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浴血浙东

2015年09月02日08:2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浴血浙东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准备在怀柔九公山铁军纪念园内建立纪念冢,专门派人到浙东取来抗日根据地的泥土,抚摸着取土袋内浸染着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91岁的焦润坤心潮澎湃。

  ▲焦老曾在空军机场做过地勤人员,对我国空军的各主力机型如数家珍。

  ▲新四军研究会经常组织一些纪念活动,焦老是合唱团的一员,这身制服是按照当年新四军的军装定制的,焦老格外珍惜。

  与青年学生在一起是焦老最兴奋的时刻,他讲的那些抗战故事年轻人都爱听。

  北师大的师生请来焦老为学生们讲课。上台前,借着后台的灯光,焦老认真地整了整军帽。

  平时老人很关注中外时事,每逢大事,他都要一一记录下来。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北师大敬文讲堂里,嘹亮的新四军军歌响起。91岁高龄的焦润坤眼角微微有些湿润,这名精神矍铄、腰板硬朗的新四军老兵习惯地整了整军帽,轻轻抚摸了一下胸前的一排勋章,健步走上讲台。台下,是几百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准备聆听焦老讲述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发生的故事。

  1924年,焦润坤出生在常州一个贫民家庭。1937年11月,13岁的焦润坤在火车站提篮叫卖,突然间,日寇的飞机呼啸而至,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几条街上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惨叫连天,那个造孽呀!” 逃难途中与家人失散,几经辗转,焦润坤来到了爱国人士竺梅先创办的宁波国际难童教养院,在这里,老师们教他识字,教他唱爱国歌曲。

  1940年,日寇在宁波上空投下了细菌弹,瘟疫爆发,教养院中有100多个孩子受到感染,发高烧、打摆子、浑身长疥疮,焦润坤也未能幸免。“我身上的脓疮大的有蚕豆那么大,只能拿剪刀一个个剪破,再用淡盐水擦。晚上睡一觉,早起床单都粘在细嫩的肉上,往下一捋,撕心裂肺地疼!”由于日寇封锁,缺医少药,不少孩子悲惨死去。万幸的是焦润坤挺了过来,“我活下来时已完全是个皮包骨头的‘活骷髅’。”

  后来宁波沦陷,大汉奸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为粉饰太平,试图接管难童教养院,当时竺梅先先生积劳成疾已经过世,他的妻子徐锦华毅然回绝:“我不能让我们的小囡成为汉奸脸上贴金的工具!”愤然解散了国际难童教养院。“有人到后方做工,有人被送到安全的地方寄养,虽然境遇不同,但我们当中没出一个汉奸!”焦润坤动情地说。国恨家仇,让他毅然选择了上阵杀敌。1942年,焦润坤参加了活跃在浙东的抗日游击队“淞沪一支队”,1943年12月加入新四军浙东纵队五支队,走上了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

  回忆起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焦老至今难以忘怀。1945年,日寇在浙东的余姚慈溪下虎头庙建立据点,隔断我根据地山区和平原的联系。焦润坤当时所在的慈姚中队受命去拔掉这个据点。慈姚中队的中队长叫卓新民,“当时我21岁,他比我大几岁,白白净净的,就像大哥哥一样。”新四军是半夜发起攻击的,日寇的据点在一座庙里,大门和围墙都很坚固。敌人火力凶猛,卓中队长带头进攻,腹部不幸中弹。紧跟在他身边的焦润坤急忙搀住他想把他撤下来,中队长高喊:“别管我,告诉杨排长一定要打进去!”看到队长负伤,战士们投出剩下全部的手榴弹,打破鬼子的机枪封锁撤出战斗。抬着中队长找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一个私人诊所,但因流血太多,中队长光荣牺牲了。

  离休后,焦润坤老人潜心收集、研究新四军历史,参加了“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经常到军营、院校、街道等单位向青少年讲述革命历史,宣传铁军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焦润坤说:“我既是日军侵略暴行的亲历者,又是细菌战的受害者,还是抗战的参加者。我是代表新四军千千万万抗日烈士,来享受这个时代赋予的荣光,而他们最应该被历史铭记。”

  老兵档案

  焦润坤,新四军老战士。1924年10月24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37年日军轰炸常州,与家人失散,被国际难童教养院收养。1943年加入新四军浙东纵队五支队。参军后历任:文化教员、排长、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多次战役。立三等功两次,授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转业至第一机械工业部调度局。1969年10月,响应号召赴湖北支援二汽建设。1984年11月离休。2014年7月7日,参加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活动,并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记者 李继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