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冬季,丰满水电站右岸围堰工程施工现场
日本监工使用的狼牙棒、锤子等
东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尤其是松花江水量充沛,是水电开发的重点河流,日本早就垂涎三尺。
之前,听过一位吉林本地人介绍说,丰满发电厂旁有一座博物馆,若想了解丰满水电站的历史,就一定要到那去看一看。 3月11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风景区的丰满水电站。当时,吉林刚刚下过雪,问路时,一位好心的当地人劝说记者不要去,因为丰满水电站正在重建,博物馆也没有对外开放。目前,只能看到大坝外观,而且是正在施工状态下的。
一路泥泞,车颠簸着前行。路上,擦肩而过的都是大货车。
经过一座小桥,很快就看见丰满大坝。大坝又高又宽,很难想象,以当年的条件,劳工们是怎样用血肉之躯把它垒砌起来的?
这座水电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东北期间修建的,可以说,它既是日本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水电沧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1904年就开始觊觎东北水电资源
记者在《中国电力史料选编》一书中了解到,东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尤其是松花江水量充沛,是水电开发的重点河流,日本早就垂涎三尺。 1904年5月,日军占领大连后接管了东北最早的发电厂,并将其更名为滨町发电所,从此开始了对东北水电资源的掠夺。
1930年之前,日本已开始对东北的水利资源进行勘测。 “九一八”事变后,提出了《满蒙电力资源及经济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开发松花江、鸭绿江、辽河等9个水系37处水电站的计划。1934年11月,“满洲电业株式会社”成立,并控制了东北的电力事业。1935年7月出台的《治水利水调查实施计划书》,提到水力发电调查包括松花江和牡丹江两地。 1936年1月17日和8月28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两次指示伪满政府,必须于5年内在松花江建设18万千瓦的水电站。1937年1月,伪满洲国水利电气建设局在新京成立,专门从事东北地区的水力发电工程,着手勘测规划水力发电事宜。同年8月,鸭绿江水利发电株式会社成立,专门从事开发国界河流鸭绿江和图们江的水力发电事业。
至此,日本掠夺东北水电资源的计划全部出台。在他们的计划中,鸭绿江水系要建立7座水电站,浑江水系要建2座,松花江水系建7座,整个东北要建16座水电站。
对落入江中的劳工不闻不问
1936年11月,伪满政府制定了《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将在松花江干流修建丰满水电站列入开发计划。
1937年1月,日本水力发电专家本间德雄以伪满水利电气建设局工务处处长的身份提出 《第二松花江堰堤建设的五年计划》,伪满洲国政府赶紧设立吉林工程事务所,专门负责丰满水电站的建设工作。丰满水电站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
在《丰满发电厂志》中,是这样记载日本人建设丰满水电站的经过的:
丰满水电站坝址选定于东经126度37分,北纬43度41分的第二松花江中游,距吉林市上游25公里,位于猴岭和蛄塔岭两山峡谷之间。丰满原名“风门”,因山高风大而得名。
修建电站时改名为“丰满”。 1937年4月,丰满水电站工程开工。首先修建的是办公室、仓库、住宅及吉林丰满间的公路和轻便铁路。
1937年冬季,大坝开始围堰工程的施工,当时丰满的温度约为零下40摄氏度,江面上的冰层厚约1米。日军命令劳工破冰建造围堰,对不慎落入江中的劳工不闻不问,并阻止其他劳工救人,因此,无数劳工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1942年,大坝开始蓄水,厂房主体同年竣工。
1943年,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及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大坝已完成182.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发电总量为14.95亿度,这些电被日本殖民者独占,中国老百姓一度也用不上。
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东北水电资源,日本殖民者在丰满水电站进行破坏性开发。虽然它曾在亚洲首屈一指,但终因存在的诸多先天性缺陷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记者 张昕)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