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代名帅 手不释卷

牛瑞祥 黄琪奥

2018年09月18日10:52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一代名帅 手不释卷

2018年4月,“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重庆图书馆藏刘伯承元帅捐赠文献展”在重庆图书馆二楼展厅举行。

1951年2月,刘伯承在赴南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前夕,向西南人民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前身)捐赠了4083册图书。此次展览就是从中精选而出的数百本图书,书上的批注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热爱读书的刘伯承。

据重庆图书馆馆员王志昆介绍,刘伯承元帅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在戎马生涯中,他每到一地,处理完急办的军务之后,便会坐下来读书和练习毛笔字。

据曾给刘伯承专门挑书箱的一位程姓老人回忆,“书是他的命根儿,行军、打仗,走到哪儿带到哪儿。队伍一住下,他总是先问书挑子来了没有?他看书常常看得左眼发疼,右边的假眼泪水直淌,队伍上的人都称他是读书将军。”

此次展览展出的大部分图书上都有刘伯承的亲笔眉批、旁批和圈点。

“这些批注的背后,彰显了刘伯承元帅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与践行中国先进文化所做的努力。”重庆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研究这些批注,我们也可以推测当时刘伯承元帅的读书心得。

在有刘伯承亲笔批注的图书中,又以《蜀中先烈备征录》最为详细。书中,刘伯承不仅对图书内容进行了大量批注,还在该书的《张培爵小传》空白处详细列举了当时川西、川北、川南的革命情形。

“这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王志昆说,辛亥革命爆发时,刘伯承在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参加了反对清政府的学生军。作为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他自然对重庆的辛亥革命先驱有着独特感情,因此在阅读《蜀中先烈备征录》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所见所闻,写下很多批校文字和心得体会。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