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10:5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半根皮带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推出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中,陈列着红四方面军一位叫周广才的战士的半根皮带。
红四方面军三次走过草地,最后一次是在1936年7月至8月,除了要面对险恶的自然条件,粮食匮乏始终是困扰他们的难题。曾任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的赵镕在1936年8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过草地前发的粮食,有些学员早已吃光,我们的吃饭问题,困难越来越大,估计本月份的粮食也不易得到补充,我们只好把仅有的一点粮食分着吃,节省了再节省。”
第三次过草地时,周广才所在班只有七位战士,他们在吃完干粮、野菜后,开始轮流吃皮带。七根皮带吃完了六根,最后轮到吃周广才的皮带。周广才十分珍惜这条在战斗中缴获的皮带,他估计大家将要走出草地了,就请求战友们留下未吃完的半根皮带以为纪念。后来他在皮带上烫了“长征记”三个字,1975年他将这条珍藏了四十年的皮带捐赠给了博物馆。
其实,不仅周广才这样的普通士兵在过草地时吃过皮带,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任弼时在过草地时也吃过皮带。1938年他将未吃完的半根皮带交给警卫员李少清保存,并说:“留下皮带,以后还要吃啊。”这句寓意深刻的话,提示共产党人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精神。
展览中还陈列了过草地生火用的打火石。赵镕在1936年7月25日的日记中提到过草地时无柴烧水,大家只能忍渴走路:“原来我以为,茫茫草地,烧火总不成问题,何况还可以拣牛粪。殊不知草地深处既无牛粪,也无干草,我们仅带了一点牛粪,用完了……于是,大家只要看见稍微干一点的枯草树枝,都要当作宝贝似地拣起来。”可以想象,红军战士就是用打火石和枯枝这样极为简陋与原始的材料生火的。
木板上的标语
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途中,红军每到一个地方,都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与主张,红军采用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而书写或张贴标语就是其中一种重要而便捷的方式。
展览中陈列了一块木板,木板上清晰地写着一首童谣:“绅粮堆谷满仓,乾人无米煮汤!土豪劣绅住洋房子,工人农民住烂茅篷!还有种种苛捐杂税,把工农血汗吸得精光!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署名是“红坚政”,即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治部。
这条标语是1935年3月红军在贵州怀仁一个老乡家的木板壁上题写的。所谓“乾人”是当地方言中对穷人的叫法,而“绅粮”则指富人。无独有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中,展出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另一块红一军团政治部写在木板上的标语:“红军到,乾人笑,绅粮叫。白军到,乾人叫,绅粮笑。要使乾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
这两条标语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对比强烈,反映了当地百姓对红军的爱戴与对白军的憎恨,也让后人得以领略那时红军达到的宣传效果如何。
六面密印
红十军团的名字,如今恐怕鲜有人知,但说到方志敏,他的事迹仍在广泛传颂。其实,方志敏正是红十军团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34年11月,担负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要任务的红十军团成立,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次年1月,红十军团被国民党军围困于江西怀玉山区,方志敏不幸被俘,后被敌人杀害,只有军团参谋长粟裕与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先头部队成功突围。2月以该部为主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这支部队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牵制了国民党军的力量,为掩护与策应主力红军长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部队编入了新四军。
展览中展出了1935年9月刘英给中共泰南区党委、政府负责人的木质六面密印。六面密印又称六面内章,具有传递军情、调动部队的重要作用。六面密印有五面是一样的,刻有四朵雪花状花纹,称为“别面”,另一面中心是空白的,称为“空面”。
在交付六面密印的时候,刘英在1935年9月14日致信详细介绍了其使用方法:“不是大急不要用空面。用别面即有苏干队到区。有空面印到,即有大队伍来,此印不可失落。如有白匪进功(攻),要加盖空面印。”
与这封信一道展出的还有两份加盖空面印的调令,其中一张调令说:“霞鼎太中心县第一连第五队召来太南区,马上到达,紧急。”日期为1936年7月12日。霞指福建霞浦,鼎指福建福鼎,太指浙江泰顺。
有资料显示六面密印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仅见的秘密联络实物。与其相关的使用方法、调令原件保存完好,殊为不易,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一级文物。它展示了红军的智慧,也为三年游击战争留下了可以触摸的时代印记。(陈彧之)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