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578位职工牺牲 “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

卞文超

2015年07月08日15:11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

  “战争年代办报纸也是要掉脑袋的。”《大众日报》老报人陈冰生前常对后人说。

  “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这是大众日报社歌的第一句。战火硝烟中,大众日报是一面不倒的旗帜。这片大众报人誓死捍卫的舆论阵地,是用生命铸就的伟大事业。

  “‘抗战和进步’应当成为今天

  中国新闻记者所共有的立场”

  1939年夏天,李竹如随八路军第一纵队来到沂蒙山区。1940年初,担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并兼任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

  “历史上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报纸,也从来没有无立场的新闻记者,‘抗战和进步’应当成为今天中国新闻记者所共有的立场,站在这一立场上,坚固地团结起来,并接受进步政党的领导,才能胜利地担负起光荣的时代责任。”李竹如以坚定的党的立场和明确的新闻理念,明确办报的指导思路。

  为了解决报社人手紧张的问题,李竹如经过山东分局组织部陆续调进一批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知识分子干部。作为管委会主任,他亲自撰写社论和文章,从1939年11月到1941年5月,在大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12篇,计8万多字。

  1942年秋末冬初,在反“扫荡”的对崮峪战斗中,面对八千敌人的疯狂进攻,李竹如表现得沉着勇敢。中午,在战斗的间隙,他谈笑自若地鼓动大家:坚持到天黑,一定会胜利突围。天黑后,我军开始突围,李竹如在翻越山顶的石墙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7岁。

  “为了民族的生存,

  要流尽最后一滴血!”

  与李竹如共同来山东的,还有他在南京中央大学的同学与革命战友郁永言。

  郁永言是个瘦高个儿,见过他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一副近视眼镜架在瘦削的鼻梁上,比一般文化人还瘦弱的身体,面孔饱经风霜。

  郁永言1939年调入《大众日报》,担任国际时事版主编、《大众电讯》主编、《大众日报》通讯部部长等职。

  1941年11月,郁永言率一支战时新闻小组,随中共山东分局、115师机关活动。这个小组有30多人,带有收发报的电台。1941年11月29日后半夜,他们向南穿过临蒙公路,走了整整一夜,于30日拂晓来到大青山脚下,误入敌人“清剿”包围圈,遭遇了山东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搏杀。

  在这场持续两天一夜的“大青山突围”中,报社同志与敌正面遭遇,随即被冲散,经营部卢再厉在搏斗中头被砍掉,文印员文白拒俘被敌当场枪杀,有的同志打光了子弹,把枪和机器砸了,文件烧了,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郁永言同志也在搏斗中牺牲。

  当天夜里,老报人朱民所在的新闻小组从望海楼顶上下来,路过大青山战场,尸体遍布山野,血迹已经冻干,惨烈场面让人无法承受。

  突围后,报社同志在大众印书馆编辑部副部长郭季田遗物中发现,他生前在日记本写下这样的诗句:“我发誓地向天呼号,为了民族的生存,要流尽最后一滴血!”

  10年中这么多人牺牲,

  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极为罕见

  当年刚满18岁的美术编辑李后,在大青山战斗中成功突围。作为幸存者,54年后,72岁的他回到了沂蒙山区,在大青山烈士陵园里,失声痛哭。

  报社牺牲的人员中,还有电台台长叶凤川、记者方曙、陈虹,编辑亓若君、雷根,还有报务员、译电员、摇机员、炊事员、交通员等,平均年龄不到25岁。

  大青山英烈是报社牺牲的578位烈士的缩影。一家报社,从1939年创刊到1949年,10年中有这么多人付出生命,在世界新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报社经理部部长丁柱同志,在1942年反“扫荡”中被拉入“网”内,由于已被敌人发现,果断向敌人开枪射击,英勇牺牲。1945年反“扫荡”中,印刷厂工人谭子安被敌人俘虏,敌人用刺刀连捅他九刀,他高呼“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尤其不能忘记,在惨烈的战争中,还有160多位沂蒙老乡为了保护报社,牺牲在侵略者的刀锋枪炮之下,不少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树冠摩天,不忘根深。

  至今,大众报人把创刊地沂水县云头峪村,亲切地称作“老家”。2007年以来,大众报业集团与省地矿局决定每年为老区打一口井。《大众日报》首任总编辑匡亚明,91岁在南京逝世,长眠地选在《大众日报》创刊地。这份生命铸就的宝贵事业,为一代代报人情之所倾,心之所向,魂之所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