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里应外合解放荆州 

贾晓明

2019年07月25日08: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里应外合解放荆州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沙市系江陵重镇,与古城相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后,一路势如破竹。其中四野3个兵团分3路向南进军。其中,十三兵团为四野的西路,在司令员程子华的率领下,于6月中旬进入鄂北、鄂中地区,开始战前整训,准备渡江工作。

  6月中旬,四野司令部在汉口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确定由十三兵团的四十九军(下辖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师和独立二师)攻取沙市、荆州城,并相继渡江,控制沙市至常德交通线。四十九军军长钟伟、副军长熊伯涛、参谋长王匡、军政委徐斌洲、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随春、副主任周彬参加会议。

  随后,四十九军集结在湖北应城、天门、荆门一带整训,组织广大指战员学习、训练游泳,田埂行军,以适应南方水网作战。同时,派出四三三团副团长罗荣、侦察股长鹿顺增带领一支侦察分队,对沙市、荆州一带的敌情、民情及渡口、船只做了侦察。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十三兵团四十九军奉命攻占荆沙要地,渡江南下。

  驻守荆沙的国民党十五军六十四机械化师,以沙市为守备重点,荆州城内派驻一九跂团的一个营,加上鄂保九旅刘黎辉和江陵县自卫队等部共2000余人,妄图凭借荆州坚固的古城墙,环绕四周的护城河和众多的各种工事,负隅顽抗,阻止解放大军南下。

  为顺利夺取荆、沙地区,7月13日,解放军四十九军和江汉军区武装在沙洋附近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具体部署荆沙战斗,决定一四七师主攻沙市,抢占长江渡口,切断敌渡江南逃的通道;一四六师和军区武装攻打荆州,先作战略包围,然后聚歼;一四五师为军预备队,配合歼灭荆州之敌,军指挥部设草市。

  7月14日,一四六师迂回到荆州城西门和南门,切断了荆州与宜昌的通道,分区独立团和西进指挥部(后改名为江陵县指挥部)武装进抵城北,一四五师四三三团待协助解放沙市后,回师进抵荆州东门,从而完成了对荆州守敌的四面包围。

  7月15日凌晨2时,解放沙市的战斗打响,经过激战,到下午2时沙市全部解放。与此同时,一四六师于10时开始对城四周敌据点发起全面攻击。四三八团首先向南门外御路口江堤守敌发起攻势,经两小时激战,夺取堤上敌据点,切断了敌人渡江南逃的退路,迫使残敌龟缩城内。下午,四三七团先后摧毁了敌在西门外的龙山寺、红土地、鸡窝山、西关等据点。负责北门的分区武装亦同时扫清了城外的敌军。这时,城内敌人已成瓮中之鳖。

  沙市战斗结束后,配合解放沙市的一四五师四三三团立即回师东门,投入攻城战斗。9时,猛烈的炮火轰开了古城东面的城墙,这时四三三团首先强攻入城。接着,四三八团于9时半从南门攻入。四三七团于10时10分从西门入城。分区武装亦同时攻进北门。整个攻坚战斗仅一个多小时,古城荆州就宣告解放。

  解放军各部队入城后,连夜对全城平方公里进行了全面搜查,敌鄂保九旅旅长刘黎辉,副旅长兼县长吴候,十九团团长周祖洪均被抓获。整个战斗共毙伤俘敌1723名,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在解放荆州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部队得到了中共荆州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地下工作人员魏明汉、张国俊主动充当向导,带领解放军绕过观桥国民党军的布雷区,使解放军避免了损失,顺利攻占太晖观、鸡窝山等地敌人据点和暗堡。地下党组织在荆州解放之前,除配合争取了江防司令周上凡、保护了荆江大堤外,还在敌军中多方做统战策反工作。经过反复争取,国民党鄂保九旅连长张炎甫,自卫队中队长左永春、徐培明表示弃暗投明,当解放军四三七团进至西门口时,临阵起义,打开西门,使解放军顺利入城。在攻城前,由城北王场青年农民组成的支前队,6人一组抬木梯、2人一副担架,跟随攻城部队前进,随时准备抢架攻城云梯和救护伤员。在搜城中,国民党鄂保九旅旅长刘黎辉化装隐蔽在玄帝宫草丛中,被地下工作人员胡国耀发现而被擒获。

(责编:曹淼、任佳晖)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