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沂蒙精神的形成及发展

胡晓青

2017年08月24日13: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沂蒙精神的形成及发展

沂蒙精神最早见诸报道是在1989年末,首次被概括为“团结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求实创新”。当时,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优势的要求,临沂地委号召全区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这一举动得到了山东省委的肯定和支持。

1990年春,由临沂地区5位基层党支部书记组成的“沂蒙精神”报告团赴山东济南先后作了7场报告,引起强烈反响,沂蒙精神走进了齐鲁大地人们的心中。

随着沂蒙精神宣传及影响的扩大,1990年9月,中办调研室赴临沂对此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调查,写成了调查文章并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为题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沂蒙精神为全国人民熟知。

1997年,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广泛吸纳各界的研究成果,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这是对沂蒙精神的最高肯定和认可,对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革命时期:积极参军支前

沂蒙精神孕育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临沂人民积极参军支前,以实际行动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这是临沂人民支援革命战争的真实写照。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从1938年山东省委领导抗日武装起义开始,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据统计,蒙山沂水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斗4000余次,在当时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人血染疆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临沂人民用参军参战表达了对党的忠诚,诠释了普通民众对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向往。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一门三英烈”的故事。1939年,党中央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随后,八路军115师挺进沂蒙山,开辟沂蒙革命根据地,驻地临沂莒南县成为党领导下的红色圣地。县里的普通村民刘永良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接受党的领导。1940年,他把长子刘福林送到了抗日战争的战场,成为一名出色的八路军战士;1942年,抗日战争到了艰苦卓绝的相持阶段,他又将年仅17岁的次子刘孟林送到了区中队,参加地方抗日武装;1946年,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人民解放军急需补充兵源,他的小儿子刘洪林也走上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战争是残酷而无情的。1947年春,刘永良的长子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1948年夏,次子刘孟林也血洒疆场。1950年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三儿子刘洪林也壮烈牺牲。

巍巍青山埋忠骨,滔滔沂水洒碧血。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为支持党和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事业,像这样“一门三英烈”的事迹在临沂地区发生得太多,“父送子”“妻送郎”“谁第一个报名俺就嫁谁”,临沂人民用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支持。

参军支前是临沂人民直接支援革命的真实体现,更伟大的是沂蒙人民参与革命、支援革命的实际行动。粟裕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描述沂蒙群众,“他们是那样地坚定勇敢,不怕困难,奋不顾身,竭尽全力地支援子弟兵”。的确,沂蒙人民用实际行动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最精彩、最感人至深的篇章,其中最感人的就是“沂蒙红嫂”的事迹。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这段来自现代京剧《红嫂》的唱词在上世纪70年代一度风靡全国,妇孺皆知。沂蒙红嫂,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用善良和大爱,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乐章。

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背靠蒙山支脉北大山,前依汶河。70多年前,这里曾是山东抗战的中心,革命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在这里唱响并传唱全国;影视剧《沂蒙》《红日》《地道英雄》都在这里取景拍摄。位于该乡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起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塑像,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来访者。它反映的就是“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

明德英,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21岁时,嫁给了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贫苦村民李开田。乡亲们让他们去看墓林,林边零星地块可供种粮,林里的树木可供柴草。从此,一个茅草窝棚架在了墓地边。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中负伤,跑到马牧池村西河岸边,敌人不停地寻找、追赶。明德英看见了小战士的处境,迎上去将他拉进自家窝棚里,盖上破烂不堪的被子。不一会,两个日本兵追赶过来,窝棚门矮得低下头都难走进去。日本兵发现她是哑巴,就比划着战士的身高、衣着,问她见到小战士没有。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西山指了指,两个日本兵急忙朝西山追去。日本兵走后,明德英上前揭开被子,发现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烧水做饭,毅然将乳头塞进小战士嘴里,乳汁一滴一滴滴进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得救了。随后,她又和丈夫宰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鸡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小战士,半个多月后,小战士伤愈归队。

这样的事迹太多太多,抚养50多个将帅子女和烈士遗孤、自己孙子却饿死4个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组织乡亲们烙煎饼、送弹药、救伤员的“沂蒙六姐妹”,带领姐妹跳进冰凉的河水中扛门板架“人桥”的妇救会会长李桂芳。她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一组来自临沂市妇联的数据显示: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她们用柔弱的肩膀与沂蒙的汉子们成为革命时代最可靠的后援力量。独轮车、担架队成为革命最坚实的支持。陈毅元帅曾深情地回忆这片故土:“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建设时期:战天斗地改变恶劣生存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沂蒙山区山高土质差,河水经常泛滥。沂蒙人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精神,战天斗地,把革命精神转化成改变生存环境、整山治水的强大动力,使沂蒙山区成为上世纪60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这其中的典型就是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厉家寨。

厉家寨位于临沂市莒南县境内,处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上世纪50年代初,全村6000多亩可耕地被山岭、河沟分割得零零碎碎,有的十几块地才能凑成一亩。加上水土流失严重,这些土地既不抗旱又不耐涝,粮食产量很低。当年,厉家寨是全区72个村中最落后的。

1951年12月,厉月坤担任厉家寨党总支书记,开始带领大家改造家园。他组织互助组搞深翻地,到1957年6000多亩地基本深翻一遍。随后又打水井建水库,挖了一条长800米的深沟,用水车提水浇地400多亩,从此结束了厉家寨没有水浇地的历史。1955年,厉家寨由13个初级社合并成大山农业社,厉月坤任总支书记,掀开了整山治水、战天斗地的新篇章。经过几年奋力拼搏,厉家寨累计凿通三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水塘、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增加耕地面积192亩。1956年,厉家寨粮食亩产达到550斤,提前8年实现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值得一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当时,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正在北京举行,这份批示印发给了所有与会代表。厉家寨成为被毛泽东同志作出批示的屈指可数的几个村之一。

毛泽东同志的批示引发了全国性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大生产运动,引领了当时农业发展的模式。上世纪60年代,中国工农业同时树立了两面大旗,“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响彻南北。而“大寨现象”的成功缘起便是厉家寨整山治水改变自然的壮举。1958年、1965年山西大寨人前后两次前来厉家寨参观学习。1964年陈永贵在山东济宁作报告时称“有了厉家寨以后才有大寨,厉家寨治山治水整地是我的老师”。厉家寨的典型,鼓舞了当时全国人民改造自然的士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儿女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劳动,在穷山恶水中展开了大规模的整山治水运动。到1964年,兴建大中型水库30多座,小型水库2433座,塘坝15600多座,改变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这些水利设施仍在沂蒙大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时期:加快发展实现整体脱贫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富民惠民政策的指导下,沂蒙人民继续发扬沂蒙精神,以开拓奋进、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实现了临沂地区发展的新突破。

198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把当时的沂蒙山区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之一。沂蒙人民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抓住扶贫开发的机遇,把自力更生、苦干实干与扶贫支持紧密结合起来,打响了扶贫攻坚的战役。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到1995年底,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这其中有全国熟知的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平邑县九间棚村。

九间棚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腹地,位于640多米高的龙顶山上,曾经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荒山秃岭、缺水没电,村民们一直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1985年,青年党员刘嘉坤任村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们全面实施架电、筑路、整山、治水工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拼命地干,靠着这种干劲,九间棚人用5年的时间,投入义务工10万多个,平均每个劳力每年出义务工达310个,动用土石方25000多立方,修建三级扬程269米高的扬水站一座,砌石渠4000多米,连接38个蓄水渠,实现了“路跟渠、渠带路,田水池满天布,灌溉田园绕果树,自来水送到户”的高山水利化,2000多亩荒山得到了治理,初步改变了九间棚村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

这种改变引起了关注,一组关于九间棚事迹的、长达一万余字的调查报告,以《背水决战穷村巨变》《九名党员九根擎天柱》为题被新华社内部刊物刊发,提供给中央政治局领导。宋平同志深受感动,当即写信给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他说:他们在那么穷困落后的地方,依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人均收入达到七八百元的水平,实在是了不起的成绩。现在我国类似这样的地方还不少,农村富余劳力很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如能有像九间棚这样公而忘私的党员干部带头,党员又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就什么样的困难也能克服,什么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同年8月,在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议上,宋平同志听取了刘嘉坤关于九间棚人战天斗地、脱贫致富的汇报后称赞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并号召全国学习九间棚。由此,九间棚村的名字传遍神州大地。2016年底,已经百岁高龄的宋平老人,仍然关心九间棚村的发展。他对前来看望他的九间棚村书记刘嘉坤说:“要把农村发展好,非常不容易。九间棚村现在发展好了,很难得,要继续保持九间棚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总结提高。”

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沂蒙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领导沂蒙人民不怕流血牺牲,创建了沂蒙革命根据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沂蒙人民战天斗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中国共产党领导临沂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伟大实践,为沂蒙精神注入了新的元素,赋予沂蒙精神更加丰富的内涵。这种精神经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洗礼、和平建设岁月的陶冶、改革开放时期的升华,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已经成为临沂人民的精神支柱。近年来,沂蒙人民奋勇争先、艰苦创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革命老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沂蒙人民发扬沂蒙精神、奋发拼搏的结果。

蒙山沂水,沃土清波。临沂人民在既不靠海、又无大城市可依托的条件下,苦干实干,2004年实现GDP过千亿元,人均过万元,这里建起了老区第一个飞机场和全国地级市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建起了闻名全国的临沂批发城、中国现代物流城,赢得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

据统计显示,临沂每年到位外来资金200多亿元,全市年物流总额超过1500亿元。临沂市先后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潜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在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竞争排行榜中,临沂市荣获政府效率第一名;2006年首次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名单,跃居鲁南五市第一名。涌现出一个个为发展经济无私奉献的典型,时代楷模赵志全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9月26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赵志全的先进事迹。赵志全生前是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他一生致力于振兴民族医药,坚持改革创业,注重科技创新,勇担社会责任,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建设成现代化制药集团公司,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如何弘扬和坚守沂蒙精神,成为新时期临沂人民新的思考。2005年,“沂蒙精神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引起强烈反响。2011年,临沂人继续总结升华经验,建成并投入运行了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短短几年时间,教育基地建成13处现场教学点,形成六大特色教学模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3家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

实践已经证明,一种优秀的精神可以给经济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撑。新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凝聚起老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