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陕甘宁边区发行的光华劵

黄超

2018年04月19日08:17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陕甘宁边区发行的光华劵

抗战时期的1938年3月1日,陕甘宁边区银行接收了陕甘宁合作总社(贸易局对外名称),并与光华书店合并,成立了光华商店,该商店是归属于边区银行经营管理的当时延安最大的一家商店。

边区银行从1937年起的主要业务就是经营光华商店,并从1938年7月起以光华商店名义发行了小面额的光华商店代价券,简称光华券。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法币作为边区的本位币,但国民党政府发给八路军的军饷均是“元”以上的整币,给边区的市场贸易带来极大不便,边区政府多次交涉,国民党当局仅同意给1/10的小票。1937年1月到1938年6月,中央银行一共兑换辅币小票2000元,根本无法适应日常市场交易,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使用邮票作为找零。边区为找零需要,开始发行票面为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后又增发七角五分的“光华券”共6种,作为辅币。光华券以光华商店资本作为保证,持券者可到光华商店如数兑换法币,因为信用很好,流通范围甚至超出边区。

国民党方面得知边区发行光华券后,要求边区停止使用和发行光华券。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分别于1939年4月7日、8日给孔祥熙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主任程潜电报和呈文辩解:“边区境内,法币信用甚高,流通亦畅,唯于开始推行之期,流通市面之法币,多系五元、十元者,而零星辅币万分缺乏。以此影响物价之提高,有碍小民之生活与商业之繁荣。商人则因无辅币之找换,货物不易出售;农民则因需用品之不易购到,宁愿物物交换,不肯收受法币。遂致法币失去信仰,流通大受障碍。尤以客岁六月以前,辅币之缺乏已成严重问题,主币比辅币之价格低落十分之一,而尤以十元、五元之法币为甚。当经托请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向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行交涉,结果自民国二十六年一月起,直至二十七年六月,此一年半中,只由中央银行兑换辅币贰千元。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困难愈渐严重。各地商会、农会纷向本府环请,矧是之故,该光华商店为巩固法币流通,畅旺市场交易起见,业经呈请本府,准许发行二分、五分、一角之代价券。原系暂时权宜便民之计,而其流通范围只限于辅币缺乏之陕甘宁边区,并备有充足之保证金,且由各地合作社代办兑换,凡是一元之代价券,即可随时随地兑换法币。查自该代价券发行以来,深得人民之信仰,使法币流通畅达无阻,市面交易益臻繁荣。奏效良深,尚无不合处。”在林伯渠的有力论证下,国民党政府理屈词穷,只得认可光华券的流通。

第二次国共合作受到破坏后,陕甘宁边区财政供给出现困难,于是在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的同时,扩大光华券的发行,光华券在1938年7月发行了10万元,至1939年12月共计发行31万元。1940年9月起,国民党政府每月给八路军的60万元军费由拖欠转为停发。边区迅速采取措施周转财政、调剂金融,到12月光华券增加发行到310万元。据统计,光华券从1938年7月开始流通,至1941年2月停止发行,共发行4307215元。其中,一分币约4000元,五分币约9000元,一角币约2万元,二角币约5万元,五角币为210万元,七角五分币约190万元,为稳定边区金融、繁荣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