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

朱永刚

2018年05月22日08: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从1818年到2018年,社会主义不仅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而且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两百年间,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的思想冲破重重迷雾阴霾走向世界,不仅影响了世界,也改变了世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站在百年的分水岭上,深切缅怀和纪念人类思想史上这位思想巨人,学习和研究他的著作,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贡献,无疑是最好的方式。正是在此意义上,以恩格斯所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蓝本,探索思考马克思的卓越贡献、批判精神、科学态度和革命实践显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卓越贡献

  马克思是19世纪甚至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称其为“思想的巨人”。对于巨人的离去,他的革命战友直言不讳地说,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形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空白。作出如此评价,一方面,是因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通过对传统旧哲学的批判,超越了以往旧哲学的局限,发现并确立了辩证唯物史观。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拥有了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另一方面,因为“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的发现。恩格斯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人们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就豁然开朗了。而相对于剩余价值的发现,“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作为科学家,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也是很够了。哪怕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是十分幸福的事情。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才深刻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批判精神

  作为一位社会科学家,马克思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拥有巨大发现,主要得益于他所具有的科学精神。而其科学精神的核心元素和基本内核,就是极具创新的批判精神。也正是因为如此,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之所以能够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超越旧哲学和旧哲学家,而发现和创立了科学史观,究其本质就在于马克思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深刻的批判精神。研读马克思的著作,可以发现,像《神圣家族》,其副标题就是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为了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及本质,揭示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实现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马克思写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尤其是他花费毕生精力写成的《资本论》,就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结晶。此外,为批判普鲁东《贫困的哲学》,他还撰写了《哲学的贫困》。

  这里,我们不妨摘引《哲学的贫困》的一段序言:“蒲鲁东先生不幸在欧洲异常不为人了解。在法国,人家认为他理应是一个拙劣的经济学家,因为他在那里以卓越的德国哲学家著称。在德国,人家却认为他理应是一个拙劣的哲学家,因为他在那里以最杰出的法国经济学家著称。”“蒲鲁东先生的著作不单是一本政治经济学的论著,也不是一本平常的书籍,而是一部圣经;其中应有尽有,如‘神秘’‘来自神的怀抱的秘密’‘启示’等。但是,因为今天预言家受到的裁判要比普通的作者更严厉,所以读者必须甘愿和我们一起经过‘创世纪’的贫瘠而阴暗的杂学的领域,然后才和蒲鲁东先生一起升入超社会主义的缥缈而富饶的境地。”先不论其思想性,仅从语言角度看,就已经使人能够深刻感受到马克思批判武器的讽刺力量是何其尖锐了。正是从这些巧妙的讽刺里,人们才真正看清了蒲鲁东无政府主义面纱背后,所掩盖着的泰然自若地忍受法国当权统治的真实面目。应当说,综观马克思的著作,批判精神不仅是渗透其作品始终的思想精髓,而且是其思维方法的灵魂。

  科学态度

  作为科学家,马克思以其严谨高超的批评力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实际上,无论卓越的历史贡献,还是高超的批判艺术,都不可能是短时间所能铸就的,它需要经年累月的苦苦探索和苦心孤诣的潜行,而这一切当然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考察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之所以能成为如此杰出的科学巨匠,雄踞人类思想的高峰,代表着人类历史迄今为止的最高智慧,至少有一种态度特别值得今人思考和学习,那就是做“笨”工作的老老实实的态度。我们知道,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曾经苦苦工作长达25年之久。由于他读书、研究资料时,精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擦地,天长日久,竟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大家称这是马克思的“脚迹”。

  实际上,除了这种老老实实的“笨”工作态度以外,马克思还有一种最宝贵的与时俱进和自我革新精神,这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得到佐证。譬如,恩格斯说:“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当然,也深刻体现于《共产党宣言》中。尽管《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人心中至高无上的权威著作。作为一个历史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但是他们总是在再版时以写作序言的形式加以补充完善。因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共产党宣言》文本共有七篇序言,它们已与《共产党宣言》本身浑然一体,构成了《共产党宣言》完整的文本。我们纪念马克思、学习马克思,就是要体悟经典文本所蕴涵折射的这种与时俱进、自我批判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革命实践

  作为革命家,马克思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创立了革命理论,使得被压迫者从此有了斗争的武器,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因而,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各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从创办《莱茵报》到巴黎《前进报》,从《德意志-布鲁塞尔报》到《纽约每日论坛报》,马克思以此为阵地,勇敢地进行着斗争实践。从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到最后创立伟大的第一国际,很少有人能够像马克思那样以满腔的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的科学发现和革命实践,当时在欧洲,“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可以说,“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了科学,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正因为这样,《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结尾,恩格斯言:“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尽管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是未必有一个私敌。因为正像十七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的高尚意愿,他所做的是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正因此,“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无数共产党人才毅然决然沿着他所开辟的革命道路奋勇前进。新时代的中国,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共产党人才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取得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朱永刚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