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枚珍稀的“特种射手”奖章

2018年12月17日08: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在我国军事史上有一段子承父业的佳话,“一门两豪杰,父子皆将军”。它的演绎者,就是开国上将之一的张宗逊和他的儿子张又侠(现任上将、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张宗逊,1908年2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赤水镇(今临渭区向阳街道办事处)淹头村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他就读于渭南赤水职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政治科,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曾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3师第9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干事兼2营政治指导员、国民革命军第24师新兵营排长、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连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宗逊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2营6连连长,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参加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朱、毛会师之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张宗逊成为第四军的一名连长,是我军创始阶段的少数几个连长之一。1929年1月,随军转战赣南、闽西,参加了创建中央苏区的斗争。1930年10月,任红1军团第12军第36师师长,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斗争。1935年8月上旬,奉命到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任参谋长,和许世友一起,保卫党中央继续北上。随后,调任红军大学参谋长兼高级指挥科科长,期间曾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过抵制。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宗逊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旅长,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1937年10月,他运用游击战术,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此后,他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爷台山反击战等重要战役,旋任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6年8月,张宗逊任大同前线指挥部司令员,指挥大同集宁战役。1947年2月,张宗逊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先后参与指挥宜川战役、西府战役、陇东战役、荔北战役等重要战役。1949年2月,张宗逊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率部发动春季攻势和陕中战役,并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兰州战役等,对解放大西北作出重要贡献。随后,张宗逊任兰州军管会主任,夜以继日地处理接管工作,安排部署剿匪事宜,为兰州的社会稳定和生产恢复发挥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初期,张宗逊任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副司令员、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检察长、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1955年4月兼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1971年2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6月任总后勤部部长。

1955年9月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14日,张宗逊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今年,是张宗逊将军诞辰110周年。在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的时候,我猛然想起我的藏品中,就有一枚银质奖章与张宗逊将军有一段特殊的渊源。

这枚奖章得来还有点偶然。那是2011年3月,我在浏览相关收藏网站时,突然发现了这枚小银章的出售信息。凭我多年练就的眼力,一眼就认定这是件真品!我生怕被别人买了去,便直接打电话联系卖家,商定价格后立即转账,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枚银章收入囊中。当看到这枚小小银章时,我真是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

这是一枚链条挂式银章,由银牌和银牌顶部的银横条、银链圈组成。银横条连着14个银链圈,用于将银牌挂在上衣纽扣洞处;银牌是椭圆形的,规格为45×30mm;银牌正面最上方是一个五角星,星内有镰刀和铁锤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图案,五角星周围是光芒四射的线条;银牌正中间有线条花纹,将银牌分为上下两部分,线条花纹上方是“特种射手”四个字,下方是“红军三十六师”6个字;银牌最下方则是一个大大的“奖”字。银牌背面还有一个印章(看不清楚内容)、一个“10”字。整枚银章重约7克。

据史料记载,中国工农红军第36师是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师,起源于闽西(福建省西部的简称)。1929年7月,闽西党的一大提出了自上而下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建立红军的任务。1930年3月18日,在龙岩召开了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随后,闽西苏维埃政府决定以平和的朱积垒团、龙岩独立1团、上杭独立2团、上杭独立6团、永定独立3团、连城独立5团为基础成立红军第9军。4月,红军第9军接受中央红军番号改称红军第12军。1930年10月红军攻占吉安后,红军第12军扩编为34、35、36师。其中36师师长正是张宗逊。在坚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6师严格按照方面军正规化要求,从严治军,规定条令,设立奖章和奖惩制度,从一个地方游击纵队逐渐成长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师。

红36师特种射手奖章是授予在战场上精确射击、英勇善战、战功显赫的战士们的。这是在当时那个非常特殊、非常艰苦的环境下,红军为节省每一个铜板、每一粒子弹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这些奖励措施的实行,大大鼓励了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精确射击、努力提高作战效率、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而奋斗。这枚奖章是闽西红军遗留的重要革命历史文物,当时的发行数量本就不多,存世的则更是稀少。笔者曾经查阅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证章书目,并没有发现这种奖章。福建博物院编印的《红色遗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收录了馆藏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属证章15枚,也没有这种特种射手奖章——其珍稀程度可想而知。

奖章的做工并不精细,精细的是它所体现的以张宗逊将军为代表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治军用兵创造条件的巧思妙想;奖章的外表并不美丽,美丽的是曾经佩戴过它的红军战士们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拳拳志士心!

当我手捧着这枚银质奖章时,不禁思绪万千:这不是一枚普通的奖章,而是一座丰碑,倾注了先辈们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在奖章闪闪的银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红军指战员英勇杀敌的壮观场面,看到了张宗逊将军足智多谋的聪慧光芒。愿这枚珍稀的小小银章所代表的革命精神能继续激励今日的青年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色收藏》杂志执行主编)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2018年第10期

(责编:曹淼、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