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学者死于讲坛”的由来

曹金娜

2015年11月19日17:4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学者死于讲坛”的由来

  1929年,梁启超久病不愈,吃西药无效。谢国桢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他当时正在梁家当家庭教师,就推荐当时驰誉北京的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为其看病。萧龙友诊治后,对症下药。梁启超服了中药后,开始颇见成效,但不久病情又有反复。

  谢国桢十分关心老师的病情,就去问萧龙友。萧从谢的口中得知梁启超先生在治病期间一直没有停止过读书治学活动时,对谢国桢说:“令师要病好,不能光靠吃药,同时必须停止工作,包括阅读,否则即使扁鹊再生,也无能为力。”

  谢国桢将萧龙友的意思转告给了老师。梁启超先生听后,不但不采纳医生的意见,反而说:“战士战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这句话让谢国桢始终铭记于心。不久之后,梁启超先生便病逝了。

  后来,谢国桢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明清史专家,著述颇丰。1982年,他因病住院,虽然病情严重,但只要稍微有所改善,他就坚持看书。好友萧璋(萧龙友之子)前去探望,见此,劝他说,养病期间不要看书,要注意休息。

  谢国桢沉默片刻后,回答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这是梁任公先生的遗训。当年曾专函把这两句话奉告令尊,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你现在忘记了吗?我有幸列于梁先生门墙,亲承教诲。尽管由于我的资质鲁钝,也不够勤奋,垂老无成,愧对师门,但梁先生的这两句遗训,我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师训不可违,我现在虽然病了,但还是活着,怎能叫我不读书呢?”几个月之后,谢国桢先生去世了。

  “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这是两代学者留下的名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