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箪一物见证红色艰辛路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琼崖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展”启幕

2017年07月31日15:48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一箪一物见证红色艰辛路

琼崖工农红军使用过的土铁枪。

白沙起义首领王国兴使用过的水烟筒(周恩来赠送)。

琼崖纵队王任勇战士使用过的公文包。

牛角火药桶。

二十三年峥嵘岁月,琼崖纵队名震天涯。

一把锈迹斑斑的土手枪,几个陈旧的火药桶……铁枪冷刀也好,牛角藤篮也罢,90余件见证琼崖革命成长与辉煌的文物在时光的打磨下所呈现的,是历史沉积出的暗沉色调,庄重、威严,一件小小的文物也能勾起人们对那炮火连天动荡岁月的回忆。

7月30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省博物馆推出红色题材特展“23年红旗不倒——琼崖革命武装斗争文物史料展”。90余件包括武器、生活用品在内的红色文物、12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1万6千余字的文字资料,反映了这支成长于海南岛上的琼崖革命武装力量的成长之路。

另辟蹊径讲述红色故事

此次展览共分 “组军讨逆——琼崖讨逆革命军”“工农的队伍——琼崖工农革命军”“苏维埃红军——琼崖工农红军”“抗日的队伍——琼崖抗日独立队”“抗战中发展——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战斗中壮大——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人民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尾声:军威依在——31646部队”等8大部分。

从每一部分的标题中不难看到,策展人在努力突出军队的改编建制发展历程,而这也恰恰是此次文物史料展的一大特色。红色题材的展览并不少见,而往往这些展览的叙述主线都是按照时间铺进,容易让参观者陷入冗长的故事之中而不能清晰抓住重点。

“这一次是在纪念建军90周年这个节点上做这个展,所以,在经过多轮的论证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我们决定跳出单纯的时间线叙事框架,以琼崖革命武装力量的成长和各个阶段党对军队的领导为主线,同时对应时间节点来进行。”省博物馆负责此次展览策划的赵丽华介绍,这样一来,呼应建军9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参观者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在海南岛上,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一支英勇奋战的革命军队是如何迅速成长起来的。

一进展厅,由我省雕塑家陈学博创作的革命时期人物群像作品映入眼帘,红色的背景板仿佛一面殷红的旗帜,告诉参观者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不朽历史。比起一幅照片、一段文字,以鲜活的雕塑作品“开启”整个展览更加吸引人心。

事实上,为了凸显琼崖革命武装力量一步步的发展与艰辛,策展团队在许多细节上倾注匠心。从第一部分到最后尾声,每一个印着标题的展板颜色从黄色渐渐过度到橙红色,最终呈现出鲜红。颜色的渐红与明亮,正是代表着人民军队的茁壮。

刀枪弹炮尽显革命艰险

为了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尽可能地展示琼崖革命历程,此次展览策展团队历时数月,奔赴省民族博物馆、陵水、保亭、白沙等多个市县及相关党史研究单位和部队,搜集图文资料,集中全省相关琼崖革命文物菁华。大至粉枪,小至勋章,90余件富有代表性的文物配合着详尽的图文展板将海南红色记忆娓娓道来。

展览中有一大部分展品是曾在战场上出现过的武器。

一米多长的枪身、木质的手柄,金属部分早已生锈,但依旧不影响那枪身上镌刻着的革命印记。十余杆粉枪错落有致地悬挂在展柜中,这些曾装着火药粉,在一次次交火中“冲锋陷阵”的枪支如今静静地被陈列在展柜之中,从烽火连天到尘封于岁月,它们所蕴含的英勇与不屈被一代代人铭记和传承。

坚硬的深色牛角上雕刻着具有民族风情的花纹,这只牛角一端带着盖子,它的作用正是帮战士们储藏火药。除了牛角火药桶,展品中还有几个同样装饰有民族花纹的竹筒火药桶。这样的特色印记恰是体现出这是一支成长于海南岛的革命武装力量。

在诸多武器中,一件琼崖工农红军曾使用过的土铁枪引人注意。原来,由于历史久远,手枪外置的木柄已脱落,导致其内部结构清晰可见。参观者可直观看到其内部的枪管与螺丝。

除了这支简易手枪,还有简易手榴弹,一个普通玻璃瓶中装满了火药。此外,三叉戟等农具也成为了工农红军使用过的武器。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永不言弃的坚守……当年的红军战士们正是靠着这样的装备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在这些武器之中还有一把日本八龙会军刀。这把铁制军刀虽已生锈,但却依旧坚固锋利,刀柄上端的两列铭文“八龙宝刀”“八龙会”清晰可见。这把在陵水地区发现的日军军刀,力证了日军侵琼事实。当时,日军在琼有其严密的组织机构,不仅是部队形式,还以帮会形式存在。

生活物件彰显先烈精神

一张泛黄的《海南岛初期人民革命史料》手稿,一张精细手绘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及工农红军活动区域图》,这两样由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管理处收藏的资料让人们看到了罗文淹为革命发展形势的潜心研究。他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海口《琼崖民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1926年6月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地委委员兼青年部长,后兼任共青团琼崖地委书记。

曾任报社总编的他熟知琼崖革命的发展形势,自己编写了《海南岛初期人民革命史料》,介绍琼崖革命初创时期的相关历程,为后人了解琼崖革命初期活动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全面掌握斗争动向,手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及工农红军活动区域图》,不仅在当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当下研究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深咖色的公文包早已磨损得掉了皮,而这些磨痕正是见证了冯白驹为革命奔走的日子。与其同时展出的还有一块怀表,表面的银色已有些发黑。据介绍,这两件文物都是冯白驹生前经常使用的。近距离地凝视这些革命先烈们的贴身物件,这位被称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仿佛一下子立在了眼前。

在这些生活物件中,还有一件十分珍贵,这件白沙起义首领王国兴使用过的水烟筒是周恩来赠送的。银制水烟筒上刻着花饰,至今品相良好。黎族首领王国兴作为海南岛著名的民族战斗英雄,在开国大典上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海南百姓给红军战士们送饭的藤编竹篮已覆盖上了历史的灰尘,在当时,竹篮不仅仅是送饭的工具,里面还常常藏着秘密文件等资料。还有一件竹子制饭桶精巧别致,小小的饭桶分为几层,很像今天人们使用的便当盒。提把的一侧还有一个类似钥匙的小搭扣,可以防止其散开。

如果说展出的武器让人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在战场上的“抛头颅洒热血”,那么这些生活物件则是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几丝温情。

在“人民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这一部分,由省民博收藏的陈理文立功证明书、特等功臣章和其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章引人注意。陈理文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战勇敢顽强,8次完成艰巨的突击任务。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领导机关授予他“特等功臣”称号。同年9月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作为海南岛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战士,其立功证明书、特等功臣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章都是他英勇作战的重要证明。

除了展览,策展团队此次还利用麻布袋和火山石制作了“战壕”场景,参观者可以手持仿真步枪,在此留念,进一步体会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内涵与传承。(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吴可丽 图\记者 宋国强)

(责编:杨丽娜、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