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

红色家园

长征前夕的密报

刘岸

2016年08月24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主张,我担当。为了主张和信仰,愿意担当由此产生的所有苦难和牺牲。

我相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就具有的基因遗传……

——我的重走长征路札记

松毛岭下的文坊村,旧名温坊村,位于福建连城县朋口镇。

文坊村是红军福地。1934年的血色中秋“松毛岭战役”之前,红军就在这一带发动了著名的“温坊战斗”。

像闽西的大部分村庄一样,文坊村看上去平淡无奇。

其实,这是个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地方。1934年,就是出身于这里的一个共产党员,以他的赤胆忠心,写下了长征序曲中生死攸关的一笔。

这一笔,六十多年后还有人记得——1996年,习仲勋同志为纪念此人的文集《山路漫漫》作序,依然称赞这是“他最为辉煌的一页”——在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前夜,把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了瑞金,亲自交到了周恩来手中。

这个人叫项与年。

项与年(1894—1978),原名项廷椿,化名梁明德,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央“特科”成员之一。

项与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负责上海与苏区的秘密情报联络工作。1932年接受组织安排,化名梁明德打入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任机要秘书。1934年10月携带重要情报乔装前往中央苏区……

以上是正史记载。

项与年是位传奇英雄。他的故事令人唏嘘,后来还有人把它写进了小说。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进攻中央苏区的“铁桶计划”。计划以一百五十万大军、两百七十架飞机和两百门大炮,用“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的战术围歼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为防止红军突围,还计划配备一千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部队实施机动截击……

这是个由德国顾问制定的、与前四次围剿完全不同的严密计划。据说耗资上亿元,仅计划文件就重达两三斤,每份文件上都打着蓝色的“绝密”字样。

中央苏区和红军正面临着巨大危险。而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领导却还在命令红军处处设防,以阵地防御结合“短促突击”应对国民党军的进攻。

军情十万火急!庐山军事会议一结束,已从事我党地下工作的国民党高官莫雄便连夜赶回,向项与年等地下党员通报情报,并将整套绝密计划交给地下党研究。

大家都知道这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情报。项与年等人连夜用特种药水将绝密文件的主要内容密写到四本学生字典上。之后,项与年扮成教书先生,把字典装进布袋,急赴中央苏区。

为减少与敌人关卡接触,项与年白天休息,晚上利用夜幕的掩护,避开大路,穿山越林。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项与年形容憔悴,浑身乏力,几乎走不动山路。

离瑞金越近封锁越严,山上布满铁丝网和暗堡,山下更是岗哨林立,四处盘查。如何继续闯关过卡,成了大难题。项与年反复思索,别无良策,决定伪装成乞丐——他找到一块石头,对着自己的嘴巴连砸几下,砸掉了自己的四颗门牙!

那一刻,他的嘴里血流如注,仿佛红花绽放——请原谅,我在这里居然进行了诗性的唯美表达——事实上,当我想到这一情形时,我的脑海中的确冒出了诗:

这是一群有信仰的人,

在他们走过的地方,

我看到信仰之花,

在血泊中绽放……

只不过我的诗让我从心理到生理上都疼痛难耐。

不难想象,当时的项与年也是疼痛难耐的。但他忍着剧痛将四本密写字典藏在满是污秽的袋子里,上面放上讨来的发馊食物,赤脚下山了。

此时的项与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俨然一个地道的叫花子。再加上他脸色苍白,嘴肿腮胀,面部变形到狰狞吓人,身上还散发着酸臭味,沿途敌军士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将他赶走。

一路上,他饿了就跟人乞讨,渴了就喝山泉水,实在困了就倒在树下睡一会儿,发现四周无人就努力疾走快跑。

10月7日,项与年到达瑞金。

据说,当他见到周恩来时,周恩来都很难认出这个面目全非的叫花子就是项与年,不由泪湿眼眶。

项与年送来的“情报”使临时中央负责人充分意识到了红军危在旦夕,必须抢在敌人的“铁桶”尚未合拢之前,迅速跳出敌人包围圈。于是,临时中央一致决定,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布行动命令,加紧进行战略转移。

于是,国共两党的历史上就有了这样的记载——“铁桶计划”尚未布置完毕,中央红军即突然实行战略大转移,果断突围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项与年的传奇并不仅限于此。他随部队长征没几天就接到新的特殊任务,继续使用化名,潜入了白区。之后在被捕、越狱的过程中又创造了一系列传奇……

项与年在长征前夕的传奇故事文坊村人都知道。他们把它写成文字,放在了项南纪念馆。

项南系项与年之子,曾任福建省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被誉为人民公仆。项南没有他父亲项与年那样闪光的传奇。但多年前,文坊村的村民们却自发地给他修了纪念馆。现在,在绿树掩映中的这个建筑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格:低调,简朴,自然,一如它的主人……

人们记住了项与年,是因为长征。人们没法忘记项南,又是因为什么呢?

答案好像很简单,又好像很不简单。记得我是在长汀看到这条新闻的,当时我写下了这样两则日记。

其一:

长汀是瞿秋白英勇就义的地方,他是个有信仰的人。项与年、项南也是有信仰的人。他们说过: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他们说了,就去做了,而且做到了。

他们没想着要谁记住他们,他们只是为了信仰和人民而自觉地奋斗、牺牲。

但他们却活在了人民的心中,而且永远不会被忘记。

其二:

明天过后我们将去桂北,那里发生过湘江战役,还流传着红军走过瑶、苗等少数民族地区时发生的种种故事。灌阳、全州、兴安、龙胜……对我而言,那都是些陌生而遥远的地方!

征途漫漫,我们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4日 24 版)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