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汪建新:跟习近平学妙用毛泽东诗词

2019年05月06日12: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主讲人】汪建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

【讲座主题】跟习近平学妙用毛泽东诗词 

【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如何妙用毛泽东诗词

二、习近平为何能妙用毛泽东诗词

三、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给我们哪些启示

【讲座全文】

各位网友:大家好!

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名句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生动形象,升华了毛泽东诗词的意境,充满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今天,我想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分析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涵、语言特征和时代价值,我侧重谈三个问题:一是习近平如何妙用毛泽东诗词;二是习近平为何能妙用毛泽东诗词;三是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若干启示。

第一个问题:习近平如何妙用毛泽东诗词?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引用毛泽东诗词来表达特定的意思。有的是对诗句原意的强化,有的是对诗句含义的升华,有的则是对诗句内容的翻新。综合判断,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用毛泽东诗词来总结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谈到青年毛泽东的远大志向时指出:“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这几句诗出自《沁园春·长沙》。这是毛泽东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词的下阕侧重回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那段激情燃烧的求学生涯。习近平用来描述毛泽东志存高远、朝气蓬勃、激流勇进、上下求索的青春岁月。

在回顾毛泽东的革命生涯时,习近平指出:“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倒海翻江卷巨澜”出自《十六字令三首》,本意是群山气势磅礴,宛如跌宕起伏的洪涛巨浪。“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忆秦娥·娄山关》,本意是娄山关在英勇的红军面前不再是坚不可摧的险关。习近平用它们来形容中国革命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出自《七律·到韶山》,意思是革命者为救国救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习近平用来歌颂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抱负和牺牲精神。

第二,用毛泽东诗词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高度概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深情阐述中国梦。他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习近平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来说明尽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抗争,终于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翻身。

“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本意是说中国革命道路顺应时代潮流,使旧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用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的康庄大道。“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习近平用来描述中国未来的光辉前景。

2014年9月30日,在65周年国庆招待会上,习近平引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来比喻新中国横空出世。这首诗写于1950年国庆期间,习近平引用这句诗,和毛泽东的本意完全一致,因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第三,用毛泽东诗词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道路自信。

2013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这里,我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写下的词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

这是《清平乐·会昌》中的诗句。毛泽东曾经自注道:“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当时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但他把郁闷压在心底,作品写得乐观豁达。习近平用来描绘当今中国的大好局面,他眼中的“风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神州大地焕发的勃勃生机和锦绣前程。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这句诗出自《菩萨蛮·大柏地》,本意是红军作战在墙壁上留下的弹洞把关山装点得更加壮美。习近平用来说明今日中国的辉煌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正确道路指引下奋斗出来的。

第四,用毛泽东诗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层文化自信。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毛泽东年轻时写的一首诗中的残句。习近平用这句诗来强调文化自信是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以此激励我们要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第五,用毛泽东诗词诠释共产党人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史的壮丽画卷,也是解读革命文化的独特文本。习近平反复引用毛泽东诗句来诠释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坚强决心。

2012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对兰考县工作的批示中写道:“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毛泽东这句诗的本意是推翻反动统治,改造社会面貌。习近平用来称赞焦裕禄战天斗地、治理风沙的崇高精神。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我自岿然不动”引自《西江月·井冈山》,本意是面对强大敌人,红军沉着应对,稳如泰山。习近平引用来说明紧紧依靠人民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牢固基础。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乱云飞渡仍从容”出自《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本意是一阵阵乱云飞速流动但却仍然从容不迫。习近平用来表明任凭国际风云变幻,共产党人处变不惊,始终保持战略清醒。

“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清平乐·六盘山》,本意是不登临长城关口不能算是英雄好汉。习近平用来阐明在新的长征路上,中国人民将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奋发有为。

第六,用毛泽东诗词激励青年大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在静园草坪,他认真聆听同学们激情朗诵《沁园春·长沙》。在师生座谈会上,他引用其中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勉励青年学生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思是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习近平用来说明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第七,用毛泽东诗词解读中国人遨游太空的千年飞天梦。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习近平对即将出征的航天员们说:“你们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可上九天揽月”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想象丰富,说可以飞到九重天外去摘取月亮,借此说明有志者事竟成。习近平用来说明中国人遨游太空、登临月球的飞天梦想。他把“可上九天揽月”改为“敢上九天揽月”,更加凸显了中国人民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的壮志豪情。

第八,用毛泽东诗词寄语中美企业家放眼未来把握机遇。

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殷切寄语两国企业家:“‘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风物长宜放眼量”引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当时柳亚子因为待遇问题而牢骚满腹,毛泽东劝他视野应更加开阔。习近平用来寄语中美企业家要把握主流,丈量大势所需,考量时代所盼,携手合作,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多做贡献。

第二个问题:习近平为何能妙用毛泽东诗词?

《宋史·岳飞传》有云:“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这里归纳了几点,难免以偏概全。

第一,对伟人毛泽东无限敬仰。2012年的11月17日,习近平刚担任总书记不久,就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习近平自幼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雨露阳光,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发自肺腑、日久年深。1966年、1997年、2011年,他三次到韶山;2006年、2008年、2016年,他三次上井冈山;他在延安插过队;他还多次到过古田、遵义、西北坡等地方,不断追寻着毛泽东的奋斗足迹。习近平频繁引用毛泽东诗词,是他对毛泽东充满敬仰之心、崇敬之情的一种自然流露。

第二,对毛泽东诗词烂熟于心。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民、曾是返乡知青的王宪平,讲述了这样一个事:1971年1月,自己接到县里通知,要调去关庄公社工作。“2月的一天,劳动结束后,我去近平的窑洞拉话。他当时已经知道我要去工作的消息。我们拉了一会儿话,他拿出一本《毛主席诗词》,在上面用钢笔写了‘送黑子:工作纪念’”。

当年习近平把《毛主席诗词》作为临别礼物送给好友,态度既真诚又庄重。毛泽东诗词曾经大量发行,习近平伴随着毛泽东诗词的宣传普及而成长。在梁家河那个偏远山村,背诵毛泽东诗词使习近平的知青生活变得充实,思想受到熏陶。习近平能够妙用毛泽东诗词,是熟能生巧的必然结果。

第三,对古典诗词有深厚造诣。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到北师大视察时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飞往塔吉克斯坦访问。专机起飞后,他来到后舱看望工作人员。一位记者说:“习大大好!您前天在北师大说语文不能‘去中国化’,反响很热烈。”习近平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曾创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

这首词语言质朴,意境高远,格调清新,充分表明他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造诣。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少千古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谈到信仰之坚贞,他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到爱民之情深,他引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诉说风气之紧要,他说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提到青年之志向,他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论述文明之多元,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驾轻就熟妙用毛泽东诗词,是他古典诗词深厚底蕴的具体体现。

第四,对治国理政有心灵契合。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始终以旧世界改造者和新世界创造者的姿态言志抒怀。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诗意表达,记录特定时代的艰难探索和光辉历程,反映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丰富情感,抒发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情有独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也获得思想启迪。

习近平频繁引用毛泽东诗词,不是抒发诗词鉴赏的心得体会,而是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阐述治国理政的新思维、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的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气势恢宏,既彰显政治智慧,更体现使命担当。这与意境高远的毛泽东诗词遥相呼应,心有灵犀一点通。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引用最多的诗句是毛泽东诗词。

第五,对改进文风有不懈追求。早在2005年8月19日,习近平就曾在《文风体现作风》中大声疾呼:“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他一贯强调文风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摒弃“长、空、假”,倡导“短、实、新”。2010年5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专门作了关于改进文风问题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的讲话总是观点鲜明、逻辑严谨、简洁明快,有创新思想,有为民情怀,有务实作风,有使命担当。他特别善于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经史子集、历史典故、箴言警句、古典诗词来阐述深刻道理,体现了厚重的国学修养和文学造诣。妙用毛泽东诗词是习近平语言风格的一种直接体现,听来亲切,回味无穷。

第三个问题: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给我们哪些启示?

泱泱中华是诗歌的国度,中国人都有浓郁的诗歌情结。人们的诗词修养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能吟诵,能品味,能运用,能创作。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能达到前两个层次已然不易,能灵活运用的人越来越少,能写诗的更属凤毛麟角。习近平的诗词造诣已达到四者齐备的境界。

这里不讨论习近平写诗的娴熟技巧,他对毛泽东诗词的深刻领悟令人钦佩。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准确理解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意味,有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讲话的丰富蕴涵,有助于切实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有助于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一是要像习近平那样,全面了解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古人鉴赏诗歌时,有知人论诗的原则,即通过了解生平事迹来解读诗人的作品。追寻毛泽东的足迹,阅读毛泽东的传记,熟悉毛泽东的奋斗人生和心路历程,弄清毛泽东的生活方式和个性气质,有助于理解毛泽东诗词的丰富情感和个性特点。

二是像习近平那样,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光辉著作。毛泽东是理论家、思想家,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火花,多研读毛泽东的理论文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立场方法和基本观点,有助于准确理解毛泽东诗词的丰富内容和精神境界。

三是像习近平那样,认真学习党史国史。毛泽东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既受到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也深刻影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多阅读近现代历史书籍,更多了解历史风云和社会风貌,有助于认识毛泽东诗词的时代特征和历史韵味。

四是像习近平那样,不断学习中国悠久的诗词文化。习近平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过:“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远、人灵秀。”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多品读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作品,对中国悠久诗词传统有所了解,才能真正领略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魅力。

五是像习近平那样,把学习与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很多人学习诗词时热衷于背诵,这仅仅是学习的初级阶段。只有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真正发挥诗词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习近平娴熟引用毛泽东诗词,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六是像习近平那样,与时俱进,常读常新,常悟常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时,视角独特,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这样既拓展了诗句的意境和意味,又体现了观念的继承和创新。经典名句使人印象深刻,新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

七是像习近平那样,引经据典力求深入浅出、自然贴切。引用不能照搬照抄,更忌讳艰深晦涩。习近平引用的毛泽东诗词通俗易懂,即使不熟悉毛泽东诗词的人,从字面上也能理解。习近平引用诗句恰到好处,言如己出,与讲话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八是像习近平那样,直截了当点出主题,画龙点睛。有些想法用一般语言去阐述,可能要长篇大论,讲起来费事,听起来费劲。习近平总是在讲述一番道理,有了一定逻辑铺垫后,在关键之处引用毛泽东诗词来提纲挈领,铿锵有力,既充满哲理,又言简意赅,胜过千言万语。

以上的分析与解读,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再见!

分享到:
(责编:曹淼、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