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龙江红色家书“信”以明志激励后人

2016年03月03日10:44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龙江红色家书“信”以明志激励后人

赵一曼致儿子

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宁、李一超,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伯阳嘴村一个地主家庭。为摆脱封建礼教禁锢,她毅然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翌年1月,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在大革命处于低潮时,奔赴南昌,后转道上海。1927年9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回国,在江西、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党派她到东北,曾任哈尔滨市总工会代理书记,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夏,任珠河(今尚志市)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书记,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11月,为掩护主力部队,负伤被俘,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后和爱国青年一起脱险逃离,途中再次被捕。1936年8月2日,于珠河县英勇就义。时年31岁。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做了反满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8月2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朱瑞致母亲、哥哥

期盼胜利后还能团圆

朱瑞,1905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县朱大兴庄。1926年1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秋入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930年回到上海,任中央军委参谋,后任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1931年12月到瑞金,历任五军团训练队政委、红军学校教员、十五军政委、五军团三军政委、红五军政治委员、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1937年后任北方局军委书记、山东分局书记。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6月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11月率炮校人员到达东北。1946年夏,延安炮校改名为东北炮兵学校(1949年为纪念朱瑞改名为朱瑞炮校)。从1946年6月到1948年7月,炮校培养了两千多名干部,他们成为炮兵骨干。1946年10月,以东北炮兵学校为基础,成立了炮兵司令部、政治部,朱瑞任炮兵司令员。1948年10月在攻打辽宁省义县战斗中,不幸触雷牺牲。时年43岁。

母亲,哥哥:

我在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从延安到东北来,同年十二月彩琴带淮北也来到东北,在东北两年多了,我们身体都好。

彩琴又生一女儿,名字叫东北,很像淮北,快能走了,满健康。彩琴原先身体不好,生东北后保养得好,现在很壮很胖,请勿念。

我在延安就做炮兵工作了,因我在苏联学的炮兵,我很喜欢这工作。到东北后,人民炮兵大大发展,我很高兴地做着,身体比过去更好了,工作精力更大,工作也还顺利。

东北发展很快,我想不久我们就要打进关,与华北会合,胜利(这次是真正的胜利了)与家乡见面,希望母亲、哥哥、嫂子及子侄均健康,均团圆见面才好。

苏北及山东打仗很多,听说家乡年成很坏,不知家中如何?

农民翻身,国家才能强盛。我家有地出租,这就是地主,应做模范,把地自动让给农民,这才算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我想母亲及哥嫂必定早都做到。我记得在山东时,母亲及哥嫂都说过,我家都参加革命了,要地是没用处的。这是对的!

母亲年迈,是否健在,时刻不忘,务请哥哥据实详告,如仍健在,请多予侍奉,以期胜利后还能团圆,至盼!

至各子侄辈,仍希统统推动他们出来参加革命工作或学习,才不致落到时代后边,甚至做对人民不利的事情。此事请哥哥多负责领导他们。

祝阖家平安毅仲敬上九月八日

童长荣致母亲

我无日不想回去看看乡里的沧桑

童长荣(1907-1934),安徽省枞阳县人。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当选为中共东京特支领导人之一。1928年因领导反日斗争被逐出境。回国后,在上海、河南、大连负责党的工作。1931年11月,任东满特委书记,领导反春荒斗争及建立游击队工作。1934年春在汪清县十里坪被敌包围,突围时身负重伤,光荣牺牲。时年27岁。母亲大人:

好久没写信回家了,劳你老人们挂念,心实不能安,老人们或者以为我忘了家罢,其实我决不,我无日不想回去看看乡里的沧桑,家庭的状况,你老母的平安!

想回去而不回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来回要百多元。——春假了,还是欲归不得!

乡里的兵匪之乱,怕还未平静吧——这是不能平静的呵。在社会未变革,上下未颠倒以前——这不独是中国,全世界都走到五叔所常说的“大劫”的关头,但也是黑暗和光明的天晓。日本近日全国捕去了千多革命者,但是劳农的反抗也就随着更加高涨起来,压不下去的。

我在求学之时,听到或看到这些事情,就常常不禁浩叹——我家为什么这样破落?你老人家年老了,为什么不能得到事养?我读书之年为什么没钱读书?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以后来信,统寄日本东京府下大冈山李仲明样,内封长荣收。因为春假要去他处旅行,以后又要住贷问的。

诸长,诸兄,诸友,皆问好!

敬叩金安!

荣儿

三月二十日

伊作衡致儿子

你们不可使母亲有半点伤心

伊作衡(1912-1943),齐齐哈尔人,1929年春考入省立第一中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为寻求救亡道路去北平读书。1936年春考入辅仁大学。1938年受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派遣,以《营口日报》社长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1941年秋到齐齐哈尔,任国民党东北现地委员会哈尔滨地区负责人。同年12月被捕,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43年5月7日,他高唱战歌走向绞刑架,英勇就义。时年31岁。忠汉、忠义:

在你们的记忆里,已经没有了我的影子,因为你们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你们的爸爸是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你们的一生教养,我没有尽到一点儿力量,都要靠你们的母亲。她的青年时代,没有得到一点儿幸福,今后的生活更是苦不可言。在这千辛万苦之中,她还要担起你们的教育之责,不但你们感激,就是我在地下也要感激的。所以,当你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处处要遵循你们母亲的教训,不可使她有半点伤心!在求学时要努力刻苦用功,不负母望!在社会时要做一良好的青年,如此方不辱家门!你们兄弟之间应互勉互助,方不负父亲最后之希望。

父作衡遗嘱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