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沉甸甸家谱折射时代风云变幻

2018年07月21日11:14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沉甸甸家谱折射时代风云变幻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办的“中共一大代表暨馆藏革命家族谱特展”昨天在上图一楼地方文献阅览室“上海客堂间”开幕。展览精选了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文献中刘少奇、徐向前、恽代英、杨开慧、彭德怀、胡耀邦六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谱,以及民间收藏家励双杰提供的毛泽东、陈潭秋、何叔衡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家谱,陈潭秋、何叔衡家谱均为孤本。

家谱是同一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的记录,其中蕴含的家族制度、姓氏文化、地方史志等重要信息,为其他文献所难以比拟。编修家谱的文化习俗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家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献。此次展览的合作者励双杰透露,大部分名人家谱都是他在购买之后无意间发现的,而毛泽东的家谱却是他花了足足六年配齐的。励双杰曾撰《韶山毛氏家谱全璧记》,他所说的“全璧”是指“收齐了这二修、三修、四修的22卷22册《韶山毛氏族谱》”。此次展出的毛氏族谱为1941年四修本,目前毛氏族谱全本,民间已知的仅两部,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展品中,由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亲任总纂的湖南宁乡《沩宁何氏族谱》,引人关注。1921年7月23日起,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何叔衡是中共一大年龄最大的代表,时年45岁。此次展出的何叔衡总纂湖南宁乡《沩宁何氏族谱》共38册,印刷完成于1921年冬天。励双杰介绍,他2004年第一次购买这部家谱时,仅有33册,缺了5册,此后仔细翻阅,发现这是由何叔衡亲任总纂的一套家谱,在“修谱名录·总纂”中,用的是他的字“玉衡”,序言落款则为他的学名“瞻岵”。然而翻遍全书,却找不到何叔衡的世系记载,励双杰敏锐地觉察到,何叔衡的记录极有可能在缺失的5册中。幸运的是,他很快就在一个友人家中见到了缺失的5册,何叔衡的名字赫然在册:“启璿,字玉衡,号琥璜,学名瞻岵,行五,前清邑庠生……娶袁氏……子二,佑权,次殀,女四……”

另一位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家族的《陈氏宗谱》,在清代道光、同治、光绪直至民国九年(1920年)有过四次修纂,陈潭秋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和他的兄弟等,分别参与过这四次修谱活动。因此,家谱中关于陈潭秋的资料十分丰富,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与陈潭秋相关的家谱。家谱内收入了陈潭秋亲自撰写的序言《第二次续修家乘感言》。

翻看一份份沉甸甸的家谱,姓氏家族的兴衰荣辱,时代的风云变幻跃然眼前。“一部家谱就是一部演变着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介绍,此次展出的毛泽东、何叔衡、陈潭秋家谱已由励双杰通过数字化方式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借由高清扫描,这三部珍贵家谱将永久成为上图家谱收藏的一部分。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日。(记者 施晨露 实习生 曾繁宜)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