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浩气长存——老红军谢毕真双亲罹难记

范德宝

2015年08月12日09: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2014年,在国庆65周年之际,武平县象洞乡光彩村(又称岗背村)兴建落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当地干部群众纷纷前往敬献花篮,祭奠24位革命先烈及革命家属。

象洞乡位于闽粤交界处,是武平人民革命的发源地、闽西人民革命的重要战略基点之一,为“20多年红旗不倒”之乡。而光彩村又是象洞乡的重要革命基点村,有省定革命基点7个。1928年冬,中共武平临时县委在该村成立。1929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开创闽西革命根据地,光彩村人民与全乡人民一起打响了武平县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因此,党委、政府在光彩村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一件得民心的大好事。

身为闽西红土地的儿女,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于立冬过后从上杭县城出发,前往瞻仰光彩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山岗上高高矗立的纪念碑远远就映入眼帘,鲜红的碑名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纪念碑后侧的英烈芳名录上镌刻着谢才元、何银秀夫妇等24位革命先烈及革命家属的英名,他们都是在1929-1949年间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舍生取义、英勇献身的英烈。

据《武平县志》记载:1946年3月,福建保安三团在象洞光彩残酷摧残革命家属,谢毕真的父亲谢才元和母亲何银秀、谢抡瓒的妻子陈永兰、接头户郑增仁等惨遭杀害,房屋被烧毁,家产被抢。

回想双亲罹难的情形,现年100岁的老红军谢毕真用“丧尽天良”、“惨绝人寰”来形容。谢老虽年事已高,但记忆力强,耳聪目明,声音洪亮。我因编辑《杭川警苑》事宜曾多次向谢老请教,听他提起过其家庭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摧残一事。这次我到光彩村,还瞻仰了谢才元、何银秀夫妇的合墓,见到了谢老给双亲题写的墓志:

一九四六年春节,我军梅埔韩江纵队第一支队和闽西杭武挺进大队,在光彩村先后遭受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三团的进攻。年三十日,我第一支队在铁钉岽突围,年初二,挺进大队在白石顶激战一天,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敌人旋即在光彩村大肆报复,烧杀抢掠,疯狂摧残家属,我父亲谢才元、母亲何银秀亦不幸被捕。

我父母一生务农,勤劳俭朴,为人忠诚老实,邻里皆知。他们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于三月十七日(农历二月十四日)被敌残酷杀害于本村,时年均为五十五岁。

“铁钉岽突围”、“白石顶激战”,是我军反击自卫、挫败国民党反动派在“停战”幌子下策划的一起罪恶军事阴谋。

据《武平县志》记载:1946年2月1日至3日,国民党保安团和地方自卫队600余人,进攻杭武挺进大队驻地象洞铁钉岽、白石顶,游击队英勇奋战,击毙保安三团少校团副雷济,打死打伤50多名敌人。

谢毕真所著《鸿爪》一书中的《韩纵一支队铁钉岽突围记》,讲述了我军实际战斗力只有2个班,英勇顽强地从20倍于己的敌人“围剿”中成功突围。而白石顶激战还让保安三团团副雷济的狂言一语成谶:这次不消灭共匪,我雷济就死在这里!

不甘失败的敌人恼羞成怒,向手无寸铁的革命家属、基点村群众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给我详细讲述当年情形的长者,是谢才元、何银秀夫妇的儿媳妇,谢毕真的表妹何三妹。已87岁的何三妹老人现住平头岗上,其屋后背就是双亲的合墓。颤巍巍的她由儿孙搀扶着,坚持给墓地祭扫,父母就义时的坚贞不屈、英勇壮烈永远根植在她的记忆深处,从来不曾忘却。

1946年农历2月13日,春寒料峭,哈气成霜。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保安团在田地里抓捕到正在忙活的谢才元、何银秀夫妇,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浩劫就要来临。

“你儿子谢毕真在哪里?那帮共匪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土匪气急败坏地问。

土匪是何三妹老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轻蔑称呼。

“不知道。”夫妇俩无从得知自己的儿子及队伍在哪里,只知道儿子十年前就参加了革命,他和他的队伍都是“干大事”的人。夫妇俩有所不知,他们的儿子谢毕真此时已是中共梅(县)蕉(岭)(上)杭武(平)边县委5名委员之一,在铁钉岽突围中,中共梅蕉杭武边县委和梅埔韩江纵队第一支队派出了一个班进行掩护,使我军胜利突围。

谢才元、何银秀夫妇被五花大绑,并被一路拖曳到一个大草坪旁边的民房里(现为村部)。途中,敌人对其拳打脚踢,用枪托猛砸。

当晚,敌人对夫妇俩以及同时被抓的谢抡瓒的妻子陈永兰、接头户郑增仁严刑拷打,夹手指,灌辣椒水,用皮鞭抽,用烙红的铁块烫,用刺刀捅,无所不用其极。然而,他们咬紧牙关,视死如归,始终没有透露给敌人半点消息。

翌日上午,敌人将他们拖到草坪上,并将来不及逃跑的村民驱赶到草坪周围。

村民们看到,4人已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其中,谢才元的后背棉袄被刺刀挑破,鲜血已将棉袄染红。而他们的旁边还有一个刚挖的大坑。

细声细语的何三妹老人嗫嚅着讲述敌人的凶残,仿佛当年的情形至今还让她后怕。

目睹惨状,村民们恨得咬牙切齿,对敌人怒目而视。

“看看,这就是通匪的下场!”敌人歇斯底里。

“要是谁能说出共匪的下落,我就放过他们,否则就活埋!”

村民们愤怒了,人群立即骚动起来,几个不怕死的想冲出去救他们。然而,他们手无寸铁,怎能敌得过荷枪实弹的刽子手?

敌人把4人扔进大坑里,疯狂填土。他们的身躯渐渐被泥土覆盖,只露出脑袋。

“到底说不说?!”

除了气若游丝的呼吸声,只有沉默。

敌人眼看他们脸色发紫,快不行了,又将他们挖出来,泼上冷水,继续拷问。

“土……匪!你们……别……枉费心机了。” 冥冥之中,谢才元挣扎着说。

“你们真不怕死?那我就成全你们!”黔驴技穷的敌人要下毒手了。他们从人群中拉出一个壮丁,强迫他枪杀本村革命家属。壮丁誓死不从,遭到敌人一顿暴打。

就在这时,谢才元拼尽最后一口气,突然怒斥国民党反动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必他是不想殃及更多的无辜群众。

敌人罪恶的枪声响起。受尽摧残的4位英烈倒在了血泊中。

敌人随后跑到他们的家里,揭瓦拆房,抢掠一空,之后点火烧房,付之一炬。

“谢毕真还有两个儿子,务必斩草除根!”

敌人在村里四处搜寻谢毕真儿子的下落。所幸,亲戚及村民们早已将谢毕真一个8岁、一个3岁的儿子藏了起来。

敌人悻悻离去。当晚,村民们乘着夜色,用谷笪包裹,将4人的遗体草草掩埋。谢才元、何银秀夫妇被葬在河坝塘山上。

机智躲藏、幸免于难的何三妹,听乡亲们说起父母被残杀,悲愤交加,热泪盈眶。“头七”那天,她不顾安危,悄悄溜回给父母上坟。不料,狡猾的敌人竟然又来抓捕,何三妹凭借熟悉的山路跑得快,又侥幸躲过一劫。抓捕不成,敌人将猪肉、豆腐、香纸蜡烛等祭祀用品抢个精光。

“头七”次日,也就是谢才元、何银秀夫妇牺牲的第8天,在广东梅县山区梅埔韩江纵队第一支队驻地的谢毕真才得知父母罹难的噩耗。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戎马倥偬的谢毕真顿足捶胸,望着家乡的方向三叩九拜、长跪不起,父母含辛茹苦培育自己的一幕幕往事顿时浮现在眼前。

父母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却靠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躬耕劳作供自己上学,勉励自己从小接受教育,长大后救苦救难、救国救民。儿时在村里非正规小学就读,后转学到象洞宏远高小(象洞小学前身)念书,小学毕业后父母又送自己跨省到广东蕉岭县读初中,三年的初中费用几乎将家庭经济拖垮。直到初中毕业后在母校象洞小学当教师,自己的生活才不再由父母负担。正是在双亲不遗余力的关心、呵护、支持下,自己才能在早年就接触到《社会学与社会问题》,了解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主张,才能较早阅读到《现代世界观》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方法的革命思想、理论书籍。

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中共梅蕉杭武边县委不久便派出一个班,将谢毕真的两个儿子分两次从象洞转移到广东梅县,改名换姓安置在地下党员的亲属家中。此后,谢毕真的儿子就在广东学习、生活,解放后才回到福建武平老家。

为便于后代祭扫,亲人们曾将谢才元、何银秀夫妇的坟墓迁至寨下窝子,迁坟时弹头还嵌在骨骸里。2004年秋,何三妹老人的新房盖在平头岗后,谢毕真、何三妹老人又带领儿孙们将墓地移到其屋后背。

采访何三妹老人时,老人的儿子谢明添和谢毕真的孙子文强以及左邻右舍、热心村民济济一堂。大家从一代代口口相传的记忆中,努力追思谢才元、何银秀夫妇的遇害情况,生怕有一丁半点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闽西的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家属是很残酷的!我省老省长魏金水一家被国民党顽固派抓去6口人,长期关押在龙岩的监牢里,他的父亲死在狱中,被敌人抛尸城郊。我闽西支队副政委邱锦才的母亲被敌人活埋……”忆及往昔,谢老陷入无限哀思。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杭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接见谢毕真等老红军、“五老”同志和军烈属代表时说:“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辈们,你们的英名将永垂不朽,你们的事迹将万古流芳,你们的精神将生生不息,你们的浩然正气将长存于天地之间。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2015年第7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