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弘一大师写“殉教”横幅

王维军

2015年09月10日17:0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弘一大师写“殉教”横幅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之际,弘一大师应青岛湛山寺住持倓虚法师之请,正在湛山寺为僧众弘法讲律。8月18日,时值旧历七月十三,恰逢弘一大师出家20年,面对日寇铁蹄践我中华,百姓惨遭蹂躏之动荡时局,弘一大师用悲智具足的智慧,开示众人,宣传救国思想,他说:“吾人所食,中华之粟。吾人所饮,温陵之水”,身为佛子,当“共纾国难”,遂凛然写下“殉教”两字横幅以明其志,并在横幅的左侧写下题记:“曩居南闽净峰,不避乡匪之难;今居东齐湛山,复值倭寇之警。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于时岁次丁丑旧七月十三日,出家首末二十载。沙门演音。年五十有八”。

  弘一大师的好友蔡丏因担心大师在青岛的安危,从上海致函大师,劝快离开青岛,南下避乱。弘一大师回信道:“虽青岛有大战争,亦不愿退避也”,直至讲律圆满后才回到厦门。但厦门同样屡遭日机轰炸,各方友人纷纷劝大师内避,可弘一大师坚决不从,说为护法,不怕炮弹。他在厦门给李芳远的信中写道:“朽人已于九月二十七日归厦门。近日厦市虽风声稍紧,但朽人为护法故,不避炮弹,誓与厦市共存亡”;在给夏丏尊的信中说:“厦门近日情形,仁者当已知之。他方有谆劝余迁居避难者,皆已辞谢,决定居住厦门,为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并自题室名曰:殉教堂;在给蔡丏因的信中又说:“时事未平靖前,仍居厦门。倘值变乱,愿以身殉。古人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1941年,弘一大师驻锡晋江檀林村福林寺时,又题写《红菊花偈》,再明心志:“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