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颁布入城纪律 公告“约法八章”

接管五天沈阳城恢复运转

郭 平

2018年10月12日10:03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接管五天沈阳城恢复运转

《东北攻占沈阳入城纪律指示》。

东北行政委员会布告,公布“约法八章”。

解放军进入沈阳后在大街上休息。

核心提示

省档案馆收藏有多份档案,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为顺利接收沈阳,保障城市功能的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党和人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专家介绍,以陈云为主任的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创造性地实施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统后分”的接收原则,使沈阳市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整个城市运转功能初步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沈阳的成功接管,为全国各新解放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8年9月,辽沈战役取得重大胜利,东北全境解放。70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先辈们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保留至今,成为辽宁人民的宝贵财富。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解放”系列,报道组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史料,还原我省各城市在解放进程中发生的故事,传承老一辈革命者忠诚担当、奋斗自强的精神,为辽宁的振兴发展鼓劲。

史记

巧计斗粮商稳定粮食价格

省档案馆研究人员兰美娜说:“我二爷爷、当年沈阳军管会干部兰德仪在回忆录中描述了巧计斗粮商,稳定粮食价格的经过。”

兰德仪的回忆录中记述:当沈阳接收工作基本完成的时候,兰德仪被正式分配到市粮食公司下属沈河区第五营业部主持工作,主要任务负责全区市民粮食供应工作,他亲身经历了沈阳稳定粮食价格的过程,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据兰德仪回忆:“沈阳小西城门里有一处粮食市场,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有人到那里叫卖粮食。市场成交主要品种有高粱米、小米、玉米面和其他五谷杂粮,叫价时商贩们手里端着盘子,盘子里装着样品,不同成色等级,以此论价。私商和小贩,总是以不同手段抬高物价,牟取暴利。而我们也总是采取不同的方式,平整和降低粮价,来安慰民心。”

兰德仪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七八个人组成的市场调查小组,每天掌握市场动态和粮价行情,小组成员手中也端盘样品叫卖,实际上是为了掌握市场动向。

如果发现粮食涨价,在上级指导下,兰德仪他们采取的调控措施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大量收购。私商们看到有人在大量收购就趁涨价之机也大量收购粮食囤积。当私商高价大量收购到一定程度时,兰德仪他们就大量降价出售。私商们一看到粮食如此降价,就急忙跟着出售,否则连本钱都收不回来。等到私商们也低价出售了,兰德仪他们就有多少收多少,经过这样几个回合的斗争,就把暗地里哄抬粮食价格的私商给治服了,其中有不少私商连本带利赔光,败下阵来。其二是保证供应,每当从后方运来的粮食往供应点搬运时,他们故意在主要马路上绕走,十几台大马车拉着粮食,市民一看,心里就踏实,也就不跟着私商抢购粮食了。

专家档案

兰美娜

毕业于辽宁大学,法学研究生,现在辽宁省档案局(馆)任职,研究方向:革命历史档案、现行档案。

行军露宿街头 不惊扰百姓

为研究沈阳解放那一段历史,省档案馆研究人员兰美娜查阅了很多档案,以及家中保存的她的二爷爷兰德仪撰写的回忆录。

据介绍,党中央提前谋划沈阳市的接收问题。省档案馆有关档案显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在1948年10月27日决定组成以陈云为主任,伍修权和陶铸为副主任,王首道、陈郁、张学思、朱其文、陈龙为委员的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全面负责接管沈阳的工作。

兰美娜解释说,军事管制委员会是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城市中建立的军事性的、临时性的政权机关,其目的是为了迅速肃清反动残余势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革命新秩序。当时军管会的具体工作是: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的活动,接收并管理一切公共机关、公共产业等,没收官僚资本,保障守法的外国侨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保护工农商学界一切正当权利,迅速恢复市政建设等各项事业,对省市机关进行接收、改组,并在条件许可时召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军事管制委员会填补了沈阳解放之初的政权空白,保证了胜利果实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同时又采取了颁布法令、决定、命令等形式维持社会秩序,客观上起到了政权机关的作用。

为组建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当时还从东北各地抽调了多名干部,兰德仪便是其中一员。1948年10月29日,前方还在交战,担负接收任务的干部便在陈云的带领下从哈尔滨出发了。

兰德仪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地图上的哈尔滨是红色的,沈阳却是黑色的,红色区域表示解放区,黑色代表国民党统治区。大军出发时,沈阳还未解放。”

回忆录介绍,接收干部本来计划坐火车,可仅仅走了一天,铁路便不通了,一行人就徒步行军。当他们到达文官屯火车站时,解放沈阳的战斗还在进行当中,他们看到交战情形:“天空飞来一架双肚子式的侦察机,画几个白色圆圈就跑了,不多时又飞来几架轰炸机,按照白色圆圈坐标,进行狂轰滥炸。铁路工人说,被炸的地方是东关军工厂。不多时又飞来一架飞机,在被炸地绕圈,后来被解放军高炮部队打跑了。至于我们这些人,早有准备,分散在各处隐蔽起来。大家都抱着必胜的信心,在隐蔽处看着高射炮弹爆炸,一团团白烟像棉花团似的,飘荡在天空。”

11月2日,沈阳解放这一天,陈云率领大批干部进入沈阳,开始接管工作。兰德仪回忆录中记述:“我们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从北两洞桥入城。还记得,桥下满槽雨水,水上一层浮冰,总之车马都不能通行。”

人民军队的干部与当年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反动派完全不同,兰德仪回忆录中记有:“我们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行军露宿街头,不惊扰百姓。”

兰美娜在辽宁省档案馆出版的《辽宁城市解放档案文献图集》中,查阅到《东北攻占沈阳入城纪律指示》共有6条,其中包括:战斗进行中及战斗结束后,应依战斗区分,保护工厂、仓库、银行、医院、行政、科学、文化机关,严禁破坏,其公文档案、参考资料亦不得乱翻;所有各种物资包括军火、汽油在内,一律不准搬运,待东北局管制委员会到达后,逐一交清,以便统一处理分配;严格禁止特务、流氓、盗匪及市民趁机抢劫,破坏房屋,违者应予镇压;各部于战斗结束或大部结束时,即应迅速移出城外,留少数看守及巡逻部队和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办理移交,等等。

1948年11月2日,沈阳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宣布接收工作六项规定

兰美娜说:“当时,陈云提出了沈阳接收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即‘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对人民军队迅速、有序地恢复城市运转和维护城市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兰德仪的回忆录中记有:11月3日,在当时的大和旅馆,也就是现在的辽宁宾馆,陈云组织召开了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了接收工作六项规定。

省档案馆收藏的有关档案记录的这六项规定包括国民党统治时期沈阳的公教人员按原有职务照常上班;各部门负责保管所属部门一切资产、设备、机器、文件、档案、账册等;将所属部门人员、资产等简要情况,按原有组织系统分别造册,呈交军管会所属各部门等内容。

兰美娜在馆藏档案中查阅到了当时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副主席张学思、高崇民签发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布告》,这份布告郑重宣告:“沈阳解放!我东北人民从此完全摆脱了国民党反动集团的万恶统治,开始走向新的自由幸福生产建设以及支援国内解放战争,争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这份布告公布了“约法八章”,除宣布“保护城市各阶层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外,其中第五条明确:国民党省市县各级政府机关之官吏、职员与市镇警察及区乡镇保长人员,凡不持枪抵抗不进行破坏活动者,一律不加俘虏逮捕,所有各该机关资财档案等均归其保管,听候民主政府处理,不得怠职破坏。

接收相关规定的发布对刚刚解放的沈阳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旧政府95%公职人员报到

在省档案馆还保存有一份文件,是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向中共中央东北局做的《关于沈阳公教人员的报到和处理》报告。

这份报告告诉我们,沈阳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共有公教人员公企职工约9万人,解放后,除国民党党部、三青团部及各特务机关四散瓦解者外,共报到公教人员公企职工8.5万人,计达95%。

报告分析不敢报到人员的各种情况后,专门汇报了公营企业的情况:“两个月来,国民党占领时期缩小停工的工厂企业都恢复扩大了,所以公营职工是增加了,例如车辆制造厂由二百人扩大到一千五百余人,机械厂由四百余人扩大到一千四百余人”。

同时,这份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对一些报到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根据其沈阳解放前后的表现,对其中个别人员予以免职处理的过程。

经过几个月工作实践,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这份报告中充满自信地提出了对接收工作的思考:“我们以为,绝大多数公教人员、公企职员和全体工人之盼解放军的到来,如大旱之盼云霓,在国民党反动政权下,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从未受到过公平待遇,在腐败黑暗的统治下,永远也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只有在人民政权下,他们才会获得应有的重视和无限的机会,这种心理和事实从报到人员的踊跃中已经充分看出。”

同时,这份报告还实际分析了一些“没有出路”的说法,严肃指出,那些畏罪不敢报到,报到了又被免职的人员,是一些有过罪过的人,对于这些人“决不能在民主政府中给以原来职位的‘出路’,只要他们改过自新,依靠自己的脑力、劳力真实本领,依照人民解放区的社会需要去办事,那么职业生机是很多的”。

在省档案馆查阅到的陈云、伍修权、陶铸在1948年11月3日的关于接收沈阳的报告中,在沈阳接收进展相关情况之后写道:“三日来我们感触最深者”,其一为“人心向我,许多机关工厂的公务人员,有条不紊,保存物资文件等待接收”;其二为“哈市及北满随来的东北公职人员忠勇努力精神”;其三为“地下工作者在敌军将溃及已溃时,向各机关挺身而出,号召保护资财,等待接收,起了不小作用”。

可查阅到的这些档案文献及回忆录显示,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沈阳整个城市运转功能初步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

1948年11月7日《东北日报》刊发《沈阳秩序迅速安定》报道,自豪而欣慰地宣告:“沈阳秩序迅速安定,职工公教人员上班工作,居民纷作复业准备,邮电均告恢复,现在抢修铁路,沈阳时报创刊。”沈阳的成功接管,为全国各新解放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版图片由省档案馆提供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