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汪江军
2016年10月21日10:20 来源:浙江日报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连续作战,边打边走,既没有根据地依托,又没后方保障支援,军需供给直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
当时,彭德怀任命姚醒吾负责红三军团的军需管理工作。姚醒吾,这位浙江湖州唯一一位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少将,通过严谨细致和精打细算,在艰苦恶劣条件下维持红军的后勤保障,从而为保持红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保障长征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
白色恐怖中参加革命
姚醒吾原名姚宝森,是湖州菱湖镇人,生于1897年。他曾就读于湖州省立第三中学,后来当过教师,也经过商。北伐战争时期,进步青年姚醒吾开始了对革命的憧憬。但是很快,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让姚醒吾真正认识到“要革命只有参加共产党”。
“父亲是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入党参加革命的,他还特意把原名姚宝森改为姚醒吾,以表心志。”姚醒吾的儿子姚仁伟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参加革命是要掉脑袋的,父亲也险些被捕牺牲,但他一点都不害怕,反而向党组织申请参加红军。
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智勇说,1930年3月,姚醒吾从上海中央军委军事训练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彭德怀任军长的红五军,刚开始只是负责文书工作,后来在一个特殊的机会下,走上了军需岗位,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军需工作。
1933年11月,彭德怀任命姚醒吾负责红三军团供给部工作。他曾找姚醒吾谈话:“醒吾同志能够努力学习,经常找革命书籍,阅读《斗争报》《红色中华》,每期都详细阅看,求知欲望很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只一个人努力学习,没有把你们部长、科长都组织起来讨论,要组织大家学习,大家进步了,整个工作才能做好。”
战胜疾病走完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姚醒吾工作十分繁忙。每天早晨6时就起床做账,一直要工作到深夜十一二时。持续紧张的工作终于将他击倒,姚醒吾生了一场伤寒病。“父亲在野战医院1个月后才基本痊愈,可身体却瘦得皮包骨。”姚仁伟说。
1934年10月12日,姚醒吾所在的部队从江西宁都开始长征。此时,大病初愈的他偏又染上疟疾。军需部门的领导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想让他留在中央苏区。但是军团政委杨尚昆舍不得,姚醒吾有文化、会算账,是红军队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军需工作离不开这样认真负责的人。于是,姚醒吾带病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由于身体极度虚弱,姚醒吾离开中央苏区不久就掉了队。后来,上级专门安排人轮流抬着姚醒吾走。经过十多天的行军,再加上补充了一些营养,姚醒吾的身体慢慢复原,才能自己走路了。
姚仁伟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父亲生前很少提起长征这段极其艰苦的岁月,实际上,作为长征的亲历者,对父亲来说,那段岁月的记忆是非常痛苦的,尤其爬雪山、过草地时许多身边的战友都牺牲了。可就是在那个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候,父亲和战友们都靠一个信念支撑着,那就是只要跟党走,就一定会胜利。
王智勇告诉记者,长征途中,红军的军需供给,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采集物资,另一方面也要靠以姚醒吾为代表的军需管理人员严谨细致、精打细算,维持艰苦恶劣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从而保持红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保障长征的最终胜利。
红军岁月奠定人生观
1935年11月,姚醒吾跟随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5年,姚醒吾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成为8位浙江籍开国少将之一,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无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姚醒吾在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严谨细致,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毕生努力。在回忆录中,姚醒吾写道:“红军岁月奠定了我的革命人生观。”“有了这些,就不会迷失方向,即使在优越的环境下,也能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
姚仁伟告诉记者,做军需供给工作,每天经手大量真金白银。“可父亲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那时即使炒个菜,也只是跟炊事班借一下锅和勺子,鸡蛋和油都是自己买的。”姚仁伟说。
1988年,92岁高龄的姚醒吾将军逝世,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勤恳细致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