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老人的百年“长征”

2016年09月27日14:13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世纪老人的百年“长征”

上图 王定国在家中读报。(资料图片)

右下图 王定国和少先队员在一起。(资料图片)

左下图 生活中的王定国。(资料图片)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长征组歌”中这首“过雪山草地”,是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真实写照,如今听来仍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北京的一座普通寓所里,一位百岁老人正在审看一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片——《长征大会师》。

这位已经走过104个春秋的百岁老人,就是著名社会活动家、“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她当过童养媳、上过战场、做过俘虏,长征中五过雪山三过草地;76岁重返草地,为老区脱贫致富出谋划策;90多岁重走长征路,探望健在战友;一生为国奉献,信念百年不移。

在围坐的记者面前,老人安静而淡定,虽高龄仍耳聪目明,提笔写字手都不抖。

老革命

1913年初,王定国生于四川营山,全家没有田地,没有房子。唯一的栖身之所,是一间借别人家的一面山墙搭起的茅棚。她六七岁开始推磨挣钱,15岁时成了童养媳。此后,她幸运地结识了川东地下党人,剪了辫子,放了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爱唱爱跳的王定国进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踏上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长征路上,剧团丰富多彩的演出成了鼓舞军心的武器,可团员们要多走近一倍的路。王定国熬过了饥饿,躲过了敌人的子弹。过草地时,她瘦到只有50多斤;翻越雪山时,她的一根脚趾永远留在了雪山顶上。“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踩到泥潭就要陷下去。我们是穿着单衣,嚼着辣椒翻过雪山的。”王定国说。

1936年底,剧团随西路军远征至甘肃河西走廊,与军阀马步芳的部队遭遇。剧团负责人多数牺牲,30多人当场被俘。幸运的是,经常活埋红军战俘的马步芳认为“剧团有用,留着不杀”。西安事变后,王定国被营救出来,到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参加营救失散战友的工作。

在“八办”,王定国遇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谢觉哉。从兰州、延安到北京,她几乎一直在谢老身边工作。但长征,仍是王定国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常常对儿女讲:“红军中的女性在克服体力、生理、心理各种障碍情况下,跟男人一样从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中走出来,这需要超人的毅力,是人间奇迹。她们的理想、信念高于天。”

1983年,当听说河西走廊还有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时,她决定重访甘肃。

在兰州下关一个街道办事处下属的纸盒厂里,王定国见到当年文工团战友陈淑娥在昏暗的灯光下叠纸盒,颧骨突出,下颚尖细,非常消瘦。王定国没有说话,在她旁边坐下帮忙。五六分钟后,陈淑娥突然放声大哭,用浓厚的四川话说:“你怎么才来呀,我等得好苦呀。”

近两个月,行程上千公里,王定国先后找到了姚子珍、何之芳、任一智等数十位红军西路军老战士。了解到这些被俘和失散人员生活困难的情况后,她联合其他老同志向中央写了调查报告:“他们都是勇敢的红军战士,没有过错,组织上应恢复他们的名誉和生活待遇。”

在她的不懈推动下,那些曾被叫作“红军流落人员”的老人,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称呼——红军西路军老战士。这年秋天,几十位七八十岁的红军西路军老战士来到北京。王定国带他们去看天安门,让他们亲眼看看为之奋斗的新中国。“我做了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46年前党交给我的任务,现在终于完成了。”王定国说。

新长征

晚年的王定国是一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她参与发起“中国老年文物学会”,促成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她倡导成立“山海关长城研究会”,促进了对长城的宣传保护;她还与陈云夫人于若木等人,发起了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活动。她做了在许多人看来超越自己年龄的事,足迹几乎遍布半个中国。

2004年,这位91岁的老人,开始重走长征路。用她的话说,就是“看看红军遗址,看看健在战友,看看老区百姓”。在高海拔的二郎山、在泸定县的大渡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和摇晃的铁索桥,她推开上前搀扶的人,只身在100多米的桥上走了个来回。

雅安天全县程家村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南下时总部所在地,王定国曾在这里住过100天。看到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她兴奋地在田埂上行走如飞,径直来到一个农家小院。当年相识的彭映珍已经86岁,张开双臂在院门口迎接她。王定国对她嘘寒问暖,临走感叹:“70年了,这个地方山没有变,道路没有变,房屋没有变,没有变化就是没有发展!”回到成都,她向省领导反映:“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需要党和国家对老区的扶持。”

上世纪90年代,王定国在与一些科学家交流中得知,国内很多地方荒漠化十分严重,而沙棘固沙效果很好。她立刻行动起来,组织召开了两届沙棘防沙固沙国际研讨会。以此为起点,王定国迈开了“绿色长征”的步伐。

2005年,她以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名誉会长的身份,在河南考察黄河故道的生态恢复,并在生态园内种植了2棵银杏树,建议推广生态恢复经验。从此,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种一棵树。

出任南水北调两岸绿化工程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时,她向全国发出“进行伟大的绿色长征”倡议书。在谢觉哉的家乡湖南宁乡县,她深情回忆:“谢老曾说,大树是老人,小树是孩子,我们要像保护老人和孩子一样爱护树林,希望家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建设得更好。”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王定国以发起人的身份,出任终身名誉会长。这一年,她带着祖孙四代,在北京的西郊种植了100棵松树,被称为百岁林。

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艰辛历程的亲历者,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见证者,王定国活到老、工作到老、奉献到老,一生走在“长征”路上,书写出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百年征程。(记者 杨学聪)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