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程子华推动冀中地道战

贾晓明

2018年07月26日08: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程子华推动冀中地道战

  1937年10月,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第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在晋县誓师抗日,并改称人民自卫军,与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队等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至1938年4月,相继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政权。1938年5月3日,冀中军区成立。至此,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起平津、南至沧(县)石(家庄)路之间的冀中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并成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担任红25军、红15军团政委的程子华于1939年1月到达冀中抗日根据地,就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政委(后兼任中共冀中区委书记)。

  在极艰苦的情况下,他和吕正操领导了军队的整顿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坚持了平原游击战争,领导冀中军民粉碎了日寇的“五一”大扫荡,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他按照毛泽东关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指示,很快建立了人民武装委员会,组建了青年抗日先锋队、游击小组、基干民兵和自卫队等武装组织。而这些武装组织在对日作战中运用自如的主要战术就是“地道战”。

  冀中是个大平原,开展地道斗争比较早。地道斗争最初是在距离敌人据点较近、受敌人骚扰最厉害的村庄产生的,是一个被群众称为“蛤蟆蹲”的简单的防身洞。蠡县靠近保定,饱受敌人的残害,所以发展较早,群众在自己家里的灶底、炕底,或者庭院中隐蔽的角落,挖掘秘密地洞。

  这种地洞虽能藏人防身,但构筑简单,容易被发现。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群众逐渐把地洞加以改善,洞与洞连接起来,即所谓“院院相连”“户户相通”“村村相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村落地道网。正式的地道首先在蠡县三区出现。此后在被敌人“蚕食”的地区迅速推广。

  地道在当时是件新生事物,免不了评价不一。1941年冬,程子华带领一支3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到开展地道斗争比较早的蠡县、高阳、无极、安国等县,进到农村,连续搞了三个多月的调查。在掌握了大量事实和情况后,他向区党委报告了调查情况,认为挖地道是敌伪碉堡附近群众在敌人残酷蚕食的特殊情况下,为保存自己、反击敌人的一种有效斗争形式,应予肯定和推广。经认真研究讨论,区党委和军区领导统一了认识,要求各地普遍地开展地道斗争。

  1942年,程子华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和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主持撰写了近29000字的《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全面介绍了冀中人民武装斗争的历程,总结了冀中人民创造的、在平原地区建设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的经验,尤其倡导了地道战。在程子华的大力推动下,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得到迅猛发展。

  中共冀中区党委做出决议,要求冀中各地区全面开展地道斗争。地道高、宽以能持枪低身行走、两人相近能侧身通过为标准;地道内有翻板、陷阱、翻口(用以防毒、防水)、卡口等设备;对外有射击孔,配有指挥室、休息室、夹墙、暗室、厕所(设马桶)等,还设有安全洞,供妇幼老弱躲避。

  地道从村落向四周延伸,形成“地道与地道打通,房屋与房屋打通,房顶(高房岗楼)与房顶打通”的“三通格局”,并在高房岗楼、室内、道射内均设有射击孔;村外修建野外地道,使村内村外地道连成一片,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地道网。几个村子的地道连接,再构造出“联村作战,形成一处受敌、八方支援”的布局,形成了中国抗日史上著名的“地下长城”。

  1944年6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将《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整理后发表,并加了按语,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敌后各根据地都应该学习冀中组织人民武装的经验,把敌后每一个根据地都变成敌人的火阵,把这头吃人的野牛活活地烧死。”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