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琳
2016年09月08日09:35 来源:解放军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80多年前开始的那场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英雄史诗;80多年过去了,曾经亲身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人日渐凋零,但红军留下的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褪色,依然激励着长征沿途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近日,记者随民政部组织的“长征英烈纪念行采访宣传活动”一行走进江西、贵州两省,探访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长征故事。
李声仁:红军长征第一渡
江西境内的于都河又称贡江,82年前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8.6万余人在北岸集结,渡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条河,被称为“长征第一渡”。
“于都河上的渔民基本都姓李,是从同一条祖宗船上走下来的后代。”74岁的李明荣仍记得父亲给他讲的那段往事,他的父亲与族人一起划着20余条渔船整夜不停歇,用两个晚上帮助红军将士渡于都河。
1934年10月16日,李明荣的父亲李声仁像往常一样在于都河撒网捕鱼,这时他和另外几个渔民被红军招呼到岸边。红军对他们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渡河,想请你们帮忙。”听说要渡河去打“白狗子”,李声仁等人当即答应下来。
当晚,红军将士分批登上了李声仁等人的十几条渔船。李明荣说,他们把红军队伍安全送过河时,已是凌晨时分了。第三天晚上,李声仁等人又一船接一船地将另一批红军送过河去,“夜晚漆黑,水深流急,渔船大小不一,浮桥很难搭建。有渔民建议,在每条渔船上挂一个马灯,马灯连成一条线,浮桥也架成了。”
红军渡河不久后,国民党占领了于都,并四处搜捕帮助红军的船工。李声仁只能隐姓埋名,四处躲藏,多年后才回到家乡。
李明荣说,父亲后来才知道,那一渡竟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
钟发镇:炮火中译密电
“12岁参军,14岁踏上长征路,曾担任过李先念同志的译电员……”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长冈乡的一座农家小院里,记者见到了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红军老战士。
年逾九旬的钟发镇特意换上了粗布灰色军装,戴上了八角帽。说起当年的经历,钟发镇老人记忆犹新,从湖南到贵州,从大渡河到夹金山,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给李先念翻译的那份电报。
1936年11月,古浪战役失利后,钟发镇被编入红三十军,成为李先念身边的译电员。此时,红三十军正在甘肃永昌与国民党军队激战正酣,钟发镇接收到一份重要的电报。“这份电报是12月12日从陕北中央发来的,电报上说的是西安事变情况,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扣押了,他们号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共同打日本人。”80年后,钟发镇依然记得电报的内容长达七页。
就在钟发镇要将电报向李先念报告时,突然敌军的飞机扔来炸弹。“当时我的眼睛根本看不到,耳朵嗡嗡作响。”钟发镇说,“我就一路摸着爬到战壕里。”这时,又一枚炸弹在旁边炸响,钟发镇挣扎着爬起来,跑到正在指挥战斗的李先念身旁,把这份电报念给他听。
“李先念政委听了后,问我:‘小钟,这封电报发对了没有?’我说:‘我核对了两三遍,没有错。’”就这样西安事变的消息由钟发镇传达给红三十军的所有红军将士。
陈发姑:74年的爱情守望
一位妻子,在动员丈夫参加长征后,一直在家中等着丈夫归来。从日出等到日落,从青丝等到白发,直到溘然长逝,依然没能等到自己的丈夫。
陈发姑生在瑞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丈夫朱吉薰是家里独子,苏区扩红时,朱家人并不赞成他去参加红军。但听说当红军能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翻身做主人后,陈发姑毅然支持丈夫参军。1934年10月,朱吉薰奉命随部队长征,临别前他对陈发姑说:“革命胜利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
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瑞金。凭借坚定的信念,陈发姑挺过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迫害与折磨。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的丈夫还是杳无音讯。后来有关部门做了调查,认为他可能已经牺牲。但陈发姑却始终坚信,丈夫没有死,他一定会回来。
“每当有人来看望发姑时,她总会问‘是不是上面来人了?’‘我家吉薰有什么消息?’”江西瑞金叶坪乡敬老院工作人员李翠兰说,陈发姑最爱唱的就是那首《十送红军》。
2008年9月,陈发姑老人走完了自己115年的人生,虽然没能盼来自己的丈夫,但她却用74年的守望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情之歌。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