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雷锋的人生叩问: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毛 求 李 敏

2015年09月23日14: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取者。”

这则雷锋1958年6月7日写于团山湖农场的日记,是对人生价值的叩问——一个人该如何活着?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一个令许多人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命题,被一名年轻士兵用行动酿成了一壶甘醇。

雷锋,犹如湘江之滨一座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为他当初的人生叩问给出了最佳答案——是战友渴时的“一碗水”,乡邻饿时的“一把粮”,素不相识的路人冷时的“一团火”。雷锋用自己短暂而璀璨的生命,践行了当年自己的诺言:生命的价值,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感恩少年:“学习他最好,活动他最行”

雷锋,原名雷正兴(1958年10月改为雷锋),乳名庚伢子,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长沙县望岳乡(后又称安庆乡、坪山公社,今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靠租种地主的田土维持生计,常常是“禾镰上壁就揭不开锅”。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贫病相煎的一家中,爷爷、父亲、哥哥、弟弟、母亲先后离世,不到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村里的彭德茂大叔对他不仅关爱备至,而且经常向他灌输“穷人应该团结起来救自己”“苦日子快熬到头了”之类浅显的革命道理,有意识地安排他以“要饭”为掩护,到长沙大西门义码头、客渡码头、望城坡等地秘密张贴、散发革命标语、传单。
    1949年8月,雷锋家乡安庆乡解放。雷锋被送到刘家祠堂小学读书,很快当上了儿童团大队长,并积极参加土改。1954年夏,考入清水塘完小。他发奋学习,积极上进,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当时同学们编了一首顺口溜如此夸他:“小小雷正兴,家里贫又穷;赶路十几里,早到第一名;学习他最好,活动他最行;大家学习他,争做好学生。”1955年,雷锋转入荷叶坝小学,他思想、学习、劳动、公益活动样样优异,是有口皆碑的好学生。1956年7月,在毕业典礼上,雷锋代表同学们上台发言,发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的时代豪言。

小学毕业后,为了不再给乡亲和政府添负担,雷锋主动选择回到农村,尽早自食其力。亲眼看着雷锋长大的彭德茂乡长对雷锋既有同情,更是关爱,便安排他到乡政府担任通讯员兼简家塘生产队记工员。

4个月后,经彭德茂推荐和县委组织部考察后,雷锋幸运地调到中共望城县委机关担任公务员(工勤人员)。

走上岗位:“只要需要我干的,我能够干的,都是我应当干的”

“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雷锋最平凡、最善良的表白,也是雷锋精神最贴切、最经典的注释。

当时,县委机关里就只有雷锋一名公务员,职责就是打扫张兴玉书记的办公室、会议室和安排茶水。而雷锋从小就勤快而活泛,按望城当地的说法是“眨眼上一步”。县委开会时,雷锋就在旁边忙着端茶倒水;会开完了,他就第一时间打扫卫生整理会议室;一有空,就将县委楼上楼下、里里外外的卫生做得干干净净;机关食堂开饭时,他就在厨房帮着送菜端饭,负责食堂的莫大爷常常夸奖他是“闲不住的好小伙子”。

工作中,雷锋从不分分内分外。他说:“今天,我进了县委机关,是党给我的机会,我要使出全部精力,努力工作,虚心学习,不断进步。”

雷锋干的都是一些不显眼的琐碎事,有人曾试探着问他对工作岗位有没有想法。雷锋毫不迟疑地回答:“我觉得不管干哪一行,都是革命工作的需要,都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只要需要我干的,我能够干的,都是我应当干的。”

人生价值:为“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这则日记里,雷锋推崇的人生价值跃然纸上。雷锋生活在一个火热年代。充满激情,投身建设,有所作为,是那个年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雷锋对人生价值取向更有着自己的见解。

1957年11月,治理沩水河工程伊始,未满17岁的雷锋即主动向县委申请加入这场“改天换地的战斗”。一开始,县委考虑雷锋年纪小,工地太艰苦,不同意他去。但雷锋“缠着”领导“理论”:旧社会我什么苦都吃过,比起来,工地肯定好多了,何况,我年纪轻,吃得消。经不住雷锋的死缠硬磨,县委最终派他到治沩工程指挥部工作。

雷锋背起简单的行装来到治沩工程指挥部,向当时的工程指挥长赵阳城报到。一进门,雷锋将背包往墙角一放,就迫不急待地向赵阳城请战:赵书记,小雷前来向您报到!请问将我分配到哪个大队?

望着一脸稚气的雷锋,赵阳城笑了笑:不急不急。不过,的确有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

一听有任务,雷锋立即来了劲头:“请赵书记放心,我保证完成好任务!”

“干你的老本行,在指挥部当通讯员。”“又当通讯员?”雷锋嘴一噘,高兴的劲一下没了。

“怎么不愿意?小雷啊,别看这通讯员,虽然不如工地上挑三五方土那么痛快,但每天要发通知、送文件、记电话……指挥部要指挥千军万马,可少不了他哦!”

赵书记耐心地说着。“哦,原来如此!那请赵书记放心,让我干什么都行。”

雷锋乐哈着回答道。指挥部下设11个工程大队,最远的工程队距指挥部有10多公里,当时的工地通讯条件非常简陋,只有一部老式摇把子电话,还经常出问题,其他通知、文件、报纸都得靠通讯员步行派送。而工地上到处挖得坑坑洼洼,通讯员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治沩工程结束后,望城县委决定在围垦起来的团山湖组建农场。为响应团县委“捐献一台拖拉机给农场献礼”的号召,雷锋毫不犹豫捐出自己多年积攒起来的20元钱,是全县青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位。随后,雷锋来到团山湖农场,勤学苦练,成为全县第一个拖拉机手。

在党组织的培养和领导、同志们的关怀下,雷锋迅速成熟、进步。1957年2月,雷锋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并出席望城县第一届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表彰大会。1958年9月,雷锋响应党“支援鞍钢”的号召,不远千里来到辽宁鞍山,当了一名推土机手。在鞍山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雷锋被破例批准入伍,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任班长。由于表现优异,雷锋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唯一候选人,当选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生品格: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愿永做一个螺丝钉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1962年4月17日,雷锋日记。选择做一颗“螺丝钉”,是雷锋精神的重要体现。其实,这背后还有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

一次,雷锋跟随张兴玉书记下乡调研,一边走一边聊天。走着走着,雷锋觉得脚下踩到一个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颗生了锈的螺丝钉。雷锋没在意,便一脚将它踢到了路边。张书记问:你踢的是什么?雷锋说:是一颗破螺丝钉。张书记听了,一声不响,从草丛里捡起那颗螺丝钉,装进了上衣口袋。雷峰看在眼里,只觉得很奇怪,也没多说什么。

过了几天,雷锋跟着张书记到县机械厂开现场会。在机械厂,张书记问厂长:如果这机床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床还会转动吗?厂长说:那就要出毛病了!“嗯,对啰!”随即,张书记从口袋里掏出那颗螺丝钉交给了厂长。聪明的雷锋顿时恍然大悟,立马明白张书记当时捡那颗小小的螺丝钉的良苦用心。

在回来的路上,张书记又郑重其事地给他上了一课:雷锋,你瞧,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机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就像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党把我们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张书记的这番“螺丝钉”理论,可以说是雷锋人生道路上一次至关重要的导航。

1962年2月19日,雷锋与一同参加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被沈阳军区授予“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称号的刘思乐又就“螺丝钉精神”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

雷锋说,螺丝钉的可贵,在于它默默奉献。我赞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话,人活一世总要有一个较高的奋斗目标,但不是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都能实现。安排你干的工作有很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有的工作累一点,脏一点,学不到什么技术,也要努力干好。“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大爱无疆:革命需要“傻子”,建设也需要“傻子”,心甘情愿作“傻子”

“大爱”,是雷锋精神最朴实、也是最崇高的闪光点。

1960年8月一天,雷锋从广播中得知抚顺市望花区成立人民公社,便准备把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费和在鞍钢工作时的全部积蓄共200元捐给公社。这在当时的困难时期,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工作人员劝他把钱寄回家,他说:“公社就是我的家,这钱是给家的。”话不多,却真诚、朴实和感人。工作人员被他感动,同意收下100元。但雷锋又把剩下的100元寄给了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灾的辽阳市。

1961年7月的一天,雷锋所在班的副班长周述明接到家里来信,说母亲突生重病急需钱治病。当时,士兵每月只有4元的津贴费,还不够平时花销,手里无钱可寄,好强的周述明又不想让连队接济。平时爱说爱笑的周述明一筹莫展,一下子沉默起来。可没过多久,家里来信说:你寄来的钱收到了,母亲病见好,不要惦记家里。不明就里的周述明顿时一头雾水,追问再三,才得知是雷锋悄悄地以自己的名义给家里寄去10元钱。“那时的10元钱可是我两个半月的津贴。”周述明感动不已。

事后,有人说雷锋是“傻子”——自己省吃俭用,对别人那么大方,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雷锋乐呵呵地说,“如果说这是‘傻子’,我心甘情愿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价值内核:“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半个世纪前,雷锋这位普通士兵,以其短暂的23岁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可贵的品质——真善美。雷锋从小就揣怀着入伍当兵的梦想。

1959年年底,机会降临了,解放军某部到鞍山招收新兵。听到消息后,雷锋立即向厂领导提出要报名参军。厂领导认定雷锋是个好苗子,也舍不得他离开,但雷锋态度坚决,厂里只好给他开了证明信,同意他去报名。但部队招收新兵,对身高和体重两项都有最低标准,雷锋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都达不到新兵的标准。雷锋只好来到离工厂几十里开外的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部队领导讲述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是雷锋下定要参军的铁心,更是政审材料中体现的雷锋之前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优异表现,深深感动了负责征兵的领导,使得他硬是挤进“8 %的预备名额”,并抢在新兵出发8小时前正式穿上绿军装。

这个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小个子,入伍后更是表现不俗,样样工作干在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刻苦钻研,最突出的还是做好事。

当年8月的一个傍晚,雷锋正和战友学习汽车理论。突然,西边一栋楼冒出浓烟,雷锋立即带领战友冲了过去,爬上房脊挥起扫帚灭完火,才发现鞋子、衣服都烧坏了,双手也烧伤了。几天后,当地山洪暴发,正在拉肚子、手伤未愈的雷锋没有听从连长李超群“留守值班”的安排,又赶到了水库大坝抢险。烧伤的双手鲜血直流,雷锋却硬挺着连续奋战了7天7夜。运输连提出为雷锋记三等功,全连上下全票赞成。

群众和战友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他,自发地表扬他;部队也更加了解雷锋,对他给予肯定和鼓励。雷锋入伍时间不长,就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团营嘉奖多次,沈阳部队工程兵领导机关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60年11月8日,团党委召开临时党委扩大会,专题讨论雷锋入党问题。雷锋所在连党支部经过认真考察,认为雷锋入伍时间虽然短,但已经具备了入党条件。于是,雷锋作为唯一的新兵和100多名老兵一起入党。这在当时,无疑是一次破例。

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前进报》首次发表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随后,雷锋的照片、模范事迹经常出现在报纸、电台等媒体上。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出葬时,抚顺市近10万市民自发护送他的灵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