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加长征的老红军向守志:“归根结底,胜利靠党的领导”

陈月飞

2016年10月10日10:10    来源:新华日报

向守志回忆起长征中的峥嵘岁月,难掩激动。 杨 康摄

开栏的话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为改变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80年光阴流逝,当年的“红小鬼”如今也已接近百岁高龄。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寻访部分健在的老红军,听他们回忆长征中的苦难与辉煌。今起,本报推出《老红军忆长征》专栏,记录难忘的长征故事,弘扬不老的长征精神。

【人物档案】

向守志,1917年生,四川宣汉南坝场人。1934年参加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第七十六团副排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1团副连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太行军区第十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一支队副支队长,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18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晋冀鲁豫、中原野战军9纵26旅旅长。1949年任二野15军44师师长兼政委。1951年任志愿军第15军44师师长。1954年起任军参谋长、第一副军长、军长、炮兵技术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1975年任第二炮兵司令员。1976年起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可以说,红军吃的苦已经到极限了。”老红军、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近日对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仍难掩激动。数翻雪山、三过草地的向老是长征光辉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这段伟大征程的亲历者。

衣衫褴褛,却拥有钢铁意志

“1934年,我带领100多游击队员,集体参加工农红军。”99岁高龄的向老记忆力极好,清晰地回忆起80多年前的一幕幕。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打到宣汉县城。读过3年私塾、对革命充满向往的向守志从此投身革命。他先当上区少先队队长,后担任游击队长。1934年7月,17岁的他率游击队参加了红九军。

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胜利后,为迎接中央红军,继续向西挺进,向守志随部队踏上了长征路。那一年,他才18岁。

“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在行军,天天在打仗。”向守志说,为早日与中央红军会合,部队行军速度很快。长时间行军打仗,大家脚都磨烂了,无论谁脱下草鞋,露出的都是一双血迹斑斑、溃烂流脓的脚。这样艰苦的行军中,作为重机枪手的向守志,负荷比别人更重。尽管他用布和稻草把脚裹了一层又一层,但总是过不了多久就又渗出了血迹。

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天行军中一位走在前面的战友摔倒后,甩出的枪托砸伤了向守志的脚。他扶起战友后,低头一看发现自己脚背血肉模糊。每走一步都钻心疼,但他仍咬牙坚持跟上队伍,一直“硬扛”着坚持到伤口自愈。缺医少药的长征途中,许多伤员都是这样任凭伤口发炎、溃烂也不医治,为的是多省下一滴酒精、一卷绷带给伤重的战友。

向守志参加红军前,母亲一夜没合眼赶制了一双草鞋。这双草鞋他一直没舍得穿,直到爬雪山、过草地才用上。为了过雪山,大家都把能穿的都穿在了身上,但仍远不足以抵御严寒。指战员们有穿单衣的,有穿夹衣的,有裹毯子的,有披兽皮的;有头戴草帽斗笠的,有顶着油布的;有穿草鞋的,也有许多打赤脚的。就是这样衣着褴褛,却拥有钢铁意志的军队,向自古少人行的雪山草地发起了挑战。

“爬雪山、过草地”,苦在后勤几乎为零

“爬雪山、过草地”,之所以那么艰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后勤保障几乎为零。

红军攀登的夹金山终年积雪,气候恶劣。当地有民谣形容:“正二三,雪封山,鸟儿飞不过,神仙也难攀。”风雪交加的山路陡峭异常,石块上覆冰雪,滑得和镜面一样,寒冷、狂风、冰雪迎面砸来。更大的问题是高山缺氧,严重的高山反应使人全身无力,每挪一步都很困难。

今天的“驴友”身穿保暖排汗的冲锋衣攀登高山,那时的红军战士们不但大多只有单衣,而且还要携带沉重的武器装备,爬一段汗水就浸湿了衣裤,歇一会儿衣服又冻得硬邦邦的。一些体弱的红军战士走着走着,就突然倒在雪地里,再也起不来了。翻越夹金山后未及喘气,海拔更高、风暴更凶险、道路更难行的折多山又横在队伍面前。很多战友被夹裹着积雪和沙石的风暴卷进了万丈深渊。行军路上,很多隆起的雪堆下,也许就是倒下的红军战士。过了雪山后,向守志的嗓子完全哑了,手脚也全都冻烂了。

然而,还有草地这个更大的考验在等着。草地其实是浮着水草的泥沼,一脚踩下去,方圆二三十平方米的地面都在晃,一不小心,便会陷进去,而且越挣扎陷得越深。草地的凶险,当地人都害怕。“刚进草地时,还有老乡给我们做向导,接近草地中心地带时,老乡也不敢带路,我们只能按照大致方位往前走。”向老回忆,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时,大家吸取了教训,每个官兵都带一根长棍子。“行军时,棍子既可以探路,测出沼泽的深浅;又可以在战友们陷入泥潭时及时相救。”向老手中的竹竿,就救过多位陷入泥潭的战友。

最大的困难在给养。进草地前,战友们只要背得动,就尽可能多带青稞炒面、盐和砖茶,有人还用口袋装满干牛粪作燃料。可进草地没几天炒面就见底了,大家只能吃野菜,野菜不够就喝盐水。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啃树皮、嚼草根,连皮带和草鞋都切碎用脸盆煮熟了吃。一些战士把棉絮撕下来硬吞进肚里,有的甚至吃泥巴。尽管这么困难,战友情仍令人动容。向老记得:“我个头高,饭量大,战友们看我饿到瘫软,便把挖到的野菜分给我吃。大家相互扶持,我们终于走出了草地。”

胜利会师日,标语贴满全城

回顾漫漫长征路,向守志最难忘的是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时的情景。

当时,甘肃会宁这座注定记录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小城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雄伟的城楼上红旗招展,五颜六色的标语贴满了全城,欢呼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向守志说,朱德等首长带领大家入城时,小小的县城顿时锣鼓喧天,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红军官兵们个个热泪盈眶,有的向欢腾的人群挥手致意,有的用哽咽的声音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胜利会师万岁!”今天回忆起这个日子,向老仍声音激越,仿佛回到了当年。让99岁的向老十分难忘的这一天,是1936年10月22日,此后被定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

记者问向老,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最终能走完长征并取得胜利。向老说,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正确路线的指引,长征不可能取得胜利。“所以归根结底,长征胜利是依靠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的。”

正因为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取得这样奇迹般的胜利,80年党龄的向老借此告诫今天的党员:“作为共产党员,要遵守党的纪律,时刻警惕,仔细想想自己在入党时候的宣誓;对党对人民,要忠心耿耿;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党指挥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

(责编:常雪梅、杨丽娜)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