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10:26 来源:法制日报
图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卢伟 摄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壁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这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留给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印象,并被其记录于《西行漫记》中。
深秋,陕北高原层林尽染。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的一孔窑洞前,志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鲁志华说:“此窑当时是学校宿舍。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时,志丹县人烟稀少,树林茂密。因窑洞没有门,好几次野狼竟然跑进去。睡前,抗大学员们就将桌子、脸盆堵在门口,狼进来后挤翻这些物件,声响就会惊醒众人。学员还在床头准备有打狼棍。红军办学的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红军大学第一期一科40位学员努力学习,顺利毕业。其中5人在战场英勇牺牲,22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元帅或将军军衔;其他人也都走上高级领导岗位。
“面对困难,共产党人就是善于在各种艰苦、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解决办法,并创造出伟大的成就。”志丹县委副书记、综治委主任刘志生说,“志丹县平安建设也是如此。”
石油产业,志丹县的经济支柱。仅县域内就有多家分属长庆油田、陕西延长石油的采油厂和采油企业采区。在志丹有采油区块的长庆采油三厂,生产区域就横跨宁夏、陕西两省区4市6县,南北跨度316公里,东西跨度296公里,总管护面积1.19万平方公里,管理10个油田,65个区块,226个油藏。
如此规模,仅依靠企业自主管理难度很大。“近年来,随着各油气企业在志丹投资开发规模不断加大,油区的各类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亦不断增多,偷盗原油及物资、干扰阻挠石油企业正常生产等问题多发,诸多涉油企业成为志丹平安建设中的‘顽疾’。”志丹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张志清介绍。
面对困难多、问题复杂的局面,志丹县委政法委扭住致力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牛鼻子”,连续发力。
今夏,志丹发起“平安井场”创建活动:以采油企业、油气井场为创建主体,政法委牵头,协调环保、安监、公安局、检察院等职能部门,以达到无盗窃原油、无偷电盗气、无破坏设施、无安全隐患、无安全事故、无阻扰生产、无企地矛盾、无未批先建、无黄赌毒、无环境污染十个方面为创建目标,取得累累硕果。
“就拿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来说吧,单从发案率上看,各类涉油案件明显下降,2014年发案63起,2015年51起,而2016年截至目前仅20起。特别是志丹辖区的虎狼峁作业区,近两年来涉油刑事案件实现零发案。”这一连串数据,鲁志华说来,如数家珍。
志丹县委政法委还在各个系统、行业开展了“平安校园”“平安交通”“平安市场”“平安医疗机构”“平安景区”“平安酒店”“平安社区”等一揽子平安创建活动。
志丹县中医医院,在平安创建活动中以达到无非法执业、无医疗责任事故、无推诿病人、无歧视患者、无违规收费、无商业推销、无不合格药械、无红包回扣、无安全隐患、无绺窃盗窃十个方面为创建目标,获得当地群众一致叫好。
“我们就是要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留给志丹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围绕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大宣传、大创建五项任务,尤其是通过一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动全县社会治理水平整体提升,以细胞创安促进社会全局平安,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志丹。”鲁志华说。(记者 台建林 通讯员 曹华璞)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