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从家书家风读谷文昌精神

蔡海山

2016年11月03日08: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世纪50年代谷文昌与史英萍在东山的合影照

声明:本文(含图片)原载于《福建党史月刊》2016年第9期,系该期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珍藏着20多件谷文昌书记生前用过的文物资料,有衣服、鞋帽、皮箱、书籍、印章、放大镜、家书等等。这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那12封家书。记得2003年2月,我随纪念馆陈列部工作人员前往漳州、东山征集谷文昌文物时,在采访史英萍大姐及其子女时了解到,这些家书是谷文昌的遗孀史英萍大姐多年来一直资助过的贫困家庭学生的来信,信中的开头称呼史大姐有叫奶奶的,也有叫妈妈的,内容是反映他们在史大姐的资助下,努力学习及成长的过程,以感恩之心来抒发他们对史英萍的感激之情!

俗话说,家书抵万金。古人说的是家人书信来往报平安,而我却从谷文昌的家书中读到了一种好家风,正是有了这样的好家风,造就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谷文昌精神”。

在人们的印象里,谷文昌的先进事迹多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他任东山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热切期盼,带领东山人民战风沙、筑堤坝、修水渠、建水库、绿海岛;在文化上抓教育、扫文盲;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种植业、捕捞业、养殖业等事迹。殊不知,在他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的背后,良好的家风和严格的家规正是其精神的真实写照!

(一)家风正,心中有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都密切连着党风、政风,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

谷文昌同志无论走到哪里,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自己、妻子和子女都严格要求。有一次,东山的一名林业干部到省城福州办事拜访了谷文昌,谷文昌热情招待他到自己家吃饭。令他触动最深刻的是,身为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厅长谷文昌家里竟然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连饭桌都是几张凳子并在一起拼成的,饭菜也是极简单。官至副厅级,生活上却如此简朴,令这名干部非常震惊。于是这名干部托人用木麻黄做了一张小饭桌,给谷文昌送去。可是,谷文昌却让人硬生生地送回去……谷文昌就是这样,党交给他的事,他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下属和群众的困难他分分秒秒惦记在心里。他对待自己如此严格,对待妻子史英萍也是这样。当年他下放宁化回福州后,家当依然如故,家里什么都没有,生活起居上确实有不方便的地方,爱人史英萍便建议添置点家具,这次,谷文昌居然破天荒地同意了。可是,到最后仅仅只是买了几张竹子做的凳子、藤条编的椅子和一张石板做的桌子。明明用木头打造出来的家具更结实耐用,为什么不买木头的呢?史英萍感到莫名其妙,谷文昌却说:“林业厅副厅长家里一下子添了那么多木头家具,别人会怎么想呀?以公谋私吗?揩公家的油吗?以后一个个还不依样画葫芦去了?咋也不至于为了澄清,写张条子贴在桌椅上说是自个儿买的吧?无论如何我们要在其位谋其政,不仅是在工作上,生活上我们也要做到啊!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带好头啊!”从谷文昌家庭生活中的点滴故事,折射出谷文昌已经把对党的忠诚与恪守融入自己的血液当中,这些故事无声地述说着谷文昌同志一生廉洁自律、两袖清风、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二)家风正,心中有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名党员一面旗,一言一行关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家风关乎干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尤其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每天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群众对他们的作风好坏感受更直接、更具体,对他们家风的优劣看得更清楚、更真切。党员干部的个人作风也直接影响其家风好坏。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对家风好坏发挥着主导作用。

谷文昌在基层工作十几年,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他说:“不关心群众利益,还叫什么共产党员。”1949年6月,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前,突然包围了东山县铜钵村,掳走147名壮丁,铜钵村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寡妇村”。留在大陆的白发爹娘、新婚少妇和无依孤儿自然就成了“敌伪家属”。他们在政治上忍受歧视、精神上忍受折磨。谷文昌心情异常沉重,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为这些“敌伪家属”平反。他向东山县委提议:“共产党人要敢于面对实际,对人民负责。国民党造灾,共产党救灾。”建议县委将“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为了这些受苦受难的群众,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使这些“敌伪家属”摘帽,改变为“兵灾家属”,使他们在政治上不再受歧视,经济上平等相待,困难户给予接济。“兵灾家属”感激不尽!一项德政,赢得东山全县十万民心。谷文昌作为一名党的基层领导,敢于这样大胆地为群众立言做主,敢当责任,没有心中有民、执政为民的坚定理想信念,没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无法做到的。他对人民这个“大家”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任劳任怨。可是,对自己这个“小家”别说兼顾,更多时候是完全在牺牲。而他对下属和东山人民,永远是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把大家的困难记在心里,把别人的苦处放在心上,不管在谁面前,永远都是一副热心肠。更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他的爱人史英萍大姐也一直秉承着他的家风家训精神,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做善事,无偿资助那些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家风朴实、家风纯正的可歌可泣的赞歌!

(三)家风正,心中有责

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也是党的优良传统,良好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成长的营养剂。“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宋朝岳母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又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清代名臣林则徐留给后辈的家训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在东山,老百姓有一句口头禅:“看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谷文昌在东山整整工作14个年头,与木麻黄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初期的东山,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沙滩无草光溜溜,风沙无情田屋休,春雨来临柴草绝,作物有种多无收,夏天出门沙烫脚,走起路来三七抽,秋冬风沙难开眼,无处倾吐苦和愁。”这正是东山县当时的真实写照。面对东山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身为县委书记的谷文昌立下铮铮誓言:“不种活木麻黄,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东山种植木麻黄成功,形成总长达194公里的防护林带,使东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作为一名基层县委书记,如果心中没有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担当精神,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东山的老百姓谋福祉。谷文昌用一生的忠诚、用生命锻造出基层县委书记的楷模!他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敬仰,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四)家风正,心中有戒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从大量揭露出来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败坏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普通家庭家风不正、管教不严,子女很容易招惹祸端;而领导干部家庭如果家风崩毁,则不仅祸害家族,而且还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作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谷文昌在家风方面为大家作出了表率。东山县的群众都知道,谷书记有一辆专属自行车,因公出差经常穿梭在东山的村庄路上,有一次忘记锁了,被自家孩子偷偷拉出去学,这事后来被谷文昌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孩子,他对孩子吼道:“谁叫你们用这自行车?这是公家的车,你们没有权利使用!”孩子们十分委屈,大女儿哲慧便顶了谷文昌一句:“不就一辆破车,有啥了不起!”谷文昌听了大发雷霆,把哲慧叫到跟前狠狠地训斥一顿。哲慧被这么一训斥,哭成了泪人。看着孩子伤心,谷文昌内心也平静下来安慰道:“刚才是我态度不好,可这车是公家的,你们是不能占用的。之前我也跟你们讲过很多次,等爸爸有钱了就给你们买一辆嘛。”以后孩子们再也没动过谷文昌的自行车,而他对孩子的承诺也一直没有兑现。后来东山的经济有了起色,县里给他配了一辆吉普车,让他下乡时能少受一些风吹日晒,可他却把吉普车让给其他领导,自己依旧骑自行车,直到他去世后,家人也遵照他的遗嘱,把自行车交还给国家。好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

谷文昌虽然离开我们有35个年头了,人们对他的怀念、敬仰之情不仅没有随着岁月远去而淡化,反而历久弥坚。现在的东山县,依然传颂着谷文昌的动人事迹,每逢清明,东山的人民群众都会到谷文昌的陵园祭拜,“先祭谷公,再拜祖宗”,缅怀这位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老书记。从老百姓内心由衷发出来的心声,真实反映出谷文昌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清正廉洁的从政品格。学习谷文昌精神,从家风做起!

推荐阅读


陈云党建思想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

从四次“转折”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

“中共中央进北平”若干历史细节

长征中重视读书:“天当教室地当纸”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