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哲
2017年11月10日08:46 来源:人民政协报
民国建成后,1912年8月,新军改制,其上等官的三级便相应地改为上将、中将、少将。其中上将对应的职务为陆军总长、海军总长、参谋总长、各巡阅使等;中将对应的职务为陆海军次长和参谋次长、督军、师长等;少将对应的职务为各部司长、各巡阅使署、督军署参谋长、旅长等。
这一时期,还有加衔制度,即当某人升到某一职务,因受军衔停年或名额的限制等原因,暂还不能晋升到与其所任职务相应的军衔,便采用加衔的方法,使其所佩军衔与其所任职务相符合。如某旅旅长、少将衔步兵上校,某总司令、上将衔中将等。
需要说明的是,加衔,不是享受加衔这个人所具有的军衔,即:少将衔步兵上校,其军衔是上校而不是少将。国民政府时期,基本上沿用了北洋时期的军衔制度,只是将上将又分作特级、一级、二级,加衔制度也仅限于中将一级。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职务与称号的叠加。1914年,袁世凯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设上将军和将军。将军府的上将军和将军,多是已获得上将和中将军衔的高级军官,但直隶将军朱家宝、河南将军田文烈、甘肃将军张广建、新疆将军杨增新等则是文官,这是极少的例外。自1914年到1927年的13年间(中间曾有停止),共命名上将军27人,左将军1人,右将军3人,将军534人。
需要加以区别的是,在1916年7月6日以前,派驻各省的将军既是一种职务,也是一个称号,而在1916年7月6日以后,各省督理军务的长官改称督军,将军的命名却仍在继续,其称号也一直沿用,且范围不再限于各省军务长官,而扩大到师长、混成旅长、镇守使等所有高级军官,如“第十三混成旅旅长、佑威将军李炳之”“冀南镇守使、端威将军孙岳”等。
将军府将军的命名,类似于古代的封号,取能说明本人名字或与本人有关的地名中的一个字,或取能说明本人特点的一个字,或随便取一个字,加上“威”或“武”构成将军的名号。大抵来说,1916年7月以前,派驻各省的将军加“武”字,如江苏将军冯国璋为宣武上将军,山西将军阎锡山为同武将军;留驻京师的将军加“威”字,如段祺瑞为建威上将军,蔡锷为昭威将军等。1916年7月以后命名的将军,则多数都加“威”字,许多将军被不止一次地重复命名,使一人兼有两个以上名号,也有的名号被先后授予不同的将军,如王都庆便被重复命名,有植威将军、亮威将军两个封号,而得封植威将军除了王都庆外,还有寇英杰、潘文华等。到了后来,许多新命名的将军干脆不再冠以名号。对于文官而任各省将军的,给予“加将军衔”,以区别于军人出身的将军,如“加将军衔,督理直隶军务”“加将军衔,督理甘肃军务”等。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