这个县城付出了几乎不可承受的惨重牺牲。

滇缅公路修建于1937年,众所周知其起点是昆明西站,但其真正新建路段的起点,则是在大理下关出去的漾濞县,其负责修建的路段是36公里。

查阅史料和地图可知,当时从昆明到下关,尚有现成的旧路。但自漾濞开始,横断山脉横亘在前,过去只有马帮行走的驿道。要修公路,必须从无到有,翻越横断山脉,跨过数条河流,生生扒出一条路来。

人力有限,工期紧迫。上级下令“田可荒、地可荒、筑路工程不能荒”,县长不按时限完成,即“自带手铐上昆明”。

“为了修路,漾濞可谓全县动员。”现任漾濞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应讯说,当时所有壮劳力和大部分老人、妇女甚至儿童都参加了修路。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比例:当时只有2万多人口的小县,征用民夫达1.8万人次。

全县动员的修路之役

今天,询问几乎每一个漾濞的九旬老人,都有参与修建滇缅公路的经历;任何一个漾濞本地人,家里几乎都有修过路的亲属。

“从天生桥到顺濞河,沿线布满窝棚,全是民夫,从老人、妇女到八九岁的娃娃都有,‘妇女扶炮杆,男人打铁锤’。”幸存的修路民夫告诉记者。

今年87岁的白春荣当时只有9岁,对修路的艰难记忆犹新:“真是太苦了!睡树叶搭的窝棚,早上六七点起,干到晚上八点才收工。壮劳力们挖山砍树,我年纪小,天天用畚箕背土,每次只能计半个工。”

吃不好、没工钱,修路纯属为抗战出力。89岁的马树华说,民夫每人每天可以有五两米,中午和晚上收工各吃一顿,能果腹就不错了。

在这样的苦日子里,漾濞人硬是从山坡上扒出了一条路,1938年5月即告贯通,比滇缅公路全线贯通早了3个月。

路通之后还要不断修建改造。马树华回忆,为了填补道路上的坑洞,自己和小工友两人每天要抬一立方米石头,工头严到用尺量。两人年纪小,常干到太阳下山都完不成。

尽管修路艰苦,但漾濞人明白它的意义。“都知道是为了打鬼子。路修通了,才能运物资上前线。”马树华等人都说。

随着公路贯通,汽车来了,物资源源不断运至。白春荣至今还能准确回忆起各种车辆:煤炭车、吉普车、GMC十轮大卡车……

修路之际,他们还和盟军结下友谊。“美国盟军会给白砂糖吃,我就竖起大拇指说‘顶好’。”白春荣说。他至今还记得盟军教他的英文单词,能顺溜地从“one(1)”数到“ten(10)”。

牺牲:全县人口损失三分之一

牺牲,是最平常的事,几乎每一尺公路上都凝结着鲜血。

86岁的老民夫黄炳祥,能清楚回忆多名工友之死:在推拽几吨重的巨大石碾时,工友何某被卷到碾下,被压裂了头颅;另一个27岁的同乡苏会则被塌方压死……

没有先进工具和技术,修路事故频发,民夫伤亡率很高。此外,滑坡、劳累、瘟疫,也不断夺去民夫的生命。

“抗战期间,全县人口下降达到三分之一。”漾濞县党史研究室主任茶映青说。查阅县志发现,1935年全县为2.9万人,至1943年全县仅剩1.9万人,人口损失幅度远远高于全国比例。

尽管代价巨大,漾濞人仍倾尽全力保护滇缅公路,支持抗战。8年抗战期间,漾濞人拿出了整整两年口粮,人均500多斤。战争还造成数十万难民过境,物价飞涨,漾濞都挺了过来。

由于位置重要,日机数次试图轰炸。漾濞桥号称“滇缅公路第一桥”,每当日机来袭,漾濞县就放土炮通知民众。驻军会放射烟雾,并准备高炮射击,保护了江桥的安全。(新华网云南漾濞县7月6日电 记者王晓磊、黄豁、李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