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清明日,树起心中的“英雄纪念碑”

鲍南

2019年04月03日10:1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清明日,树起心中的“英雄纪念碑”

正是无数英烈的舍生取义,才奠定了共和国立足世界的基石;正是英雄儿女的负重前行,才让今天的我们能够安享“岁月静好”。以清明日为契机,时时刻刻立起我们心中的“英雄纪念碑”,永远保持一份清醒和忧患,永远激发一种奋发和骨气,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无虞。

清明将至,在这个追宗溯祖、慎终追远的时节,人们思亲怀故、寄托哀思,感恩先烈、遥寄思念。连日来,许多人翘首期盼第六批在韩志愿军遗骸荣归故里;各大媒体为24位英烈征集亲人信息;亦不乏网友深情呼唤“81192”,期待着“海空卫士”王伟英灵“返航”……全社会对于英烈的深情怀念与崇高敬意,让这个清明节再度成为彪炳民族精神、夯实价值底座的重要时刻。

英气何以长存,忠魂何以不灭?

因为我们深知,中国虽大,但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面前,从来都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面对“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的现实威胁,我们唯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当“联合国军”用炮火削平山头,中国志愿军却像钉子一般“钉在”阵地上。面对美国侦察机的贸然来犯,歼8Ⅱ战机飞行员王伟寸步不让,不惜付出年轻的生命。正是无数英烈的舍生取义,才奠定了共和国立足世界的基石;正是英雄儿女的负重前行,才让今天的我们能够安享“岁月静好”。我们不惜笔墨、年复一年地书写这些“历史天空最闪亮的星”,意在表达一份感恩,更意在时刻自省: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力和辈出的英雄,就不会有山河无恙。 正是这一“铁律”,前所未有地激发起了我们痛定思痛、奋起直追的紧迫感。无数建设者“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为我们国家添置“国之重器”;人民军队枕戈待旦、秣马厉兵,不畏生死保家园。就拿海防来说,70年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中华神盾”、“万吨大驱”、国产航母接连入役,“黄水海军”走向“深蓝海军”。烈士王伟生前所在的部队,已将老旧的歼8全部换装国产重型战斗机歼-11B,并在之后与外军侦察机较量中占上风。“腰杆子”愈发挺立的我们,已无人再敢小觑,已有遇事“奉陪到底”的十足底气。今昔对比,今非昔比!若英雄在天有灵,当听到国人之深切告慰:请您放心,更多“81192”将永远守卫这碧海蓝天!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而当我们放大视野却会发现,中国已经强起来,但深陷战乱冲突的国家比比皆是,霸权强权面前,公理与道义依旧常常被击得粉碎。事实再次证明,没有和平的年代,只有和平的国家。中国之所以能够风景这边独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一条在于先辈与英雄的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一位年轻的士兵曾说:“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疆土将不再给任何外国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国民在努力捍卫,英雄在主动付出,国力在日益增强,方方面面的力量正筑起“钢铁长城”。

“你们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在你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中。”很多烈士在投身革命时,都抱定一个相同的志向,那就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尽管今日中国取得的进步世所罕见,未来依旧任重而道远。更要看到,这种紧迫感不仅仅来自国人的深切期盼,也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作为一个后起的新兴大国,中国以不同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种可能。而很多抱着零和博弈心态的守成大国,却坚信修昔底德陷阱根本无法逾越,明枪暗箭轮番上阵。于我们而言,必须不待扬鞭自奋蹄,加速复兴进程,以强大国力让“我为鱼肉”成为永远的历史。现实之中,未必人人有机会为国家兴亡抛头颅、洒热血,成为青史留名的英雄,但我们可以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把英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立功建业,最终汇聚起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力量。

国家者每个人的国家,天下者每个人的天下,以清明日为契机,时时刻刻立起我们心中的“英雄纪念碑”,永远保持一份清醒和忧患,永远激发一种奋发和骨气,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无虞,我们的事业才能走向辉煌。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