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抗联“特种旅”:苏联红军的破敌“刀锋”

2015年10月14日14:53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抗联“特种旅”苏联红军的破敌“刀锋”

教导旅小部队回国作战前与前来送行的苏军官兵在中苏边境留影。

“草根、棉衣都没有了,我们很可能会饿死、冻死在这深山老林之中。请大家选择,想走的把枪留下找条活路,但剩下我周保中一个人,也要抗日到底!”

话音刚落,100多人齐刷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无论生死,我们都要和周司令在一起!”

这是1938年冬东北抗日联军司令周保中与官兵被日军绝地“讨伐”后的一幕。此时,部队已断粮1周多,战士们将皮鞋、皮带煮“熟”吃光后,用刺刀挖雪地里的草根充饥,而如今连草根也没有了……

1939年,东北抗日联军越界过江转至苏联境内休整。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正式成立,对外使用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旅的番号,周保中担任旅长,李兆麟担任政委。

由于相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苏军在获取日军情报方面的工作一直无法独立开展。于是,东北抗联教导旅便承担了帮助苏军获取日军情报这一重要任务。日军边界防范严密,需要与敌人斗智斗勇。为了迷惑敌人,他们常常倒鞋掌穿鞋,或者每人准备一袋雪,前面人走过,后面人立即用雪盖上脚印,还将烟末、辣椒胡椒面等撒在脚印上,对付敌人追踪的警犬。他们出没于林海雪原之中,穿梭在敌人的缝隙之间,刺探情报,掌握敌情。

1941年至1945年8月,抗联教导旅先后累计派出侦察小部队30余支,侦察范围涉及东北地区31余县,彻底摸清了日军总长度1000多公里的筑垒详情。

依靠抗联教导旅获取的情报,苏联红军绘制出《边境地带防御工事详图》,详细标注了日军防御工事、结构、位置、火力配备、驻军、人数、道路、桥梁、防坦克壕等。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曾在战斗胜利后激动评价:“英雄的88旅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以生命和鲜血换取的军事情报……你们所进行的潜伏、渗透、侦察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的优秀品格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敬佩的中国英雄们,我代表苏联人民表示感谢并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东北抗联受领战斗任务后,一片沸腾!教导旅派数百名抗联战士组成空投分队,携电台空投至东北各地,配合即将到达的苏军对日作战。同时,抗联教导旅组成3个先遣分队,分别参与苏联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贝加尔湖方面军先头部队的地面进攻,担任通信、向导和翻译,引领地面部队进攻。在他们的引领和接应下,苏军炮火直指日军数百个军事堡垒和战略要塞,日本关东军一溃千里。战役中日军近9万人被击毙,近60万人投降,苏军牺牲却不到2万人。最后,抗联主力分别进驻东北重要城镇,搜缴日军武器,消灭残余敌人,保护交通,同时完成中共中央赋予的发动群众、扩大军队、发展党组织和建立政权等重要使命。

1945年9月,这支历经14年艰苦卓绝战斗、无时无刻不在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队伍终于吹响凯旋的号角,整装回国。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周保中将军感慨万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自己曾写下的诗句:“何时尽除倭寇去,佩剑铿锵渡瀛洲!”(贾 茹)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