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邵荃麟和张毕来的相遇与相知

2017年06月15日16:2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邵荃麟和张毕来的相遇与相知

  对民盟先贤张毕来来说,从抗战开始,到进入解放区,邵荃麟是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引,使他在抗日的洪流中,坚持党指引的方向,沿着革命的道路不断前进。

  邵荃麟1906年生于四川重庆,1920年到上海,就读于复旦中学、复旦大学经济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34年任反帝反战大同盟宣传部长,同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他主要从事革命文化活动,1936年前后开始文学写作和翻译。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1938年参与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文化领导小组工作,任中共东南文委书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转移到桂林工作,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工作组组长;1944年到重庆,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张毕来第一次见到邵荃麟是在浙江丽水。当时,邵荃麟带着一个“上海流动演出队二队”来到丽水,投入抗战工作。在丽水的“浙江省战时物产调整处”,他们这些浙江省内和浙江省外的抗战青年都集中在一起,张毕来和邵荃麟就在这次相识。此后,邵荃麟被派到龙泉县当县政府教育科长,而张毕来则到遂昌县当民众教育馆长。不久,他们都相继离开了龙泉和遂昌来到金华。

  在金华,张毕来有了机会和邵荃麟接触和聊天,他们谈文学、谈抗战、谈革命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出于对革命事业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爱好向往,他对邵荃麟十分崇敬,也常在邵荃麟主办的刊物《东南战线》上发表文章。联系张毕来的中共浙江省委的吴毓来金华,总是住在邵荃麟那里,张毕来找吴毓汇报工作后,往往就会到邵荃麟家去聊聊天。1940年夏,邵荃麟先离开金华,不久,张毕来夫妇去了上海。张毕来在上海出狱后,于1942年回到金华,闻邵荃麟和张锡昌都在桂林,张毕来和夏云马上到桂林去,于是他们又在桂林相逢。

  在桂林,邵荃麟的指点,使张毕来一生的工作产生很大的转折,即转到文化方面的工作上来。邵荃麟当时担任中共的统战委员会文化组组长,对张毕来在政治、工作、生活上都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如指导张毕来如何进行翻译,通过葛琴的关系介绍张毕来到桂林师范学校任教,使得张毕来一家能够在广西待了下来。1945年12月张毕来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不久日寇逼近桂林,桂林开始大疏散,邵荃麟去了重庆,张毕来则到贵州的平越,在桂林师范学院教书。

  1947年7月,张毕来因为参加民主运动又被国民党逮捕,在南宁监狱关了一年,到1948年夏出狱。出狱后张毕来绕道广州到香港,又找到邵荃麟,通过邵荃麟的介绍,1949初绕道香港赴东北解放区长春。他先后任东北大学、东北师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黄景钧)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