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延安的色彩

尹刚强

2016年11月07日08:26    来源:学习时报

如果说红色是中国革命给延安留下的人文色彩,黄色是黄土高原给延安形成的自然色彩,那么绿色则是当代延安人亲手绘制的生态绿裳。

《延安时代》这样描述延安:“如果你没去过延安,你会向往她;如果你去了延安,你会留恋她。”

的确,2009年5月当我第一次踏上那片热土时,延安就成为了我一直魂牵梦萦的地方。时隔七年,当我第二次与延安朝夕相处一周后,我更加迷恋上了这块神圣的土地。

让我迷恋的,是延安那鲜亮的红色、厚重的黄色和生机勃勃的绿色。

红色——延安的灵魂

延安的红色是极富内涵的红色。这个昔日黄土高原上的小城市就是因为极富红色文化内涵而被誉为红色圣地。延安的红色,是指被誉为红太阳的毛泽东思想,以及用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建立的“红色政权”,是指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的可歌可泣的“延安精神”,以及留下的被刻上红色烙印的革命遗址,还有那脍炙人口的红色革命歌曲……

上世纪上半叶,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抱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凭借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在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舍生忘死的残酷战争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艰辛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红色政权”,孕育了“延安精神”,从而构成了黄土高原上一抹亮丽的“中国红”,迅速辉耀全中国,指引中华儿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

在这一抹“红”里,毛泽东思想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显著的标志,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这一抹“红”里,延安精神是其最重要的基因,也是最特殊的“密码”。她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如果说延安精神是一部宏伟而优美的乐章,那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内核就是这部乐章的主旋律,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则是乐谱中跳动的音符。

在这一抹“红”里,“延安时期”留下的诸多革命遗物和旧址是最直接的色素源产地,也是最坚定的守护者。从宝塔山到延安城,从凤凰山到清凉山,从王家坪、杨家岭到枣园,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光辉著作。

今天,当我们到延安重温那段革命历史,我们受到的不仅仅是革命传统教育,更多的是对心灵的撞击。

安坐在教室内,聆听着老师时而轻声细语、时而慷慨激昂的讲课,使我对那段革命历史有了一个更加完整而系统的了解,对那段历史所产生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领悟。当置身于以前只在电影电视中见过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革命领袖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看到那一间间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和一件件写满着历史的实物,听着讲解员和点评老师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解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在昏暗灯光下冥思苦学、面庞黑瘦却又精神抖擞、衣衫破旧却显干净利落的伟岸身影。当行走在各类纪念馆、展览馆里,瞩目于那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凝望那一幅幅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注视那一件件简朴得甚至有些简陋的历史遗物,我眼前浮现出了一幕幕血与火的战争场景和可歌可泣的感人画面。当伫立在革命烈士陵园,凝视那一座座昭示着英勇气概的烈士墓碑,我似乎听见了他们愿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豪言壮语。还有,仰望着那象征革命灯塔的宝塔山,好像又看见了高喊着“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热血青年坚定前行的步伐。

精神,在这里洗礼,灵魂,在这里升华,信念,在这里坚定如磐,党性,在这里熔铸淬炼……啊,延安,因为与你的亲近,延安的“红”在时间的长河里奔涌,延安的“红”在代际传递中灿烂!

黄色——延安的底色

延安位于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位于我国中部偏北地区的黄土堆积区。黄色是黄土高原的本色。但是,由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黄土高原的黄色又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陵墓。回望历史,自黄帝率领其强大的部落先后战胜了蚩尤,平定了炎帝,统一中原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天地之后,中华民族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特别是立国800年的周王朝,一统天下的秦帝国,扬名世界的汉唐盛世,更是在这片黄土地上书写出不朽诗篇。充分说明了这块黄土地在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历史中,在华夏文明的兴起与传承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除了有黄灿灿的小米和滚滚的黄河水,还有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富底蕴而又悠久的黄土地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这块黄土地上互相融合、共同演进,由狩猎到畜牧,由采集到农业,具有地域特色和不同民族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促使华夏文明日益繁荣。尤其是以窑洞为标志的建筑文化和以陕北民歌为代表的文化艺术,更是源远流长、蜚声海内外。

正是由于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实,正是源于多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正是因为曾经的贫穷与落后,赋予了这片土地上各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和包容互鉴的优秀品质,造就了各族人们淳朴、善良、刚毅、豁达的个性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作为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伴随着黄土高原文明的进步而进步,伴随着黄土高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正因为如此,延安才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支点,才为中国革命从这里再出发走向全国奠定基础。

绿色——延安的希望

历史上的延安,曾经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群羊塞道”。但由于战争的摧残、人口的速增、过度的放牧等等原因,将这片肥沃之地蹂躏得贫瘠而脆弱,高原生态平衡被打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光山秃岭、黄沙弥漫”“贫穷、落后”一度成了延安和陕北地区的代名词,头裹羊肚子手巾的放羊老汉和漫天黄土似乎成为人们心中固化的“陕北印象”。

然而,当你今天再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你会发现,这里的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不管走到哪里,映入你眼帘的都是森林繁茂、花果飘香、鸟兽悠然的景象。

这场绿色巨变,源自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对该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及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更源自于延安人民群众对贫穷落后的深刻反省及其付出的巨大努力。从1978年国家组织开展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到1997年“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从1999年国家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到2012年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理念,延安人们抢抓机遇,以执着的“延安精神”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绿色崛起之路。

1999年以来,延安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7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47万平方公里,全市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到67.7%……这一串闪光的数字不仅记录着延安的生态变迁,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短期内“生态可逆”的成功样本。

延安变绿了,过去那“群山就像是一笼笼蒸熟的黄馍馍”的景象不见了,以至于安塞县政府“只好专门辟出一块黄土地,作为腰鼓演出的‘舞台’,以呈现出昔日黄土激荡的场景”。同时,一些多年不见踪影的珍稀动物又回来了,目前延安鸟类已增至172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已增至263种。

延安变绿了,延安的老百姓也因绿而变富了,绿色,赋予延安面向未来无限美好的希望。

如果说红色是中国革命给延安留下的人文色彩,黄色是黄土高原给延安形成的自然色彩,绿色则是当代延安人亲手绘制的生态绿裳。

(作者系中央党校第16期中青二班学员、国家林业局驻福州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专员)

(责编:杨文全、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