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烽火三晋 抗战老区记者行:布“口袋阵”关门打狗

2015年07月08日08:33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烽火三晋 抗战老区记者行④:布“口袋阵”关门打狗

  • 八路军115师战士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 当年,聂荣臻曾在此巨石上指挥作战。远处即是歼灭日军的乔沟。

  历史回放

  平型关大捷

  1937年,日军大举进犯山西,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欲取道平型关直逼山西腹地,加快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是年9月25日,开赴一线抗日的八路军115师,利用平型关前有利地形布下“口袋阵”,伏击日军并取得抗日首胜。共歼灭日军千余人,击毙日军中佐二人,缴获汽车、军械众多,堪称大捷。此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八路军亦由此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正确战略方针,对整个抗日大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尘封往事

  曾保堂打响第一枪

  在平型关采访,一位英雄的名字让记者不能忘怀。他叫曾保堂,时任115师独立团1营营长,担负阻击援敌任务。而他,也是记者一位同事的外祖父。

  其时,驻涞源的日军第5师团第9旅团,全部兵力应在6000人以上。其中1个联队正向灵丘方向移动,其先头部队已占领驿马岭隘口,一部向腰站方向搜索前进。接近腰站阵地时,负责在此阻击的曾保堂举起驳壳枪,打响了平型关战斗的第一枪。瞬时,机枪、步枪、手榴弹响成一片。

  这时候,平型关前115师的伏击战打响了!

  英勇的阻援,有力地打击了援敌,为平型关伏击战的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也成为平型关大捷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保堂后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但他从没有凭借战功和地位庇荫家人,其子女就业颇多艰辛,全部自立自强。其理想之忠贞,品行之高洁,足为后人敬仰。

  “猛子”连长和“大刀队”

  “猛子”连长的故事,是平型关伏击战惨烈较量的一个缩影。在杨得志685团的阵地上,有个外号“猛子”的连长曾贤生。战斗开始前,他就挑选出20名作战勇猛的战士作为突击队,每人配发一把大刀。攻击开始后,“猛子”连长拔出大刀喊道:“大刀队,上!”20名队员手抡大刀,猛虎般冲下壕沟向敌人砍击。只听得“嚓嚓”声响,杀得敌人鬼哭狼嚎,缺肢断头。“猛子”连长冲到公路上以后,大刀所到之处,眼前的敌人接连倒地。在砍杀了十多个鬼子之后,曾贤生身负重伤被五六个端着刺刀的敌人包围,他拉响了身上仅剩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红色记忆

  抵御外侮藉天险,守护金瓯凭热血。平型关,英雄的关。7月1日,记者重访英雄地,再谒平型关。

  永载功绩的记碑,热血洒染的山梁,让我们再次置身那个同仇敌忾的年代。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副馆长汪东广与我们一起回溯了那些惊天动地的战斗场面——

  1937年9月23日傍晚,紧急开赴抗日前线的八路军115师师部,收到国民党第六集团军送来的《平型关出击计划》,说由他们担任正面防御和堵截,115师配合侧击。此时,接连受挫的国民党军队,士气已十分低落。

  昏暗的马灯下,师首长摊开军用地图,把目光紧紧地盯在平型关前的乔沟一带。乔沟是取道平型关必经之路,中段有一处长约5公里、深20至30米的峡谷,两壁陡峭,是打伏击的理想场所。

  布“口袋阵”,关门打狗——一个作战计划很快形成。

  已是晚上7时,天空下起了大雨,为了精准设伏,师首长冒雨察看阵地后立即下令:343旅于当晚24时出发,天亮前进入白崖台一线设伏,344旅随后开进,24日拂晓完成各种战斗准备。

  9月24日,前方传来断断续续的枪炮声,前沿部队报告,敌人将于翌日大举进攻。

  9月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个步兵大队乘100余辆汽车,延绵10余里开进乔沟,进入115师伏击圈。

  当狂妄的日军全部钻进“口袋”后,攻击命令随即下达。此时是清晨7时整。按照师部“拦头”“斩腰”“断尾”的要求,685团、686团、687团将敌人分割包围,枪弹声响成一片。

  日军虽系辎重部队,但作风强悍、装备精良,很快在两名中佐指挥下进行反扑。增援的敌机不时飞来,向我阵地狂轰乱炸。师首长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冲锋,与来犯者展开肉搏战。鬼子被拦腰斩成几段,惊慌抵抗。战士们端起刺刀,到处追杀,被刺死、打死的敌人,满地都是。

  战斗中,老爷庙制高点的争夺最为惨烈。这里是平型关北侧要隘,其西侧被日军用作停车场,停了十几辆汽车。日军停放了汽车,必定配置看守人员,为避免暴露我军目标,因而没有提前占领。负责控制老爷庙的686团3营反复冲锋,最终控制了老爷庙。之后,战场形势立即改变,山沟里的日军再无还手之力。

  在争夺老爷庙的同时,阻援战也打得十分精彩,杨成武带领的独立团在友军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坚持英勇阻击,最终打得增援的日军夺路逃向涞源城。大路上、山野里、草窠中遗弃着各种姿态的敌尸300多具,机枪、步枪、手榴弹、折断的刺刀、击穿的钢盔到处都是。独立团乘胜追击50多里,一直追杀到涞源城下。

  入夜,115师打扫战场,撤出阵地。

  当年为八路军带路的向导曾槐之子曾士荣,今年已有81岁高龄。他告诉记者:“八路军当时没什么好武器,要说能在平型关打败鬼子,除了地形用得好、侦察做得好、队伍安排得好外,最关键的一条是咱们的八路军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打起仗来谁都不怕死!”

  “集思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这是聂荣臻元帅86岁高龄时深情写下《忆平型关大捷》,读来让人荡气回肠。

  红色土地,绿色家园。如今的平型关下,已是满目青翠。那场惨烈而伟大的战斗,将永远定格在史册里,定格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记忆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