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何香凝的家风:革命

肖伊绯

2016年02月04日09:4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何香凝的家风:革命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出生时,父母即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

  作为母亲的何香凝,始终对廖承志的革命志向与行动予以毫无保留的支持,并屡有公开声明与寄言嘱托。譬如,当1933年3月28日廖承志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时,何香凝在上海发表公开声明称“承志因国难日深,辍学返国,不知何故被捕。小儿承志昨晚在沪被外国捕房拘捕,但未悉拘留何处,余愿与儿共留囹圄,惟不愿留在外国捕房,要求解往华界,即死亦愿在华界,不在租界。”短短的几句话声明,何香凝大义凛然的爱国之情,与无私奉献的爱子之情已溢于字里行间。这样的声明,正是一代革命家风的生动写照。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近花甲之年的何香凝爱国之志老而弥坚,对抗日救亡运动热情支持;7月22日,她在其上海寓所成立了最早、最大的妇女抗日团体———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自任主席兼总务组长,号召全国妇女组织起来,“为了中华的自由解放,奋斗到底。”可以说,她也正是在以身作则,对在前线抗敌的儿子予以最坚决的响应与勉励。

  毋庸多言,在国难深重之际,作为母亲的何香凝对于正在华北前线浴血抗战、已经成为红军领导人之一的廖承志,自然有着无尽关切与深远寄望。她于1937年9月28日接受上海《立报》记者专访,此刻她抱病在家,仍屡屡谈及对其子的评价与嘱托。当记者称赞廖“会画、会唱、会写,懂好几种外国文字”的才华出众时,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道:“啊,别人太夸奖他了。可是我可以告诉你,他现在也许快29岁了,我不十分记得清楚。只记得他是在我和廖先生亡命日本时出世的。7岁时在日本进了一所法国人办的晓星小学,这时,他开始学习日文和法文,每晚散课回家,再由我亲自教他中文。至于在书画方面,几乎是他天生的一种嗜好……他很能耐劳,不爱奢华,对小事他总不计较,因此常常被人叫傻子。”

  在母亲何香凝眼中,廖承志的童年是在繁重的功课与严格的家教中度过的,所谓“才子”也是通过长期教育才培养成的。最后,母亲对时年已近30岁的儿子寄嘱期望,她说:“他研究的是政治经济学,如今前线从军正为祖国抗战,学用正当其时。”

  何香凝的革命家风,一直与廖承志的革命行动伴随一生。抗战期间,儿子在前线全力参与抗战,母亲则在后方大力宣传抗战,母子二人均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