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赶考”永远在路上

王红

2019年03月22日08: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赶考”永远在路上

  1949年3月23日,在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还远未结束”。

  时代出考题,人民是考官,我们党是答卷人。“赶考”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将走向全面执政,这对于长期从事革命斗争的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个课题实际上是围绕一个“如何长期执政、执好政”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的历史命题。

  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不断检验我们党的初心筑得牢不牢,延续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团结凝聚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成功之钥。因此,必须时刻提醒每一名党员入党时的誓言,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西柏坡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党的纪律建设经验,针对“赶考”前夕面临的新形势,系统地制定了一系列党的纪律规矩,为我党的纪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时刻不忘考纪,严格执行党的政治规矩。讲政治规矩首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这与西柏坡时期纪律规矩建设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使解放区一亿六千万农民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不断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人民群众是这场考试的‘考官’,造福人民才是最大的政绩”。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必须秉持“赶考”精神中的人民性特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民的评判标准作为党赶考的方向。这是我们衡量党员干部政绩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唯一标尺。

  西柏坡时期,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同时还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论述。这些思想折射出共产党人在巨大成就面前戒骄戒躁的忧患意识,也包含着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的丰富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检验“两个务必”的作风硬不硬。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项事业取得飞速发展,但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共产党人更要牢记“两个务必”并坚决执行,用过硬的作风,顽强的意志,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积极应对挑战,做好发展改革的各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总之,“赶考”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考试,是人民对我们党永不谢幕的考试,“赶考”永远在路上。

  (王红 作者系西柏坡纪念馆党委书记)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