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冼星海之女专访:《黄河大合唱》为抗日发出的吼声

2015年07月30日08:50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黄河大合唱》:为抗日发出的吼声

  《黄河大合唱》的五线谱。

  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冼星海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每当听到这首歌,就有气运丹田热血沸腾之感。高昂激越、饱含血泪的歌声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那国破家亡的年代,父辈们就是在这样的歌曲感召下,毅然走上抗日前线。近日,记者与《黄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之女冼妮娜相遇,有幸聆听她讲起了父亲的故事。

  “1939年母亲孕育了我,父亲则孕育了《黄河大合唱》。我们是同年降生的。”76岁的冼妮娜幽默地打开了话匣子。

  冼星海,生于1905年6月13日,原籍广东番禺,他出生时,父亲已去世。为了生活,他随母亲来到南洋,进入一所旧式学校,后转到英文学校。11岁,冼星海辗转来到华侨办的高等小学,读了两年,又随母亲回到广东。这期间无论是进岭南大学附中,还是读大学,他一直以半工半读来维持生活。

  1924年,冼星海结束学生生涯,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音乐教员。21岁那年,他走进北大音乐传习所学习音乐理论和小提琴,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翌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1929年加入田汉组织领导的南国剧社。

  1930年,25岁的冼星海赴法国巴黎追求音乐梦想,师从奥伯多菲尔学习小提琴。六年里,他做过饭店跑堂,给人修过指甲,在咖啡店当过杂役和音乐师等。

  1935年夏季回国后,冼星海一改过去的创作模式,参加了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并成为《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等影片的音乐指导。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冼星海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奔赴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宣传抗日,年底留在武汉,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主持武汉抗战音乐运动。翌年11月,第三厅工作受阻,他奔赴延安,出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黄河大合唱》就是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的。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过黄河时,船工们奋力划桨呼喊着号子,在惊涛骇浪中前行,最终把他们安全送达彼岸。此情此景激发了光未然的创作灵感。翌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酝酿已久的诗情突然爆发,他躺在病床上,情不自禁地写成了这首《黄河》诗章,并在农历除夕之日朗诵演出。当时身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被这首诗所打动,并有了创作冲动。他接过诗稿,一头扎进窑洞(鲁艺旧址)里开始了潜心创作。

  “听母亲讲,父亲在窑洞里把诗歌的情感与心中流淌出的旋律交织碰撞,突然间释放爆发了,六天六夜,创作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他充满激情地,手握拳头一边唱一边写,不知不觉写出了60多页手稿,把桌子堆积成一个小山。毛主席知道后,派人把外国友人送给他的墨水转交给父亲用,这种鼓励让父亲的创作更有激情。在他心中,人民就是抗日的汪洋大海,就像黄河之水势不可当。尤其是船工拼命划桨,他刻意作了反复唱三遍的处理,以表达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船行到了彼岸,意味着抗战取得胜利。父亲把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战天斗地的那种气概通过音符表达出来,最后是革命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作达到忘我之境时,父亲竟然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烟斗敲断了。看到桌上的毛笔,他灵机一动,把毛笔杆插在烟斗上,长长的烟斗就这样伴随着他继续创作。”

  4月13日,《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其后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在鲁艺周年纪念晚会上演出,圆满成功。在社会各界的要求下,又连续演出了两场,轰动整个延安。从那以后,延安只要有大型活动,都是以《黄河大合唱》演出为中心。此间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曾屡次由他指挥,由他组织的合唱队也由最初的100人增加到500人,最振奋人心的演唱,是在延河岸边的500人大合唱……

  大合唱必须要有乐队。说起这支二十余人组成的乐队还挺青涩,那时在物质条件极度缺乏的边区,要想组建一个完备的乐队谈何容易?当时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冼星海组织大家集思广益。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代替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每次演出,乐队的右面都立着一把新式“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的宏伟气概。在这把新式“武器”的侧面,还有一个神秘的“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20把吃饭用的勺子。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话音刚落,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个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这样的演奏每次都博得雷鸣般的掌声。

  《黄河大合唱》从创作技术来说,冼星海运用了西方的“康塔塔”形式和合唱和声写作技巧;从题材上来说,则将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作了艺术性的加工,这使《黄河大合唱》成为一首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感的艺术精品。从创作思想上说,作者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这是为全民抗战发出的吼声,以音乐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冼妮娜兴奋地说:“有一次蒋介石讲起失败的原因时,他说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咱们没有八路军那么好的歌来鼓舞士气……这一点他倒是说到点上了。”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当时,不论前线和后方都欢迎,所以冼星海老早就想把它写成五线谱,用交响乐队伴奏合唱,但因为忙于教务和创作,一时未能执笔。直到1941年春,在苏联,他才把它顺利地完成。这种配器法比以前的简谱更国际化,同时这也是他把西方音乐技巧运用到中国音乐当中的成功尝试,从此我们国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乐。

  “1940年5月,父亲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参加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音乐创作及制作,专程去了苏联,那时我才八九个月大。1945年4月,父亲在病中完成了他最后的作品《中国狂想曲》,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享年40岁。”冼妮娜语气沉重地回忆道。

  冼妮娜说:“父亲去世时,我才五六岁,记忆是模糊的,很多往事都是母亲和父亲生前好友告诉我的。但我时常会在梦里与父亲见面。我告诉他,《黄河大合唱》已从中国唱到世界舞台,如今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有黄河之声;我告诉他咱们嫦娥一号上天了,带去了32首作品,其中就有《黄河大合唱》,我说宇宙上也可以听到您的歌了;我告诉他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其中《黄河大合唱》作为抗战的主旋律之一,将会再次唱起。我想父亲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英年早逝的冼星海,是位乐思泉涌的高产艺术家,一生勤奋,创作出千余首音乐作品,其中有四部大合唱,两部交响乐、交响诗,以及歌剧、舞剧和大量群众歌曲,包括电影插曲等等,还有很多作品流传在民间,于是冼妮娜主动承担起了收集音乐作品的工作。她沿着父亲的足迹,先后在上海、武汉等地,一边寻访与父亲有故事的老人,一边收集音乐作品的手稿。“目前已收集到二三百首,我将继续找下去。”冼妮娜执著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冼妮娜主编的《黄河大合唱》一书已出版发行,书中有冼星海在延安创作的手稿,还有冼星海在国外把延安手稿进行修改整理扩充完善的真迹,以及相关的一些文章和历史照、演出照等等。冼妮娜说:“我要用这种方式传承父亲的精神,因为中国的文艺复兴需要这种精神,这也是我送给父亲的最好礼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