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十八军进藏先遣支队进藏纪实

王先梅

2016年08月30日07: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声明:本文原载于《党史博览》2016年第8期,系《党史博览》杂志社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等到北京进行和平谈判,并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

十八军以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为首的军党委,遵照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指示,组成了由300多名藏、汉族同志参加的进藏先遣支队,由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任司令员兼政委,陈竞波任参谋长,顾草萍任副参谋长,林亮任政治部主任。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和夫人阿沛·才旦卓噶,与进藏先遣支队同行。进藏先遣支队的任务是:担任先行,为主力部队进入西藏创造条件;模范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模范地宣传和执行“十七条协议”。进藏先遣支队于1951年7月25日从昌都出发,9月9日到达拉萨,历时40多天,行程2000多公里。笔者也随丈夫王其梅参加了进藏先遣支队。

出发之前,进藏先遣支队全体指战员认真学习了“十七条协议”,学习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的有关指示和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及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联合发布的进军西藏政治动员令。动员令号召:“进军部队的全体指挥员和战斗员及全体共产党员,发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深刻认识进军西藏的伟大政治意义,并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做好充分准备,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团结互助的阶级友爱精神,坚决完成进军西藏的任务。”

从昌都到拉萨,要翻越横断山脉,跨过澜沧江、怒江等河流,所经之地,道路崎岖,人烟稀少,冰天雪地,空气稀薄。当时一无西藏地区的详细地图,二不明确道路状况,进藏先遣支队只能一边探索,一边前进。

在此,仅述说进藏先遣支队通过“穷八站”的片断:

从昌都到拉萨,西藏地方政府在沿途共设立24个驿站。群众称之为“穷八站,富八站,不穷不富又八站”。1951年8月13日,进藏先遣支队从察兰松多出发,到达俄朱格,休息两天,再往前,就进入“穷八站”了。因为“穷八站”条件异常艰苦,缺粮缺草,进藏先遣支队指挥部将部队分成3个梯队前进。从阿伦多到仁多约55公里,全是原始森林和深山峡谷,还要经过一段危险的栈道。栈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20多丈深的悬崖,下面是奔腾的急流,路面只有一两尺宽,不少地方只有几根木头架在半空中的悬崖上,每段有一两丈长。有些栈道因年久失修,木头已经腐烂或松动。还有些山坡是坡陡弯急的石阶路,部队前面的人马就像行走在后面人马的头顶上似的,走一走,站一站,行进得非常缓慢。

8月19日,进藏先遣支队从仁多出发不久,就完全进入了无柴草的地区。在怒贡拉山脚下一个叫多洞的地方,据说原来有两三户人家,不知什么原因房子被烧光,居民搬进了深山。进藏先遣支队到达之前,当地老百姓听说解放军执行“十七条协议”,进军拉萨要经过这里,都自动地回来了。他们和附近村子的几户人家,主动组成运输队,从70多里外的山上砍伐来木柴,用牦牛运到路边上支援解放军。进藏先遣支队到达时,在废墟中发现了群众支援的木柴,大家对藏族人民的热情支援深为感动。

20日,进藏先遣支队翻越怒贡拉山。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山,上山5公里,下山5公里,全是石头路,只听得山里汩汩的流水声,好像开了锅,却看不见流水,人马走在崎岖的山石路上,必须十分小心。部队快到山顶时,突然有一名20多岁的战士昏倒了。他呼吸急促,全身颤抖,面色铁青,而枪支、背包、干粮袋还在身上背着。王其梅同志得知后,立即跟随骑兵赶到出事地点,让警卫员把那名战士身上的东西尽快取下来,并给他解开领口,将其扶上马背,送下山去。

下山后,离宿营地还有一段路程。因宿营地没有柴烧,大家路经擦竹卡牧场的牧民帐篷时,每人又带上了一捆群众支援的柴火,然后向宿营地进发。高原的气候真像顽皮的孩子,喜怒无常。一会儿烈日当头,晒得人头昏脑涨;一会儿暴雨倾盆,淋得人像落汤鸡。部队正行进中,忽然狂风夹着黑云压顶而来,一阵冰雹猛烈地打在大家的头上、身上。人马都走不动了,只好站在路上,用背包、柴火挡住头部,接受无情的冰雹袭击。约半小时后,冰雹过去,我们又继续行进。部队在擦竹卡以西2.5公里处的一片草地宿营。每个班的同志均按出发前的具体分工,各司其职,有的搭帐篷,有的支锅煮饭,有的放马,有条不紊。领导同志则召集司、政、后有关人员汇报一天的行军情况,总结经验,研究布置次日的任务。谁料,饭还未煮熟,冰雹又忽然光临,狂风呼啸,把搭好的帐篷吹得像汹涌波涛上的小船,摇摆不定。如果不是铁桩打得牢,绳索结实,帐篷就可能被吹走。冰雹打得草地、帐篷、铁锅噼里啪啦直响,仿佛在演奏大型交响乐。这天晚上,风把帐篷里的灯吹熄了,冰雹把锅灶下的火打灭了,一锅未煮熟的饭,被冰雹、雨水泡成了稀糊糊。地上一层厚厚的冰雹,将帐篷周围挖的排水沟填平。大家经过一天的行军,极为疲劳和饥饿,但因为冰雹、狂风捣乱,结果连热饭也没吃成,仅吃了几口糌粑,就摸黑睡觉了。

进藏先遣支队经过艰难的行程,于1951年9月5日到达拉萨东郊的达孜。其时,张经武同志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代表,绕道印度,已先于我们到达拉萨。张代表派乐于泓和李天柱同志前来看望进藏先遣支队。

9月9日,进藏先遣支队进入拉萨并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全体指战员身着草绿色呢子军服,排成长队,几名年轻的战士抬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走在队伍前列,继而是军乐队和腰鼓队。拉萨主要街道上红旗飘扬,军乐齐鸣,进藏先遣支队的指战员们个个精神焕发,队列整齐,气势雄壮。西藏地方政府搭起彩色帐篷,并派西藏地方政府和谈代表成员凯墨·索南旺堆、柳霞·土登塔巴率文武官员、僧俗各界代表前来欢迎。僧俗藏胞身穿节日盛装,倾城而出,古城拉萨呈现出一片欢乐景象。进藏先遣支队领导人和噶厦的主要官员互献哈达。王其梅等先遣支队领导按照西藏的民族风俗,到各大寺庙发放布施,拜会达赖喇嘛和寺庙僧侣、政府官员等各界知名人士。西藏上层爱国人士也行回拜和宴请。

1951年10月26日,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率领十八军主力部队抵达拉萨,从此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

(王先梅,1924年生,安徽省萧县人。1938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轻工业部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等职。2009年逝世)

频道精选


从毛泽东诗词感悟长征

长篇连载《长征记》

重温长征故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习仲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段往事

陈云长征路上“失踪”之谜

毛泽东的黄河之行

将帅奇才——徐向前传奇

(责编:杨文全、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