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横山起义的战略作用

王继

2018年10月18日08:07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横山起义的战略作用

  发生在1946年10月的横山起义,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自国民党陕北驻军对陕甘宁边区的威胁,并为解放军转战陕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为解放战争中党在国民党军队中组织起义提供了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和意义。

  关于起义的具体过程,本刊曾有文章介绍,本文仅论述横山起义的特殊战略作用,以飨读者。

  打破了南北夹击的阴谋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向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全面内战,并积极准备向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发起全面进攻。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南面有胡宗南20万大军,西面驻有马鸿逵两个骑兵师,北面有国民党第十二战区晋陕绥边总部所属的二十二军和保安指挥部第九团。面对三面被包围的态势,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基本战略思考是,必须先解决来自边区北面的威胁,集中全力对付胡宗南部。为此,毛泽东对西北局指示说:“胡宗南已在调兵遣将,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并且命令榆林的国民党部队一致行动,对我实行南北夹攻。现在胡宗南没有采取大的动作,顾不上进犯边区。你们抓住这个时机,集中精力,组织北线战役,策动横山起义,解放榆横地区,使我们获得较大的回旋余地,以便对付胡宗南的进攻。”“保卫延安、保卫边区必须加强统战工作,争取榆林地区国民党部队起义,以扩大保卫延安的战场。”

  随后,西北局扩大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谈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北线作战战略,周密细致地组织部署了争取胡景铎率部起义的工作。

  1946年10月13日,解放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万余人发动了榆横战役,分路向吴庄、镇川、横山、响水堡一线的国民党军进攻,配合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胡景铎的起义行动。胡景铎率国民党军第二十二军第八十六师、新编第十一旅及保安第九团等部部分官兵2000余人,分别从波罗堡、石湾镇、海流兔庙、高镇、横山县城发动起义。起义成功后,又乘胜扩大战果,迫使临近地区的守军相继起义,使起义部队扩大到5000余人;解放军也乘势攻克镇川、武镇、鱼河堡、万佛洞、响水堡,还消灭了从榆林来援的国民党军两个营。在准备攻打榆林时,中共中央考虑到二十二军等邓宝珊部还有争取的可能,遂取消攻占榆林的作战行动。至此,起义圆满成功。

  横山起义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南北夹击陕甘宁边区的军事部署:横山起义在国民党军队包围圈的北线撕开了一条口子,“解放了横山、响水堡和无定河以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和12万人口”,解决了驻守石湾、高镇、武镇的国民党军队,拔掉了“插进我边区的三把刀子”。这样一来,既使国民党二十二军收缩防线,退回榆林城内,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又向西监视着马鸿逵的部队,使其不敢渡河东进。

  开辟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横山起义在打破国民党军队南北夹击陕甘宁边区军事部署的同时,使陕甘宁边区的绥德分区与三边分区连成了一片,不仅扩大了边区的范围,还增加了战略迂回区域。1947年3月,胡宗南23万大军进犯延安,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暂时撤离延安,拖住胡宗南部队在陕北打圈子,实行“蘑菇战”。

  从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在陕北转战了1年零5天。期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延川、清涧、子长、子洲、靖边、安塞、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吴堡等12个县,途中在徐家沟、王家坪、王家湾、枣林沟、天赐湾、小河村、巡检寺、青阳岔、李家崖、神泉堡、阎家峁、乌龙堡、申家崄、朱官寨、杨家沟等30多个村庄居住,行程1000多公里。在这艰苦日子里,中共中央运筹帷幄,制定了指导人民解放战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挥着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指导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这12个县大部分都在陕甘宁边区北线,居住时间长达两月之久的靖边县,正是横山起义解放了榆横大片地区后才与三边分区连成一片的。

  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整个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的中央前委仅带领800多人的队伍,拖住胡宗南20多万大军在山沟、峁梁上千里迂回,并指挥西北野战兵团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瓦子街战役的胜利,固然得益于陕北的地形好、陕北群众的革命觉悟高,但是其中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是,中共中央在战争开始前已经从战略上对陕甘宁边区的防务作了具有前瞻性的安排,而横山起义正是这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环节。

  为榆林和平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横山起义为解放战争中党在国民党军队中组织起义提供了成功经验,对于西北地区其他国民党军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榆林和平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横山起义两个多月后的1947年1月4日至6日,中共西北局在讨论榆林(横)特委工作时,明确指出:10月份胡景铎起义,“是我们对外工作发展的最高点”;“胡部起义以后,榆方失掉了五分之一军队,四分之一地盘,三分之一人口”;“起义的事实以及我们优待起义官兵和俘虏的政策,大大震动了榆方中下级军官。他们有些愿意和我们来往,有些愿意起义,有些后悔胡部起义时未过来”;“我们的阵地扩大与前进了,各种可以利用的关系也较过去多得多了,这就更利于我们了解情况进行工作。凡此一切有利条件,目前还正在继续增加和发展着”。

  解放战争初期,守防榆林的国民党军队除二十二军外,还有国民党晋陕绥边区两个团兵力。横山起义之后,二十二军收缩阵地。虽然随着国民党军队1947年3月“重点进攻”开始后,防守榆林的兵力突然增加(胡宗南、马鸿逵调来近2万人),但到了1947年8月,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全歼国民党整编三十六师,转入战略反攻后,榆林国民党军守备力量也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胡宗南、马鸿逵为了自保,各从榆林调走了相当一部分兵力,二十二军一部也被调往包头,致使二十二军仅剩军直部队特务营、通讯营、辎重营和八十六师直属队等,总兵力不足4500人。

  守备榆林的国民党军队在兵力锐减的同时,军事防御的战略支点也不断丢失。位于城南的飞机场是二十二军与胡宗南集团联系的命脉,后勤给养基本上是依靠西安空运,武器设备甚至兵力援助也有赖于此,因此二十二军防守榆林的战略重点在城南。为了进一步对二十二军施加压力,1949年3月,我地方部队对榆林城东南炭窑和飞机场实行武装封锁,切断了二十二军的军需来源,南门外的军事制高点凌霄塔阵地也早已被我军占领,站在塔上榆林城尽收眼底,残存的二十二军只能困守城内。

  为争取国民党二十二军放下武器,和平解放榆林,中共西北局和西北军区采取了政治上争取、军事上围困,争取其起义的方针。

  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面前,左协中选择率部通电起义,表示“与国民党反动派完全断绝关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古城榆林得以和平解放。同年9月9日,驻防包头的国民党二十二军一部参加了董其武领导的甘肃绥远起义。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