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力挽狂澜建奇勋

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晋西南

张国富

2016年02月17日08: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37年9月25日,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灭日军千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是一一五师主力开赴平型关前线。

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一支以骁勇善战名震中外的铁血雄师。太原失陷后,奉命挺进晋西南,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在一年的时间里,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以卓越战绩支撑和推动了山西乃至华北抗战。

挺进晋西南是毛泽东的战略部署

1937年00311月8日,太原失守。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升为主要地位。太原失守当天,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和一一五师,指出:“吕梁山脉是八路军的主要根据地,但其工作尚未开始。因此,不但徐旅(三四四旅)须立即迅速转移,林率陈旅(三四三旅)亦不应在东边恋战,亦立即开始转移为宜。”

“彼时恐敌已深入汾河流域,并占领孝义等处。转移后,徐旅以汾阳为中心,陈旅以蒲县为中心为宜。”9日,八路军总部根据这一指示,令一一五师直属队及三四三旅,适时准备转移至吕梁山区执行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三四四旅的行动则另作规定。几天后,毛泽东在关于日军占领太原后八路军的任务的指示中再次强调,一一五师主力应转移到汾河以西的吕梁山脉。毛泽东接二连三对晋西南地区和吕梁山脉作出战略部署和重要指示,凸显了其对这一区域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也充分显示和证实了晋西南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在广阳伏击战歼敌千人之后,连同师部迅速南移至汾河流域的赵城、洪洞一带。经短暂整训之后,挺进吕梁山区。

毛泽东的战略眼光始终紧紧盯着吕梁山,并不断作出战略调整和部署。1938年2月28日致电一一五师:“敌从军渡、碛口两点猛击河西,准备渡河,绥德危急”;“迅速以一部控制大麦郊、水头、川口、石口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巩固战略枢纽”;“派出足够工作人员,大力发动石楼、永和两县群众,组织游击队,巩固渡河点”;“向灵石,汾西两县派出工作人员,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准备晋东部队必要时向西转移”;“主力转入隰县、午城、大宁地区,寻机作战,相机消灭该敌。”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指示,一一五师进入群峰逶迤的山区,如鱼得水,大显神通。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疯狂的日军占领太原后锋芒直指晋南地区。1938年1月10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向第一军下达了攻占山西省南部并予以确保的命令。随之调集第一○九师团、二十师团、十四师团、一○八师团、十六师团和临时航空兵团的第四飞行团等,采用中央沿同蒲路前推、两翼策应、多路进攻的战法向晋南发起猛烈进攻。2月28日攻占晋南重镇临汾。尔后又南下西犯。

在日军向山西南部大举进犯、国民党军大部溃败纷纷撤退之际,一一五师主力逆势而上,迅速进入吕梁山区,在午城、井沟战斗中连续伏击日军,三战三捷。激战5日,歼灭日军1000余人,毁汽车69辆,缴获骡马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自身仅伤亡200余人,以较小的代价,使日军屡遭重创。

在汾(阳)离(石)公路中段战斗中,我军在薛公岭、油房坪、王家池连连设伏,两翼夹击,共毙伤日军12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560余件、骡马100余匹,击毁汽车30余辆。出敌不意的伏击打得日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就连骄横狂妄飞扬跋扈的旅团长山口少将还未拔出军刀,即倒地毙命。

恼羞成怒、不甘心失败的驻汾阳的日军联队长山本给杨勇写了一份“挑战书”:“前与贵军交战,遗憾万千……惟敝军不愿山地作战,愿约贵军到兑九峪平原一带决一雌雄。”曾思玉看后笑着说:“山本说我们打埋伏的战法太不光明正大,说明我们的游击战术搞得他们束手无策了。”杨勇微笑道:“打仗嘛!就是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敌人装备精良,机械化部队在平地机动性好,可充分发挥火力强大的优势,但是一到山地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却可借助有利地形神出鬼没,四处游击。”遂提笔写了份应战书:请“阁下来隰县山间一较可耳。”

一一五师在吕梁山区屡屡出奇制胜,有效地抑制了日军进攻的步伐,有力地挫伤了日军作战的锐气,产生了不同凡响的震慑作用,使连吃败仗的敌人元气大伤。从此之后,日军再未能在晋西南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彻底粉碎了日军西进南下的战略企图

从1938年2月起,日军多次向陕甘宁边区的黄河河防进犯,妄图切断陕甘宁边区与山西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威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中枢的安全。3月日军进攻神(木)府(谷)河防。5月又向军渡方向进犯,均被八路军后方留守部队击退。

日军二十师团占领临汾后,又进占蒲县,尔后主力沿同蒲路南犯,另以4000余兵力由蒲县西进,企图占领大宁和马斗关黄河渡口,威胁和进攻陕甘宁边区。

午城和井沟地处吕梁山脉腹地,北通隰县,东连蒲县,西抵大宁,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控制此地就等于卡住了日军西侵的咽喉。一一五师抢控要点,抓住机遇,秘密设伏,坚决阻击,夺取了午城、井沟作战的胜利。战斗前后进行三次,前两次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均快速顺利地结束战斗;第三次伏击日援军,战斗十分激烈,在决死二纵队和汾西游击队的配合下,经英勇顽强作战,全歼敌援军,将西犯日军主力驱出吕梁山区,迫使其后撤退回进攻出发地临汾,并完全切断了日军临汾至大宁间的交通补给线,使其西犯计划搁浅,希望落空。

西犯乏力的日军,稍作休整,又卷土重来。为策应华中日军进攻武汉,山西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再次西犯:一路企图由风陵渡过黄河直取西安,一路企图由军渡过黄河沿陕西吴堡一线进攻延安。危急之下,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响应“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的号召,奉命迅速急进至汾离公路,伺机伏击日军及其运输线,破袭敌人交通,切断其补给线。首伏薛公岭,再伏油坊坪,三伏王家池,三次战斗有机衔接,三战三捷,给西犯日军以迎头痛击,逼迫其撤退到汾阳一带。

一一五师驰骋吕梁,屡战屡胜,牢牢地巩固了黄河河防。从而使日军侵占吕梁山,突破黄河防线,西进南下的妄想化为泡影。

密切配合了友军的对日作战

1938年2月,日军纠集重兵攻击临汾北部的韩信岭。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率部在韩信岭依托有利地形顽强阻击。

为配合友军作战,奉朱德总司令之命,一一五师部率三四三旅从洪洞、赵城地区迅速进至灵石、孝义地区,侧击由孝义进犯之敌,并歼敌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支点要冲,占领和巩固战略枢纽。紧接着向石楼、永和地区发展,控制吕梁山南段,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由此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干扰和打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以强有力的作战行动,策应和支援友军卫立煌部在正面阻击日军。

韩信岭阻击战结束后,卫立煌率警卫部队向吕梁山区转移。因行踪暴露,迭遭险情,处境十分险恶。日军绞尽脑汁欲抓住卫立煌这位名震一时的“支那虎将”,空中日机盘旋侦察轰炸,地面重兵围追堵截,卫立煌警卫部队伤亡惨重并被冲散打乱。一一五师闻讯后立即出手救援。在全面部署,整体行动的前提下,派出一个连在大宁县白儿岭一带浴血奋战,殊死抗击日军的猛烈进攻,及时接应、掩护、救援卫立煌顺利脱险。

白儿岭战斗十分激烈,整个阵地都处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工事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卫立煌用望远镜看到炮火连天的壮烈场面,就问八路军指挥员:“前面是几个团?”答:“只有一个连。”他十分惋惜地说:“这个连完了!”然而不多时这个连队顺利撤回来了,不但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而且还带回来一些战利品。卫立煌非常惊奇,感慨敬佩地说:“八路军真能干!”

一一五师及时伸出援手,全力接应解救卫立煌的英勇行为,被传为国共合作抗日的佳话。

这一阶段,正是中共和阎锡山合作抗日的黄金时期。阎率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及晋绥军,在晋西南的吉县一带“守土抗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晋西南大刀阔斧势不可挡的作战行动,既使日军屡受重挫又紧紧吸引了日军指挥机关的注意而穷于调兵遣将应对,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和精力。这对支持和配合友军作战,为阎锡山晋绥军的“守土抗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为阎锡山长期立足晋西南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较为安稳的环境。

积极开创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此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山西省委(后改为晋西南省委)立足晋西南领导和组织抗日斗争。一一五师强有力的军事作战行动发挥了重要的掩护配合作用,成为党组织坚强的武装护卫和后盾。各级党组织领导抗日的活动有了宽阔的空间和有利的环境。1938年,晋西南地区在中共山西省委领导下,先后成立了洪(洞)赵(城)、隰(县)蒲(县)、乡(宁)吉(县)、汾(阳)孝(义)和中(阳)离(石)特委及24个县委。到1939年9月,共产党员发展到5900余人。

一一五师在英勇作战的同时,派出数支游击支队和多个地方工作团,与先期进入晋西南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山西省委、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纵队和牺盟会等携手并肩,密切配合,宣传、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建立和发展抗日自卫队和游击队,先后建立了隰县、蒲县等16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大多数县长都由共产党员担任。随着建党、建政、建军和各项抗日工作的深入开展,整个晋西南地区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热潮,开创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其与相继创建的晋西北、晋东北和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形成四个战略支点,从三面包围了同蒲路(路之东西两侧及南端),四面包围了太原城。日军被紧紧地压缩在太原和少数几条交通干线上难以向四周扩张,其“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目标成为泡影。

快速壮大了人民抗日军队的力量

一一五师是八路军中的精锐劲旅,在转战晋西南中,部队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壮大到上万之众(不含三四四旅)。

由于早在红军东征时就打下深厚的政治和群众基础,一一五师的扩军工作十分顺利,到处呈现出“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情景。在短短20多天里,六八五团在赵城、洪洞,六八六团在襄垣、屯留扩军3000余人。还新组建了一个补充团,达到了整装满员。1938年元旦,朱德、彭德怀等在洪洞县杜戌村,检阅了威武雄壮精神抖擞的六八六团并讲了话。

此时在临汾领导抗战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对八路军的扩军工作十分重视,向中共山西省委提出“20天扩军3000人”的任务。省委秘书长张稼夫亲自负责此事。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提前超额完成任务,为八路军及时补充了一批强壮的兵员。新兵分别在运城和侯马两地集中整训后大部分补充给一一五师。至1938年3月中旬,一一五师师直和三四三旅兵力达到1.2万余人。

一一五师进入吕梁山后一面开展游击战争阻敌南犯西侵,一面发动群众促进和推动全民抗战。首先派出数个游击支队在文水、交城、太原附近活动。又组成许多工作团深入汾西、灵石、孝义、石楼、永和、大宁、隰县等地做群众工作。有时甚至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足迹遍及晋西南地区各县,很快打开了局面。众多抗日青年强烈要求加入八路军,一一五师陆续吸收不少青年入伍。甚至有一些地方抗日武装和游击队整体入伍。兵力急剧成倍增长,为后来挺进冀鲁积蓄了雄厚的力量。

1938年8月,萧华率三四三旅机关部分人员自晋西出发进抵冀鲁地区,开辟新的战场。同年底,一一五师师部率三四三旅两个团全部挺进山东。1940年5月,陈士榘率一一五师晋西独立第一支队抵山东归还一一五师建制。至此,一一五师全部撤离晋西南。

频道精选


珍贵组图:周恩来19张外交经典照片

遵义会议上谁投了“关键一票” 力挺毛泽东指挥红军?

盘点:毛泽东如何评价“延安五老”(组图)

周恩来曾评蒋介石:作为一个战术家,他是拙劣的外行

缅怀张万年:彭德怀曾评价他“脑瓜像个活地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