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士兵委员会和支部建在连上意义一样深远

2017年07月31日09:25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士兵委员会和支部建在连上意义一样深远”

  1929年9月,陈毅起草了“九月来信”,充分肯定了在红军内部实行民主制度的必要性。上图:陈毅(右)在江西苏区。

  士兵委员会简称士兵会、士委会,是红军在初创时期,为实行民主,以区别于一切旧军队而创设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群众路线在军队建设中的体现。毛泽东曾在1965年评价说,“士兵委员会和支部建在连上意义一样深远”。

  实践中最早并最成功地将士兵委员会引入人民军队建设的是毛泽东

  士兵委员会最早是在苏俄红军创建时期建立的,在中国则是在大革命后期出现于国民革命军的个别部队中。1927年1月,在国民革命军第35军第1师第1团第1营任职的彭德怀,认为所部已不是军阀队伍,不能再用闹饷等办法来团结士兵,提议将秘密的救贫会改为公开的士兵委员会,并拟定了章程。

  但在实践中,最早并最成功地将士兵委员会引入人民军队建设的是毛泽东。1927年9月底,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后,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其中一项重大改革,就是针对军官生活特殊、打骂士兵现象严重、官兵矛盾加剧的情况,在连以上各级部队建立由士兵代表组成的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并有监督批评军官之权,实行经济公开,并取消军官的特权,规定官兵在政治上平等,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废除繁琐礼节。

  初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产生过程和设置比较简单。宋任穷曾回忆说:“基层士兵委员会成立的经过是,首先在党内酝酿(当时党员还是秘密的),然后在全体军人大会上选举产生。营士兵委员会则先由各连产生若干代表,然后再由三个连的代表选举产生。”

  士兵委员会建立初期,由于经验不足,一度拥有很大的权力,不仅可以处罚包括军官在内的违纪人员,甚至有权讨论决定部队行动等重大问题。但是,缺少必要制约的民主很容易滋生极端民主化的不良倾向。导致1928年“八月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红29团士兵委员会纷纷开会,在不通知上级及党代表的情况下,违背红四军军委原定的作战计划,私自作出进军湘南的军事决定,终致最后的失败。

  1929年1月红四军出击赣南后,由于环境的恶劣,各种错误思想蔓延引发争论。有人认为“不打不骂是带不好军队的”,“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提出取消士兵委员会。6月22日,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明确指出:“红军成立士委会,使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管理,维持红军纪律,施行士兵政治教育,这个制度是绝对正确的。”

  1929年9月,陈毅在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期间,按照周恩来的多次讲话和中共中央会议的精神代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九月来信”。指示信充分肯定在红军内部实行民主制度的必要性,认为红四军关于士兵委员会的规定“在目前红军游击时期是可以适用的,不过要注意军队中民主化要有限度,否则于斗争是有害的”。遵照中共中央指示,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的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确定士兵会的工作路线和职权、士兵会对政治问题及军队的行政只能有建议之权”。此后,士兵委员会的工作复兴了,并从红四军扩展到了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五军。

  士兵委员会制度日臻完善,对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0年5月,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讨论了建立士兵委员会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有时出现的士兵和长官的冲突,会议认为:红军中设立的士兵委员会“不是一种带有教育性的组织,而是和长官对抗的一种阶级性的组织”,因为有“监督长官”等职能规定。会议对士兵委员会总体上是肯定的,对其设置、权能作了进一步的统一和明确。

  1930年9月25日,成立不久的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颁布了《红军士兵会章程》。章程分6章35条,对士兵会的宗旨、任务、职权、组织、工作、经费等方面的规定更为详尽。至此,士兵委员会的职责更为明确,设置更为科学,既充分考虑了军队集中统一的特点,限制了其职权,又在可能的范围内赋予其应有的权能,以充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发扬民主。

  经过近3年的摸索和实践,至1930年9月,红军的士兵委员会制度已日臻完善:一是明确了士兵委员会的性质,即是以士兵为主体,通过选举逐级产生的代表士兵利益的群众性组织;二是明确了士兵委员会与党组织的关系,将士兵委员会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三是明确了官与兵的新型关系,二者政治上是平等的,士兵委员会有监督长官之权,对某个问题有建议或质问之权利,但不能直接去干涉或处理,长官必须对士兵委员会经常指导;四是明确了士兵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参加军队管理、巩固红军纪律、监督军队的经济、组织群众运动、开展政治教育。

  红军时期,士兵委员会对于创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历史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突出士兵的主体地位,实现红军内部的高度民主,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体现了红军的阶级本质。二是有效地根除旧军队的军阀主义残余,很好地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三是肩负政治机关职能,有效地担负起开展基层政治工作的任务。四是暂时弥补党组织不普及的真空,有效地落实党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五是保证命令的执行,帮助维持军纪。(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 王建强 供图:安宁)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