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倡导党员干部“做老实人”

王颖

2016年11月21日08: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声明:本文原载于《党的文献》2016年第5期,系该期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倡导党员干部“做老实人”。正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力倡导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前行。

一、毛泽东倡导党员干部做实事求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老实人

忠诚老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传承至今,但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尽相同的内涵。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对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老实的人格要求进行批判继承,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赋予它崭新的内涵:

其一,毛泽东所倡导的老实人是实事求是的人。

毛泽东较早提到“老实”与“科学”的关系,是在1938年8月2日对抗大毕业学员的一次讲话中。他强调:中国历朝以来有正派、不正派两条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明君用人在贤,昏君用人在亲,所以用干部要注意。要反对“吹牛拍马”,反对“天下第一”。他又说:“要讲老实,有多少讲多少。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老老实实的。地球绕太阳也是老老实实,是依规矩走的。规矩亦名科学”,“这里讲‘规矩’、‘科学’、‘正派路线’,反对历朝来的不正派路线,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毛泽东在抗大讲话记录稿介绍》,《党史研究资料》1989年第11期。)

毛泽东所倡导的老实人,是尊重科学的人,也就是克服了主观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态度的人。这种人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实事求是的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用一副对联形象描绘了没有科学态度、不老实的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他向全党提出忠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0页。)“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35页。)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对“权威”对上级不迷信不盲从,勤于思考,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够坚持真理,反对谬误,敢于斗争。他指出:“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7页。)

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本质上是实事求是的人。毛泽东自己后来说,老实的“实”即谓实事求是。(参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0页。)由于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的主体不是以顺从的方式逐渐消融于客体之中,而是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把握和改造客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具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必须是一个老实人。

其二,毛泽东所倡导的老实人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人。

毛泽东认为,老实人不仅要具有实事求是精神,还要忠诚于党和人民。而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顾全大局。他将个人主义者、宗派主义者归为不老实之列,说:“这种人闹什么东西呢?闹名誉,闹地位,闹出风头。在他们掌管一部分事业的时候,就要闹独立性。为了这些,就要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在同志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把资产阶级政党的庸俗作风也搬进共产党里来了。”毛泽东旗帜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想,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2页。)

毛泽东肯定过的老实人,都具有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突出特点。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名罗荣桓为红四军前委委员并建议任命他为第二纵队党代表,后来毛泽东解释说:“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毛泽东多次称罗荣桓为“老实人”,十分器重他,说:“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1963年,毛泽东得知罗荣桓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说:“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作用。”(参见林月琴:《有关毛主席和罗荣桓交往的片断回忆》,《缅怀毛泽东》(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40页。)毛泽东还写下“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的诗句悼念他。党内还有不少干部被毛泽东称过“老实人”,他们都是有大局观、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的干部。

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忠于党和人民,忧党忧民,不仅具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还富于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毛泽东说过:“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5页。)毛泽东倡导树立的模范典型,都是热爱党和人民、诚心为人民服务的老实人。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私地对社会进行奉献,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格的精神内核——对党和人民忠诚。1964年,毛泽东发出“学大庆”的号召,“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的“三老”作风就是大庆经验很重要的一条。石油工人王进喜用一言一行践行了“三老”作风。他埋头苦干,获得“铁人”的称号,且功高不自傲,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他多次表示:“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当人民的孺子牛。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王珏:《对铁人精神实质的几点理解》,《大庆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毛泽东赞赏这样的老实人,他71岁生日时,用自己的稿费宴请了为数不多的客人,其中就有王进喜。

在毛泽东这里,老实人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类最进步的事业而奋斗,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自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1956年,党的八大第一次将“对党忠诚老实”作为党员的义务写入《党章》,从此,这一条成为《党章》对党员义务的重要要求。因此,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忠诚老实的政治品质,做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

二、毛泽东反对“老实人不聪明”“老实人吃亏”的说法

由于人们对传统老实人格形成的固有印象,加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于是就形成了“老实人不聪明”“老实人吃亏”等说法。毛泽东对此给予了明确反驳,并阐述了他的看法。

其一,选用干部,“忠实是首先的条件”。

毛泽东历来以德才兼备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他所倡导的老实无疑属于“德”的范畴。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忠诚都是共产党员优秀品德的体现。至于聪明则属于“才”的范畴,是老实之外的一个问题。

在毛泽东看来,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是老实与聪明兼得。1958年,他在给刚刚就任湖南省副省长的老同学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认为聪明、老实二义,足以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总是比较能够做好事情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30页。)

当现实中老实与聪明不可兼得时,该如何取舍呢?1950年9月,毛泽东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表达了对党的组织状况和干部政策的看法,“认为党内注重用庸才,不重用能干的人,对此很表悲观,希望改进”。毛泽东对此写了很长一段批语:“这封信的用意是好的,他所指出的有些情况值得注意;但根本看法是错的。党是从群众中生长起来的,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政治水平是和党的组织状况有联系的,此种状况当跟着经济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发展而改变,也只能由此而改变,而且也不能由一次二次整风就会将大批农民出身的干部的文化及政治水平有极大提高。”针对信中所提的“做干部工作的同志,不能只是老实可靠,还应有英明的见地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毛泽东指出:“这个条件,责之于一般干部,未免有些苛刻。忠实是首先的条件,我们的干部一般是忠于人民的,作者却看不起他们。”(《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505—506页。)由此可见,毛泽东是把忠诚老实放在干部标准第一位的。

毛泽东还认为,对党员干部来说,没有忠诚老实,聪明及其他品质都难以称为优点。早在1939年谈到儒家的“知仁勇”即所谓的“三达德”时,毛泽东就指出:“还有别的更重要的态度如像‘忠实’,如果做事不忠实,那‘知’只是言而无信,仁只是假仁,勇只是白勇。”(《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当然,毛泽东反对空头政治家,反对无所作为的老实,他一再强调干部要做到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所谓先专后红就是先白后红,是错误的。因为那种人实在想白下去,后红不过是一句空话。”“但是单有红还不行,还要懂得业务,懂得技术。”(《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09页。)

其二,不老实,“总有一天要吃亏”。

在毛泽东看来,不老实的人所谓的“聪明”,并非真正的才能和本领,而是吹牛拍马、媚上欺下、投机取巧、拉帮结派,靠不正当手段谋取个人利益,这种钻空子、耍小聪明的做法,早晚会吃大亏。

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文献记载,毛泽东“最忌那些所谓吹牛拍马的份子。他在井冈山曾经嘲笑过一个干部,这个干部最爱所谓捧场而同时为自己吹牛的。他说:‘我不相信这样的人,自己好而没有别人知道的。’”(《毛泽东传略》,《党的文献》1992年第2期。)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毫不留情批评了搞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不老实行为:“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2页。)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使毛泽东意识到浮夸风等的危害,他指出:“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1962年1月,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作报告,当他讲到过去有些老实人说老实话吃了亏,而不老实的人却占了便宜时,毛泽东插话说:总有一天要吃亏的。刘少奇接着毛泽东这句话进一步作了阐述:“因为老实人吃点亏,党内同志是看到的,人民是看到的。党和人民终究是会信任这些好同志的。怕吃小亏的‘聪明’人,不老实的人,最后是要吃大亏的。因为你总是说假话,长期这样搞,党和人民就不会信任你了。”(《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9页。

其三,“历史总会正确评定人们的功过是非”。

做老实人,有时处境不免艰难。因为老实人往往只认党的原则、人民的利益,不会拉关系,搞特殊,是则是,非则非,难免会得罪人,一时受欺负。但是毛泽东坚信,为成就一番事业经历这些磨难是值得的,历史终将会作出正确评判。

在中央苏区时,罗荣桓受“左”倾教条主义者排挤,被调离部队,改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和武装动员部部长。毛泽东后来针对此事说:“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当然,老实人免不了受人欺负,这也没有什么,历史总会正确评定人们的功过是非。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共产党人都要做老实人。”(林月琴:《关于毛主席与罗荣桓交往的片断回忆》,《缅怀毛泽东》(上),第435页。)

1957年整风时,毛泽东给身边工作人员讲《聊斋志异》里席方平的故事:席方平因父亲被奸人所陷害,到阴间为父伸冤,而阎王、郡司、城隍都被奸人收买,相互勾结,席方平受到严刑拷打,但他毫不屈服,坚持反抗,连对他用刑的鬼吏都肃然起敬,最后沉冤得以昭雪。毛泽东说,老实人,虽然历经磨难,只要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问题终会弄清,冤案终能昭雪。他还讲,共产党人要有坚持原则的勇气,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要有“六不怕”精神,即不怕撤职、不怕劳改、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班房和杀头。(参见林克:《在毛泽东身边的岁月片断》,《缅怀毛泽东》(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62—564页。)为提倡做老实人,毛泽东努力在党内营造“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氛围。1963年1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时对在场的干部们说,我们党内有两种人,一种讲真话,一种讲假话。对讲假话的人要针锋相对,不能让其占便宜;对讲真话的人,要给予照顾和支持。(参见《毛泽东与他家乡的省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页。)

三、毛泽东指出做老实人的四个着力点

怎么样才能做到毛泽东倡导的老实人呢?毛泽东指出了四个着力点:

其一,讲话要老实。

毛泽东在许多场合提倡讲老实话、讲真话。

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上作口头政治报告时说:“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偷就是偷东西,装就是装样子,‘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讲真话,每个普通的人都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9页。)毛泽东认为,讲老实话对于促进工作有益处,“要讲老实话,才能纠正错误,求得进步。如果自以为是,对整个工作不加分析,只讲成绩,怕讲缺点、错误,就无法使工作进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73页。)。

毛泽东一贯反对脱离实际,谎报成绩,隐瞒缺点。他要求干部对上级讲老实话,“向上级报告工作时,要讲好一点,夸大一点,才像样子。其实这不解决任何问题”。“‘实报实销’,要求我们的情报要真实,不要扯谎。”(《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51页。)同时,他要求干部对下级和群众讲老实话,“如果只讲壮气话,只讲光明、光明、光明,而事实上有缺点,有困难,那也不行”,“对同志、对战士、对人民,要讲老实话,是则是,非则非”。(《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9—260页。)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要求讲老实话,即便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也是主张说老实话的,从未鼓励过说假话。1958年秋,他就开始竭力制止浮夸风。他说:“建议跟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切实谈一下,要老老实实,不要作假。本来不行,就让人家骂,脸上无光,也不要紧。不要去争虚荣。”(《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46页。)到1959年,毛泽东多次对报纸上夸大的数据表示不满。“报纸上吹的那些东西,不能全信,我是不信的。什么几万斤一亩,哪有那个事?”“这些浮夸现象要破除,要搞老实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0页。)“我们的报上,有些吹牛吹得太大,你们不要相信。我们还是办老实事,吹牛,不能算数,要亲眼看见,才能算数。”(《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第55页。)

其二,学习要老实。

除了讲话要老实,毛泽东还一直强调学习要老实。他多次说过,“要老老实实当学生”,这话有着深刻含义。

首先一层含义,是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学习的目的和方法都不能脱离实际。毛泽东对此有过明确解释:“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4—815页。)毛泽东特别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学风,他倡导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1938年,他在对中央党校毕业学员讲话时说:“在党校学得了一个方法,出了学校还是学习,在实际斗争中,在工作中,尤其要老老实实当学生。”(《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1页。)

“要老老实实当学生”,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要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由革命战争转入和平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毛泽东多次强调要老实学习。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页。)1959年6月,他在同外宾的谈话中说:“美国炼的钢含硫量是百分之零点零四,我们只有个别地方炼的钢含硫量达到百分之零点零三七,大部分地方炼的钢质量不好。这是新问题,不能调皮,要老老实实学习。如果粗心大意、调皮、充好汉,一定会跌跤子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事业,需要学习探索的知识太多了,毛泽东认为,没有老实的学习态度,是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

其三,做事要老实。

毛泽东倡导做老实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在于办实事、求实效。他反对浮泛与骄傲的习气,强调做事要老实,“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1937年10月,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惟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卷,第34页。)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造就了一大批老老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富于实事求是精神的忠诚党员,而他们成为引领全党全国人民把革命推向胜利的中坚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把老实做事作为对全党乃至全体人民的根本要求。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干加苦干的不懈努力下,新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尽管毛泽东对是否具备“跃进”的主客观条件判断出现失误,但他主张“老实做事”的立场一直没有变。1958年,他在修改《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年)》稿时,在“一切工作都必须力求合乎实际,力求把革命的热情同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起来”后特意加上一句:“浮而不实,爱好排场,谎报成绩,表里不一,这一切,都是要不得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08页。)当时,针对党内和社会上浮躁不实的风气,毛泽东在多个场合讲过“不能务虚名而招实祸”。1958年11月,他在武昌会议上说:“四十条传出去很不好,那叫作务虚名而受实祸,虚名也得不了,谁也不相信,说你们中国人吹牛。我看是要谨慎一点,摆他两三年再说。”(《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20页。)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现在看来,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我看我们搞几年慢腾腾的,然后再说。今年、明年、后年搞扎实一点,不要图虚名而招实祸。”(《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第523—524页。)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说:“大家回去实事求是地干,不要老是搞计划、算账,要搞实际工作,调查研究,去督促,去实践。”(《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第526页。)正是从这两次会议开始,毛泽东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个实事求是年。在他的带领下,浮夸、冒进的风气得到扭转,老实做事的风气得到恢复,经济形势也逐渐好转。

其四,改正错误要老实。

毛泽东在谈到认识和改正错误时,经常会提到“老实”二字。他认为,一个人有缺点、犯错误总是难免的,只要老老实实承认并改正错误就还是好同志。

首先,无论是谁,包括领导人物在内,都要老实承认自己有缺点,既有听取别人批评的肚量,也有自我批评的勇气。毛泽东主张:“一个人总是会有许多缺点的。如果觉得自己一点缺点也没有,‘老虎屁股摸不得’,那就不好了。要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我们是靠老实吃饭,不靠摆架子吃饭。”(《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46页。)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期间,毛泽东说过:“一条是人家对你有意见就应该听,准备听十年八年,让人家讲够,讲够了他就不讲了;第二条,你自己讲,你讲了,人家就不讲了,或者讲得就少了。总之,不听不讲是不行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1页。)

其次,无论是谁,犯了错误都要老老实实去改,不能躲躲闪闪,避重就轻。毛泽东强调:“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8页。)“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改就好了。错而能改,出以真诚老实,就能逐步地见信于人、变为一个好同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473页。)

关于毛泽东主张老实改正错误,美国记者斯特朗印象深刻,多年后她仍记得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话:“那些犯了错误的同志,不管问题多么严重,如果他们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分析自己的错误,并且从中吸取了教训,他们就是比没有经过考验的人还要好的领导人。”(斯特朗:《毛泽东思想》,《党的文献》1992年第3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多次表示:“凡是犯了错误的干部,只要是能改正的一律要使用。”(《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第81页。)

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老实改正错误的干部,并未抱什么偏见,仍然给以重用。

综上所述,毛泽东对党员干部要做老实人的一再倡导和反复阐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王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编审)

推荐阅读


习近平用“三个伟大”评价孙中山:倡导共筑中国梦

毛泽东关于党内监督的主要思考和探索

毛泽东:陕北是“落脚点”与“出发点”

周恩来的政府管理智慧:谋定而后动

邓小平怎样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

延安时期毛泽东解析名姓趣闻

王文王凤岐夫妇:电视剧《潜伏》主角原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中的境界和情怀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顾特园访张澜

哪位开国少将去世后如愿“回黑山陪战友”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