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战争与和平,中国女兵从未远去

2017年08月02日15:02    来源:中国妇女报

原标题:战争与和平,中国女兵从未远去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从解放一切被压迫人民的立场出发,将妇女解放与民族独立和阶级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90年前的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标志着人民军队的正式诞生,参加了南昌起义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的胡毓秀、杨庆兰、陈兆森等30多名女兵,成为人民军队中的第一批女兵。从此,她们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着传奇,彪炳史册。

她们从硝烟中走来

战争是残酷的 ,女性是战争的主要受害者;但战争却有可能为参战妇女走出传统性别角色打开通路。对于20世纪的中国妇女来说,女性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是统一的,革命本身成为女性解放的第一标志,女性解放也在很大程度上要经过革命战争来实现。在“妇女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战争”中,女性将民族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在为民族解放做出巨大牺牲时,也开启了自身解放的种种可能。

组建独立的女子作战部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妇女解放时的创举。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的女兵不仅直接参战、直面敌人,甚至还担负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重任。红军时期出现了独立的女兵班、排、连、营、团、师建制和有相应职务的女军官,人数最多达到近万名。1930年,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红军第二独立师组建的女子特务连是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由120名女青年组成,归红三团建制,辖三个排,连长庞琼花、指导员王时香。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红色娘子军”。1933年3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共300余人,下辖三个连。1935年2月,扩编为妇女独立师,下辖两个团,师长张琴秋通晓五国文字,年仅31岁。红四军的女性因参加战斗,人数减少幅度较大。其中1936年2月在翻越党岭雪山的时候减员最多,妇女独立师仅剩下1000多人,不得不恢复独立团的建制。1936年10月,又改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随西路军渡黄河西征。在河西走廊血战100天之后,1300多名女战士最后只剩下不到300人活着返回陕北。尽管西征女战士大多浴血祁连山下,但她们的光辉业绩和不朽形象却永留军队史册。

除了独立的女子作战部队外,女军人还分布在各部队的工兵营、新剧团、粮食局、被服厂、军医院、运输队、宣传队,担负通讯、医护、后勤保障、政治宣传等多种任务。1931年1月,红军有了第一个无线电台通讯班,12名学员中的3名女兵成为人民军队第一批无线电专业技术女兵。同年,在中央苏区江西瑞金,第一所红军艺术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诞生;红军第一个剧团——八一剧团成立。创始人是被称为“赤色跳舞明星”的李伯钊与她的留苏同学、黄埔军校女生危拱之。她们先后培养了1000多名学员,为红军训练了60多个剧团,用红色文艺唤醒民众、鼓舞士气。

长征时期,女军人由单纯做革命斗争准备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参与军事斗争中的思想宣传和战场救护工作,由临时奉命参加阻击战斗到与男军人一样独立担负任务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都出色地完成了各级赋予的任务。抗战时期,成建制的八路军学兵队女生区队、新四军第8队、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相继出现,她们中有步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机枪手、报务员、医务兵等多种专业。正如项英在《我们的女战士》一文中讲的:“我们的女同志,在生活上,她们完全军队化了,同部队的战士一样,都受过了政治教育和军事锻炼。我们全部工作人员,都要下操,上军事课,学习野外战斗动作,女同志照样参加,在这方面,女同志与男同志没有什么区别。多数女同志已能了解初步的军事基本知识与动作,会使用步枪,目前,她们除工作外,正继续学习军事的一切必要技能与知识。”

1937年1月,抗大设立女生队,招收学员59人,金维映任队长。1938年11月抗大单独成立女生大队,共600多人,张琴秋任大队长。贺子珍、康克清、李坚贞、陶焕荣、林月琴、汪荣华、陈慕华、齐心等都曾在抗大学习过,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她们迅速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军政干部。

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成立,刘伯承任校长兼政委。女大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式编制,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妇女干部。后来,有一半以上的女大毕业学员担任了各级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有的还成为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保家卫国一枝独秀

“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新中国的成立,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女性拥有了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在“国家建设”和“妇女建设”的双重建设中,我军女性将国家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在为国家建设和军队和国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时,也促进了女性自身的进步。

保家卫国,她们总是甘于奉献青春和热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许多女军人和地方女青年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据1951年上半年统计,活跃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女军人,有80%的人立了功。1950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有10名军队女英雄代表出席。其中,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被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护理组长车书琴被授予“二级模范”荣誉称号。

90年间,中国女兵创造了新中国史上的多个第一。20世纪50年代初,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湖南大学附中的十几名“湘妹子”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中“空前绝后”的一代女高射炮兵。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收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员,共14名。1952年,刚组建不久的装甲兵部队,34名女战士光荣地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女坦克手。1955年中国军队开始实行军衔制,童养媳出生的红军女战士李贞,以其赫赫战功晋升为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1951年冬,3862名湘妹子登上了西行的列车。1952年,又有4000多名湘女进疆。至此,有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说法。据不完全统计,来到新疆参军支边的女兵,到1954年已经达到了4万多人,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巩固国防、投入经济建设,书写了我军垦荒史上最壮丽的一幕。

历史证明,祖国的强大,女兵功不可没。

强军兴军凯歌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建设经过新军事变革的洗礼,向信息化迈进。在信息作战、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医疗卫生、国际维和、反恐怖等领域越来越多地活跃着女军人的身影。在“社会发展”和“女性发展”的双重发展中,女军人越来越成为强军兴军的重要力量。

军事转型的较量已不再是炮舰兵戈,而是高科技,至此,中国女兵高科技军事人才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至1995年,中国军队中的女科技工作者获科研成果奖3000多项。全军获国家三等奖以上的322个项目中,有女科技工作者参加的就有183项,其中以她们为第一研究人员的有25项,为主要研究人员的有83项。近年来,女军人在军事高科技领域取得多项杰出成就。导弹专家李贤玉,其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曾被称赞“能顶好几个导弹旅长”。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并获临床批准的陈薇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人物。1988年新军衔制实行时,有数以千计的女军人取得将、校和尉级军衔,其数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还诞生了我军第一位女中将聂力。

1991年7月,中国空降兵组建了第一支女子空降队。2003年4月1日,中国首次派出女军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赴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医疗队中第一次有了13名女军人。2009年4月2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战斗机女飞行员的身影。10月1日,她们首次代表空军女飞行员驾驶国产歼击机参加了国庆60周年空中受阅。 2011年年底,全军第一支“女子导弹发射连”成立,她们已多次完成全军、火箭军重大训练和演习任务,将3种型号的10余枚导弹成功送入蓝天。2012年6月16日,解放军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刘洋作为“神九”航天员乘组成员,飞向茫茫太空,成为中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

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配备了将近5%的女性舰员,几乎涉及舰上所有专业,不再像过去一样仅从事通信、服务专业。“辽宁舰”在建造的时候,就已充分考虑设置了女舰员生活区,考虑到私密性,女舰员的生活管理,都在一个独立的空域里。目前,全军和武警部队共有13万多名女军人战斗在军队的各条战线。从常规武器研制到远程导弹发射,从原子弹爆炸到火箭、卫星升空,每一项成功都有女军人的智慧和汗水;蓝天飞行、战舰护卫、高科技研究、女子特种兵等许多新型的军事领域已对女性开放。

“世界上什么事情,没有妇女参加就不成功。”比较历史上战争中的女性和女性命运在历史中的沉浮就会发现:经过90年的发展,我军女军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社会参与能力不断增强,从事高技术、高智能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军队向女性开放的岗位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女军人整体迈向知识化专业化的一个质的飞跃,而且标志着中国军队由体能军队向智能化军队的深刻转变。

战争与和平,中国女兵从未远去!(党柏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大校 钱均鹏)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