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平江起义:助燃“星星之火”

2019年02月07日09:21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平江起义:助燃“星星之火”

  飞檐翘角的马头墙下,两根四方麻石檐柱撑起大门。门框上,“天岳书院”4个鎏金大字遒劲有力。

  如今,位于平江县的这座清代古书院,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称——平江起义旧址。门前广场上,彭德怀元帅一身戎装、策马驰骋的青铜塑像,成为凝铸这段光辉历史的重要象征。

  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共湖南简史》一书指出,平江起义是在中共湖南省委直接领导下,通过国民党内部兵变成功发动的又一次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武装起义。起义的胜利,有力地支持了井冈山的斗争,促进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革命年代,地处湘东北的平江,党和群众基础深厚。大革命失败后,这里一直是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部署秋收起义、年关暴动的重点地区。1928年6月,中共中央作出决议,要求趁湖南军阀内部酝酿新的战争之机,以平江为起义中心,向长沙、浏阳、岳州和江西的修水、铜鼓发展,在湘鄂赣边境造成一个割据局面。湖南省委认真执行中央指示,决定迅速恢复自1928年3月被破坏的湘鄂赣边特委,调湘东特委书记滕代远任书记,从安源赴平江,加强起义的领导。

  是时,由彭德怀任团长的国民党独立第五师第一团也随师部从南县调到平江“剿共”。国民党反动派没想到的是,他们所器重的“彭团长”,却在革命陷入低潮时,已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独立第五师部分武装也已由共产党掌握。

  彭德怀率部移驻平江后,设法与平江县委取得联系,配合县委及游击队的反“清乡”斗争,还在一团建立士兵委员会,团结广大士兵和争取下级军官参加起义。7月,滕代远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达平江县城,联络上了彭德怀,准备必要时举行起义。

  原本起义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在7月19日,彭德怀收到密电,获悉南华安特委被破坏,第三团营长黄公略等共产党员的身份暴露。他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士兵闹饷的名义提前发动暴动。

  7月22日中午时分,彭德怀将起义部队集结在天岳书院操场。他带头将红带子挂在脖子上,拔出手枪,宣布起义。顿时,书院的平静被打破,惊雷般的枪声与呐喊响了起来。勇士们跨过汨罗江上的浮桥,只用一个半小时便占领平江县城,解除了反动军警2000多人的武装,活捉了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分子200多人,救出了监狱里上千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随后,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也随即诞生,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

  极度恐慌的国民党很快调集重兵围攻红五军。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彭德怀审时度势,于7月29日果断率军撤出平江县城,挥师江西修水、铜鼓。8月底,在敌人10多个师的前堵后追下,红五军减员严重。人心浮动下,彭德怀将部队召集到一起,慷慨激昂地向官兵们表态:“我们举旗起义,是为了革命。干革命就不能怕流血牺牲。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爬山越岭干到底!”

  掷地有声的话语极大振奋了军心。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部队继续前进。到达修水后,红五军党委与湘鄂赣边特委举行联席扩大会议,决定由彭德怀、滕代远率主力开向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其余部队由黄公略带领留在湘鄂赣边开展游击战争。

  翻过幕阜山等高山峻岭,跨过锦江等十几条河流,12月11日,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在江西宁冈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二为一,成为“星星之火”中最亮的一处。

  (湖南日报记者 刘文韬 整理)

(责编:谢磊、赵晶)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