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

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快

2019年01月14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迪莱尔·沃瑞尔

  胡安·卡普纳伊

  迪亚娜·安德烈亚·戈麦斯

  保罗·罗贝尔

  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资料图片

  改革开放40年让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也给世界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正确道路。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奋进之势,使改革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开阔

  “对秘鲁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胡安·卡普纳伊

  “一带一路”倡议为秘鲁带来巨大利益,秘鲁与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由此联系起来,这将大大促进秘鲁的贸易、投资和旅游业发展。

  作为一名学者,我至少15次到中国参加会议。作为一名外交官,我在中国常驻过约5年时间。从我的中国记忆里,可以看到中国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转变的发展轨迹。

  我记忆中的第一个中国时刻是1976年。那时中国很穷,人们的衣服颜色单调,吃的也十分简单。对广大农村而言,鱼、肉等属于“补品”,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更是“奢侈品”。今天,中国人的收入增加了,有能力到世界各地旅游。年轻人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留学已很常见。

  第二个让我难忘的中国时刻是1991年。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和澳门在投资、贸易上展开广泛合作。

  我非常钦佩中国人民和政府实施的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2016年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旨在全面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2017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中国以这种方式指导其政治、经济发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1994年,我开始担任秘鲁驻华使馆公使。那也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在秘鲁投资之时。1992年,首钢公司并购秘鲁铁矿公司,成立首钢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在南美洲投资的第一家矿业企业。1993年,中石油也迈出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获得秘鲁北部塔拉拉油田七区的作业权,并于1994年接管该区。1995年,中石油又接管了塔拉拉油田六区。当时有人预言,中国公司不出3年就会“卷铺盖走人”。结果,中国人不但没走,反而用3年时间将这个百年油田的油气年产量从8万吨提高到30万吨。

  如今,秘鲁和中国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中国是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企业为秘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2017年,双方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纪录。今天秘中的关系建立在自由贸易协定、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经济合作战略对话机制,以及2016年至2021年共同行动计划这4个机制之上。中国是秘鲁采矿能源领域的主要投资者,未来两国还可以在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民间交往上深化合作。

  中国的改革开放对秘鲁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中国出境游游客人数世界第一,展现出强大的消费能力。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游客的出境游花费达2577亿美元,接近全球旅游总收入的1/5。这大大促进了旅游目的地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更为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型国际关系理论等,让世界其他国家都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区域和国家的政治合作、经济共享和文化交流,可以激发出区域一体化的活力,并将在亚洲和其他区域创造经济互补,促进文化融合。今天,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多边主义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以经济开放、文明对话为基础,向所有国家开放,让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参与到合作中来。许多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贸易和投资的最好方式,是促进政治合作、共同应对国际挑战的有力机制。在“一带一路”覆盖的区域,将形成稳定和合作的氛围。“一带一路”倡议为秘鲁带来巨大利益,秘鲁与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由此联系起来,这将大大促进秘鲁的贸易、投资和旅游业发展。

  (作者为秘鲁外交部顾问、前驻华大使,本报记者朱东君采访整理)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保罗·罗贝尔

  第一个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这不仅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也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有目共睹。相较其他国家而言,我认为中国有三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这不仅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也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世界最高的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出很长。

  第二个是中国政府有效地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晚上一个人出门吃夜宵,走在街上放心地打电话,乘长途车随时打个盹儿……这些在中国稀松平常的事,在很多国家却是“奢侈品”。我与很多不曾出过国的中国人聊过,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社会本来如此。

  中国的平安是政府与人民合力用心打造出来的。尤其是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大力推动反腐、实施精准扶贫等手段追求公平正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中国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仅有政府部门的努力,还有普通百姓的积极参与。北京的“西城大妈”和“朝阳群众”,主动承担着巡防员的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中国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这本身就为社会增添了稳定因素。改革开放让中国从“站起来”变得“富起来”。富足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礼仪和秩序,保障了生产的有序进行和生活的平安祥和。安全的社会惠及了在中国生活的所有人,中国在治安领域取得的经验也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第三个优势是中国有目标明确、长远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和连续性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即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计划。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歇、越走越快。在前两步已经实现的基础上,2012年中国又提出了与“中国梦”相辅相成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同时,中国将宏伟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分阶段实施。具体而言,就是制定“五年规划”,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绘制蓝图。放眼全球,少有其他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既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又有短期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但在一些国家,修建一座车站、一个码头,也许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巨无霸”工程和“中国速度”让人敬佩。

  (作者为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教授,本报记者陈效卫采访整理)

  “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

  迪莱尔·沃瑞尔

  因误解而对中国持有偏见的人,他们的偏见都会在来到中国后消除,转而对中国取得的成就赞赏不已。

  作为巴巴多斯经济学家、前央行行长,从1980年起,我曾多次前往中国访问和考察。我有幸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并一直致力于巴中两国友好合作。

  40年来,中国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我第一次到中国时,男女老少的服饰相对单调,如今中国人衣着多元化、个性化。过去,中国人对外国习俗文化了解不多。今天,中国人旅游时能入乡随俗。中国的学术界也越来越与世界接轨,产生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基础设施的变化。曾经,中国的街上都是自行车。如今,中国的道路四通八达,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快捷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全国已有约40座城市有地铁,北京地铁长达600多公里。1981年,北京建成了第一条通车的环路——三环线,周长约48公里;去年上半年全线贯通的六环线周长约190公里,环内面积2267平方公里。

  最让人惊叹的还是高铁。11年前,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跨入高铁时代。如今,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

  2017年4月,我家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这也要感谢中国。十几年前,光伏发电系统比一辆家庭用车还要贵,如此高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德国早先是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消费市场。由于其市场较小,生产规模也较小,导致产品价格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当中国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时,奇迹出现了。中国市场规模大,对光伏电板的需求大,刺激了企业提高产量和产品性价比。中国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让世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也得以受益。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朋友圈”也不断扩大。过去几年,中国对拉美投资存量达2000多亿美元,在拉美投资的中企有2000多家,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80万个就业岗位。2018年1月,拉中双方共同发表《“一带一路”特别声明》,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延伸至拉美。目前,已有10多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与4个拉美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与5个拉美国家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因误解而对中国持有偏见的人,他们的偏见都会在来到中国后消除,转而对中国取得的成就赞赏不已。但在包括巴巴多斯在内的拉美国家中,像我这样能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的人并不多。因此,我一直致力于向巴巴多斯介绍中国,促进巴中合作与交流。让我自豪的是,2015年,我在巴巴多斯创立了一个融合了巴中两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新年”——“鱼龙节”。龙是中国的代表,能在空中滑翔长达45秒的飞鱼是巴巴多斯的象征,“鱼龙节”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成为巴中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目前,我正努力成立巴中友好协会,促进两国间的互访、学术交流和商业网络构建等。

  (作者为巴巴多斯经济学家、前央行行长,本报记者陈效卫采访整理)

  “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迪亚娜·安德烈亚·戈麦斯

  “一带一路”倡议以超前的眼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必将极大地影响对外关系与技术发展。

  习近平主席曾说,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近10年来,我7次访华,足迹遍及沿海和内陆,有幸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在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育改革对于建设研究型、开发型和创新型社会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只有少数劳动人口完成了小学教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民众更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采取严谨的教学理念、逐步完善评价体系等做法,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教育体系。如今,中国已拥有约3000所大学。

  依托跨越式发展,中国政府将科技创新作为动力,并以培养和吸引中外人才为重点开展自主创新。过去几年里,中国的科研投入年均增加11%,在量子传输、人工智能、“互联网+”、高铁、可再生能源、电子商务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进步令人刮目相看。如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3。经合组织预测,201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研发支出最多的国家。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把东西方之间旧有的联结概括为“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以超前的眼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必将极大地影响对外关系与技术发展。

  就拉丁美洲而言,中国改变了拉美社会的想法。在金融危机中,中国是维护世界经济稳定最重要的支柱,并不断加强与各国的联系。在这方面,哥伦比亚需要加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哥伦比亚地理位置重要,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重要影响。同时,作为南美洲的一部分,哥伦比亚靠近巴拿马运河,并在太平洋拥有较长的海岸线。互补性是哥伦比亚与中国成功关系的基础。哥伦比亚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强,各经济部门和企业都有强大的活力,这些都是强化哥中关系的纽带。

  今天世界面临的问题是:西方是否准备好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世界秩序的调整?我曾在中国参加过孔子诞辰纪念活动,与中国专家的交流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柱,孔子、老子、庄子、孙子等先贤的思想,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质疑和曲解,正是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理解。

  (作者为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成员,本报记者李晓骁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14日 16 版)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