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暴露西方野心

2015年09月18日11:19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暴露西方野心

上海申报社于1932年出版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提示

1931年10月2日,国联调查团在日内瓦、南京、东京三地同时发表《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全文约14.4万字,除序言外,共有十章。前半段肯定了“东三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九一八’事变是日方有计划的军事行动”、“‘满洲国’是日本一手操纵和控制的政权”等基本事实,但后半段又袒护日本的侵略行为。最后两章提出解决方案,既不赞同中方要求的“恢复1931年9月以前东北原状”,也不赞同日方的“维持‘满洲国’独霸东北现状”,而是希望将中国东北交由“国际共管”,暴露出西方大国对中国的觊觎之心。

第一章

中国近年变迁之概况

章节介绍:

大致叙述了中国的概况。简单回顾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历史情况,同时介绍了中国现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认为中国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观点摘选:

“现在中国之重要原动力,即为其民族自身之近代化……所有其国民之种种生活,均呈过渡现象。自一九一一年革命以来,中国之特点,乃为政变,内讧,及社会上暨经济上之恐慌。 ”

——《报告书》1页

观点分析:

《报告书》首先提出“中华民族在进化中”,指出中国社会不稳定,并以此为由,认为这种不稳定状态既对中国有害,也对与中国有利益关系的外国有害。为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进行辩解,正是“因中国中央政府权力薄弱”,日本所主张的权益受到了重大影响,所以日本才会“使满洲与中国政府分离”。

观点摘选:

“迨此次冲突事起,论者莫衷一是,屡有人提议……又谓中国现状如此,应取消其国际联合会会员国之资格……若将华盛顿会议时之情形,一为回溯,则颇有注意之价值。 ”

——《报告书》4页

观点分析:

调查团将中国的现状与华盛顿会议时期相比,认为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日本在国联会议中屡次诬蔑中国为“并非有组织之国家”,并以此来谋取其在中国的利益,而调查团则完全否认了这一点,直指日本的阴谋。

观点摘选:

“各地军阀之私人军队及通国之土匪横行,虽足以扰乱国内治安,然不足为中央政府权力之患,但另有患源,即共产主义是也。 ”

——《报告书》7页

观点分析:

调查团站在反苏反共的立场上,认为中国的“患源”是共产主义。这一观点将“共产主义威胁论”抛出,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辩护。

第二章

满洲之状况及其与中国其他部分及俄国之关系

章节介绍:

大致叙述了东北的地理、人口、经济概况,并且对东三省自清末开始的历史进行了简要陈述,从自然角度证实“东三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观点摘选:

“山东河北两省之贫苦农民,已经移殖于满洲者,以数百万计,日本则将其工业品及资本输入于满洲,以换取粮食暨原料,在供应中日两国之需要上满洲已证明两国合作之有益。 ”

——《报告书》11页

观点分析:

这里赞颂日本侵略的所谓“功绩”,认为东北的繁荣在于日本的 “工业品及资本输入”。《报告书》甚至认为伪满洲国政府“计划中列有若干开明之改革,其实行不仅利于满洲,即中国之其余部分亦属相宜”。

观点摘选:

“彼时中国数百万农民之移殖,实决定斯土将来之占有权。此种移殖,实系占领,虽属和平而不显著,然其为实际占领则一也。 ”

——《报告书》11页

观点分析:

《报告书》承认东北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当其被国联大会通过后,成为中国对东北地区拥有主权的国际法依据。在论述东北与中国其他部分的关系时,《报告书》更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列举了大量史实,证明东北地区与中国其他地区的联系远远超过与日本的联系,进而从事实上肯定了东北的主权属于中国。

第三章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以前中日关于满洲之争执

章节介绍:

大致叙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状况,以及中日在此的利益冲突。调查团的立场是既承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又承认日本根据条约所取得的在东北的各种权益。

观点摘选:

“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共认之事实。 ”

——《报告书》24页

观点分析:

观点明确指出东三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各国公认的事实,否认了“满洲国”的合法性。从这一点出发,日本强制占领东北的行为就是侵略行为。

观点摘选:

“爱国情绪,国防需要,非常条约权利,三者合而造成日本对满洲境内‘特殊地位’之要求。 ”

——《报告书》25页

观点分析:

调查团一方面承认日本根据条约取得的在东北的各种特殊权益,另一方面又为日本的巧取豪夺寻找借口,认为是“爱国情绪,国防需要”。

但是针对日本屡次想通过对条约进行不同解释或引用谈判中的个别词句来扩大权益的做法,《报告书》则没有予以支持,而是说“应取决于公证法庭之判断”。

第四章

九月十八日及其后事变之叙述

章节介绍:

对“九一八”事变爆发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方有计划的军事行动。同时,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军事行动和民众反抗进行了叙述。

观点摘选:

“至九月十八日下午十时至十时半,在路轨上或路轨旁发生炸裂之事虽无疑义,惟铁轨纵有破坏,实际上并未能阻止长春南下列车之准时到站,断不能引为军事行动之理由。故前节所述日军在是夜所采之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 ”

——《报告书》50页

观点分析:

调查团确定“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有计划的军事行动,彻底戳穿了日本“自卫”的谎言。但《报告书》又表示:“虽然本调查团之为此言,并不摒弃下列之假定,假定为何?即当时在场之军官或者系认为自卫而出也。 ”这些分析和推断实际上是为日本侵略开脱罪责。

观点摘选:

“华军之主要部分,迄一九三一年年底,虽已撤入关内;但在满洲各处,日方尚时遭非正式之抵抗。如嫩江战役之战事,虽已绝迹;但此项非正式之战事,却广播满洲各处,始终接连不断。 ”

——《报告书》58页

观点分析:

《报告书》不同意日本将东北抗日武装视为“土匪”的看法,从法律上否定了日本以“剿匪”为由扩大军事行动的理由,对中国有利。

第五章

上海

章节介绍:

对 “一·二八”事变和1932年2月1日“南京事件”发生时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观点摘选:

“上海消息传入满洲,使其仍在抵抗中之散漫军队增加勇气。马占山亦因是而再起抵抗……义勇军之抵抗力亦由此而增加。 ”

——《报告书》63页

观点分析:

日本在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上海驻军奋起迎战,屡挫强敌,迫使日军三易主帅。而最后的停战协议中,既无割地内容,又无赔款条款,实为百年来所罕见。鼓舞了全国抗战的信心,尤其是增加了东北民众抗日的勇气。

第六章

“满洲国”

章节介绍:

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满洲国”的情况。

观点摘选:

“一为日本军队之在场,一为日本文武官吏之活动;两者联合,发生之效力最大;依我等之判断,若无此两者,新国家不能成立。 ”

——《报告书》72页

观点分析:

这里指出“满洲国”是日本一手操纵和控制的政权,是以日军武力为前提而建立起来的政权,用事实证明了日本人对这个伪国家的控制。 《报告书》说日本人在“满洲国”政府中虽居次要职务,但却掌握着实权,而且人数众多。

观点摘选:

“一般中国人对‘满洲国政府’均不赞助,此所谓‘满洲国政府’者在当地中国人心目中只是日人之工具而已。 ”

——《报告书》83页

观点分析:

调查团从伪满政府的建立以及组成与活动、东北居民对伪满政府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揭开了伪满洲国的本来面目,有利于当时我国在国联的斗争。

第七章

日本之经济利益与中国人之经济绝交

章节介绍:

叙述了日本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中国人民抵制日货运动的情况,以及国民党政府对抵制日货运动的看法。

观点摘选:

“就大体言之,日本所仰赖于中国者,较诸中国所仰赖于日本者为多。故遇有关系紊乱情事,日本较易受害,且损失亦较多。 ”

——《报告书》87页

观点分析:

本章第一个小标题就是“中国人之抵制日货为中日冲突之重要原因”,武断地认为中国人抵制日货是造成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这是在为日本的侵略辩护。

第八章

在满洲之经济利益

章节介绍:

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日本在东三省的经济利益情况。

观点摘选:

“维持门户开放原则,似属必要……不仅在法律方面观察,应当如是……实际情况而言,亦当如是。 ”

——《报告书》96页

观点分析:

调查团代表着西方各国的利益,他们不希望日本独占中国东北,危害别国在此的经济利益。

第九章

解决之原则及条件

章节介绍:

提出自认为圆满的解决条件,共十条。

观点摘选:

“日本军队未经宣战,将向来毫无疑义属于中国领土之一大部分地面,强夺占领,使其与中国分离并宣布独立,事实具在。 ”

——《报告书》99页

观点分析:

调查团认为日本的行为违背了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日本属于侵略者,但也不希望日本独占中国东北,因为日本的这些行为实际上损害了其他国家在东北的利益,他们希望把东北变成国际帝国主义共同分享利益的殖民地。

观点摘选:

“在政治上,及经济上,中国均需要列强之合作,而日本政府之友善态度及在满洲方面之中日经济合作,尤为可贵。 ”

——《报告书》103页

观点分析:

《报告书》的结论是用“满洲自治”的方式来达到中日和解,准许中国东北拥有“高度自治权”。表面上从中日俄三方面考虑,实际上希望用“国际共管”的方式来瓜分中国东北的利益。

第十章

考虑及对于行政院之建议

章节介绍:

提出在国联行政院的指导下,对中国东北实行“国际共管”。

观点摘选:

“一、中国政府宣言,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二、关于日本利益之中日条约;三、中日和解公断不侵犯与互助条约;四、中日商约。 ”

——《报告书》105页

观点分析:

国联调查团撕掉了“公正”的面纱,暴露出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企图以 “国际共管”代替日本独占中国东北的险恶用心。

(记者/张晓丽 注:文中所引用之书籍为上海申报社出版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