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长征路上“陕西人”

2016年09月30日13:27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长征路上“陕西人”

长征英雄群像之一:由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漫长与残酷,早期许多在南方参加红军的绝大多数陕西人先后英勇牺牲,成为烈士。而参加过长征的陕西人,目前只收集到27人,特此刊发。这27人分为五类:烈士、红一方面军、红25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张德生(1909-1965)

又名心余,榆林县人。1927年入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长、宁夏特别支部书记、宁夏区委书记、甘宁青特委组织部长、陕南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34年8月,赴上海向中央局汇报工作。10月赴川北传达中央给红四方面军的指示。1935年2月任中共川陕省委汉中道委宣传部长,3月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调入红军总政治部地方部和中央局机关工作。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三边特委书记,陕西省委组织部长、省委书记,关中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1旅政委兼关中警备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统战部长,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军区第一政委、陕西省第一、二届政协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65年3月4日因病在西安逝世。

贾拓夫(1913-1967)

神木县人,原名耀祖,又名红光、关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同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破坏部部长、陕甘支队政治部白军工作部部长。到达陕北后,历任陕甘苏区中央局白区工作部长、陕北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关中特委书记、三边特委书记、陕西省委书记、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统战部长、中共中央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主任、西北局常委兼秘书长、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和市长、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兼轻工业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和党组副书记、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届中央委员等。1959年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7年5月7日在北京被迫害致死,1979年平反。

萧应棠(1914-1980)

长安县人,1929年参加大冶兵暴,同年入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瑞金红军学校连长、红军干部团连长、红军大学步兵3科营长、红1军团1师司令部作战参谋。长征中任红军干部团2营5连连长。后任晋察冀军区3团团长和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2纵队4旅旅长和8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兵团65军副军长等。新中国成立后,任19兵团军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

张松平(1907-1966)

长安县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团供给部管理科长。参加过长征。1936年10月随西路军作战。后任八路军129师新编第4旅供给处长、冀南军区后勤部长、冀南行政公署工业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办公厅主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和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6年逝世。

张宗逊(1908-1998)

渭南县人。1924年入团,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同年转党。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营指导员、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连长。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参加了三湾改编,后带领特务连护送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后历任红4军3纵队9支队支队长、红1军团12军36师师长、12军军长、红9军团14师师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作战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1纵队司令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兵团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主持西北军区工作。后任军委副总参谋长,长期分管院校和军事训练工作,被公认为军事教育家。1971年后历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七届、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届中央委员。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汪锋(1910-1998)

蓝田县人,原名王钧治,曾用名王文钊。1926年入团,1927年转党。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曾任中共蓝田县委书记、陕西省委军委书记、渭北特委书记、三原中心县委副书记、红26军及2团代理政委、陕南特委负责人。1934年7月调上海中央局军委工作。1935年春奉中央局指派回陕南,联系杨虎城部警3旅中的共产党员和红25军。警3旅旅长、共产党员张汉民被红25军俘虏的次日,赶到红25军中传达中央局指示,力证警3旅中有党组织、张汉民是党员,但未被置信,致张汉民等被杀、自己被拘,随军走完长征。9月,红25军到达陕北后,经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军委主席刘景范、秘书长张文华等证明后被释。不久,陕北错误肃反开始,又遭逮捕,党中央到达陕北后被释。12月,受毛泽东委派,以红军代表名义,持毛泽东、彭德怀分别致杨虎城等人亲笔信只身前往西安,同杨虎城会谈,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协议。后历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1旅副旅长,陕西省工委书记,豫鄂陕边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豫鄂陕军区政委,西北民主联军38军政委,陕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军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局统战部部长,国家民委第一副主任,宁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委员。1998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

袁鸿化(1909-1943)

化名袁少平,祖籍山东曹州,1909年生于陕西高陵。1926年入团,1927年转党,当选为高陵县农民协会主席。1934年奉命到陕南宁羌县,在国民党38军杨竹荪团做兵运工作。1935年2月3日,红四方面军攻打宁羌,他打开南门,迎接红军进城,解放了宁羌县城。不久任中共宁羌县委书记。1935年4月,正式参加红军,先在93师政治部任文书,后调31军政治部任宣传干事,负责编辑、印发《红光报》和《捷报》。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被任命为红31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40年3月,在太行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任学员大队支部书记。7月结业随部队开赴冀南,被任命为新4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1941年1月,随新4旅南下华中。1943年10月21日,在临(临清)东战役中光荣牺牲。

潘自力(1904-1972)

华县人。1925年11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入党。1927年5月回国,1928年5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同年11月被捕,1930年10月越狱。1931年4月受杨虎城资助赴法国留学,1933年5月回国。1935年到达川陕根据地,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两次爬雪山过草地。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教员、军委红军大学第二科政委、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抗战爆发后赴华北敌后,历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晋察冀野战军、华北2兵团、19兵团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宁夏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军区第一政委。1954年9月调外交战线工作,先后出任朝鲜、印度、尼泊尔、苏联的全权大使。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72年5月22日病逝。

余洪远(1907-1991)

西乡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后任中共巴州县委书记、川陕省委组织部长、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金川省委军事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汉南特委书记、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1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独2旅政委、第二野战军4兵团15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上党、邯郸、定陶、鄄城、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川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炮兵副政委、沈阳军区炮兵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10月5日因病在南京逝世。

彭辉(1915-1993)

原名彭定安,镇巴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孟良崮、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新兴里等著名战役。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他多次负伤,12次荣立战功。特别是在1948年4月山东潍县战役中,担任主攻团华东野战军9纵27师79团团长,率部打退敌人20多次反扑,为全歼该城4万余守敌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嘉奖,79团被授予“潍县团”的光荣称号。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7年1月离休,享受正军职待遇。1993年9月3日在郑州病逝。

符先辉(1918-1998)

镇巴县人。1932年参加红四方面军,任副排长。1932年入团,1936年转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纵队营长、八路军太岳军区独立72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队12旅副旅长、湖北军区两郧军分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9军55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19军55师师长、21军副军长、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65军军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及青海、西藏平叛等斗争,特别是在国防工程建设中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嘉勉,为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陈真仁(1919-2006)

女,原名锦云,宁强县人。傅连璋中将夫人。1934年底全家11人一起参加红四方面军,先后在红军被服厂、四局、粮食总局、中央卫生所担负筹粮、文书和看护伤病员等工作。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长征中,父兄等8人或牺牲或失踪,仅她一人到达陕北。1936年与傅连璋结婚。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门诊部药房主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药材科副科长、总后勤部卫生部药材局采购处处长、药材处副处长等职。1978年后任总后勤部卫生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副军职离休干部。2006年4月2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李达(1905-1993)

眉县人,原名德三。1925年入平凉第二军官学校学习,后在西北军任排长、连长。1931年随26路军在宁都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入党。曾任红17师参谋长、红6军团参谋长、红2军团参谋长。1935年随红2、6军团参加长征。后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红军援西军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参谋长、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中原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国家体委副主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曾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顾委委员。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

赵林枝(1923-)

商县人。1935年1月1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参加了长征。1942年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云南省军区曲靖军分区司令员。副军职离休干部。曾任罗瑞卿勤务员。参加了甜水堡、东渡黄河、百团大战、上党、晋南、淮海、渡江、两广战役等战斗战役。曾荣立一等功和特等功。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魏建国 姜永明 记者 刘锦)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