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瑞金,80多年前一个雨夜,红军村17位年轻人走上出征路

后来才知,那次出发叫“长征”

2016年09月27日08:42    来源:解放日报

于都河边有块“长征渡口”石碑,纪念当年红军在此连夜渡河踏上长征路。黄尖尖 摄

开栏的话 80年前,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的万里远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英雄主义奇迹,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传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缅怀历史、铭记过去,更是为了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本报今起开辟“读懂长征·行进长征路”栏目,由我们的年轻记者用脚步丈量万里长征出发至会师的重要节点,更深入地去了解80年前的那一群“年轻人”,用行动“触碰”历史、感悟长征。

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人称“红军村”,因当地家家户户都是红军后人而得名。日落时分的一场雨,把村里去年新建的一排排青砖白瓦小楼洗刷了一遍。93岁的尹带发娣坐在自家门口,回想起80多年前同样的一个雨夜,她送丈夫华木森出征,一别成永别。直到49年后,等回一张“烈士证”的那天,尹带发娣才知道那次出发叫“长征”。

红军村:别离与永诀

红军村里和华木森一同参加长征的有17位年轻人,出发前,他们在后山上种了17棵松树,同时约定:革命成功后要一起省亲故里;如果有人去了,活着的人要替阵亡的兄弟照顾好爹娘和这些树。如今小树苗已亭亭如盖,但17个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只留下树上所刻着的名字。

华丕恢也在那个雨夜告别了父亲华质彬。当晚下着大雨,不满10岁的华丕恢一边哭一边追着父亲跑,不让他走。可是,父亲再也没有回来。从此,裹着小脚的母亲一人支撑起整个家庭,在贫困中抚养了三代人。华丕恢只能在每年的清明节,和母亲到山上的“华质彬”树前祭拜。直到过世前,华丕恢还一直嘱咐妻子照顾好爸爸的松树。

壮士一去不复返。历史在慢慢褪去颜色,只有那17棵青松和村里烈士宗祠里的名字,铭记着80年前那一别的悲壮。

瑞金:消失的英雄

在距离华屋15公里的瑞金市区红都大道上,每天来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的人不计其数。大理石的长征烈士名录墙上,一个个鲜红的名字镌刻其上。每个名字只有方寸大小,背后却是一个逝去的英灵和一个个活生生的家庭。

在瑞金,当地有“家家有红军,户户是烈属”的说法。1934年长征开始前,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也一直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群众支持革命的热情极高,“母送子,妻送郎,人人争相上战场”。据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杨俊贤介绍,长征前瑞金的人口24万,而新中国成立时只有19万。

在名录墙上,记者从10800位烈士的名字中找到了17位华屋烈士的名字。“他们是幸运的,实际上党史认定的在长征中牺牲的瑞金籍红军就达到5.9万人,还有近4万无名英雄消失在历史年轮中。”杨俊贤说。

今日瑞金,叶坪、红井、二苏大、中华苏维埃纪念园、中央苏区军事文化博览园等共同构成共和国摇篮景区。络绎不绝的朝圣者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抚今追昔。叶坪村旧址群做讲解员的钟美莹说,忙的时候,她一天要做6到7次每次1个多小时的讲解。

于都:长征第一渡

关于长征的出发地,还有一个地方经常被提起,那就是瑞金97公里以外的于都。据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史料记载,1934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地相继抵达于都地域集结休整,从10月17日到20日陆续跨过于都河开始长征。

当年的于都河上并无大桥,仅有8个渡口,老百姓得知红军要过河,渔民划来自家的小船,沿河的百姓拆下自家的门板,在30公里长的于都河段架起了5座浮桥来渡河。如今,600米于都河上,一座大桥横跨南北,驱车2分钟便可通过。

“当时中央红军的第一、三、八、九军团均已渡江,红五军是最后一个撤离战场到达于都河边的。”红五军渡河的地方是没有浮桥的“石尾渡”和“鲤鱼渡”。河上已经没有可以搭桥的船只和木板了,于是20多艘船的渔民们当即决定摆渡帮助红军过河,老船工李声仁是其中之一。

李声仁回忆说:“那天夜里,水流非常湍急,船篙撑不到河底使不上力气,只能靠摇橹。半夜划到饥肠辘辘没力气,就捧一把生米,和水咽下去充饥。”一趟来回要1个小时,一晚上划了13趟,最终两个晚上把6000多官兵一船一船地送到彼岸。

今天在于都河的渡口上还有一个“长征第一渡”的石碑,就是为了纪念当时红军在此连夜渡河踏上长征路。

老红军:精神永传承

钟明是于都最后一位去世的老红军。1934年,19岁的年轻小伙告别了母亲和姐姐,踏上长征路,这一别就再也没有相见。儿子钟建平告诉记者,父亲晚年,家里三天两头有人来拜访,父亲跟来拜访的大学生们讲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那次“子弹穿头,三入太平间”的经历。

1970年,钟明退休后举家搬回于都居住。“家乡很多人受到父亲的照顾,谁来找父亲,父亲都努力相帮,但从来没有‘关照’过我。”在钟建平眼里,父亲是个严厉克己的人。钟建平是修车工人出身,19岁就离开家到外地当学徒,没有人知道他是红军后代,没有人知道他父亲是谁。“有一次父亲跑来看我,看到我们窘迫的环境,不由得掉下了眼泪,他说儿子啊,我一直没有给你们安排安排……”

“我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根深蒂固。”在钟建平心里,他其实特别理解父亲,“过去父亲为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但那是他,不是我,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要靠自己努力来养活家庭,同时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长征远去,但长征精神永存。(记者 黄尖尖 见习记者 迟腾)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