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创作展。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今日表示,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后方抗战是互相配合的关系,两个战场缺一不可。
国新办今日就抗日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举行吹风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介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情况和二战中中国贡献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答记者问。
王建朗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后方抗战是互相配合的关系,首先是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在正面战场主要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两个战场缺一不可。
王建朗强调,一个国家要抵抗外来侵略,必须要有适当的正面的保卫战,保护必要的资源,保护必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必须有一个正面战场的存在。
此外,敌后战场的形成是因为日本占领中国大片的地区之后,其兵力并不能完全控制这些地区,中国共产党挺进敌后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而且开展得很有成效,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争,当时游击战争在中国发展到了极致。
王建朗表示,毛泽东经常讲到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所以后来游击战争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所以两个战场的关系是缺一不可。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