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剡文鑫 实习生 李 东
2019年08月15日13:51 来源:宁夏日报
“早晨,我外公在青石嘴北面山上放羊,看见一支部队从大红沟下来,一支部队从康家庄梁下来,一支部队从阳洼下来,三支部队集中兵力,战斗在河湾打响。”今年58岁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青石嘴村村民丁红武说,他外公海保清亲眼目睹青石嘴战斗经过。位于青石嘴长征梁山巅的红军长征青石嘴战斗纪念碑,红军战士手持大刀骑战马的雕塑,再现了青石嘴战斗的情景。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后的第一次战斗就在这里发生。
“我外公说,战斗发生时,冲锋号、喊杀声响彻云霄,国民党部队乱作一团,马受惊吓,在营地乱窜,有的敌人被马踏倒。”丁红武说,在当地提起青石嘴战斗,每个人都能说上一段。
村民海红梅家住纪念碑对面,每天早晨打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纪念碑和红军战士雕塑。
纪念碑上有这样一段碑文:“青石嘴,踞于六盘山东麓,青山作屏,茹河萦回;四周碧野,鸡鸣三县,为平银公路必经之地。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国难深重。红军北上抗日,途经此地受阻,遂与国民党军激战,著名的青石嘴战斗由此而生。”
1935年10月6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的率领下,经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到达张易堡(现张易镇),当夜,毛泽东就住在张易镇。
1935年10月7日晨,红军与尾随而至的敌方前哨部队发生小规模战斗,留下部分战士在堡子梁据险阻击敌人,大部队沿王套、后莲花沟向六盘山急进,于上午8时左右进入六盘山主脉地带。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张易堡附近出发,向东南绕隆德县城,沿小水沟上六盘山,后从牛头山山口过六盘山,沿固原至平凉公路西侧向北行进。”原州区党史专家魏国营介绍,六盘山和与之相连的小红沟山横亘在宁夏南部,是中央红军通往陕北的最后一道天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青石嘴小河边的公路夹在两山之间,是固原通往平凉的唯一通道。
当时,敌第三十七军二十四师李英部紧追不舍,东北军何柱国骑兵第七师门炳岳部踞守六盘山东麓和尚铺,妄图东西夹击红军。
1935年10月7日上午,红军翻越六盘山,向青石嘴行进。途中,红军前卫部队发现前方尘土飞扬,判断是敌骑兵。为避免被敌发现,红军部队暂时隐蔽起来。不久,观察哨报告,敌骑兵第七师十九团运送给养的两个连刚到青石嘴。
毛泽东听完汇报,登上青石嘴西侧山头,召集各大队干部部署战斗,决定消灭这股敌人。
“毛泽东亲自指挥,王开湘、杨成武率领四大队正面攻击;杨得志、肖华率领一大队和张振山、赖传珠率领五大队从两侧迂回,陈赓、邓飞率十三大队负责后卫掩护任务。”魏国营介绍,毛泽东要求部队攻击要猛、要快、要狠,迅速解决战斗,搬开拦路石,并将手中的大饼子掰给每人一块,让警卫员给每人倒了一壶盖水,风趣地说:“先打仗,后吃饭,打好仗,吃好饭。吃完后就行动,我看着你们打。”
“听了主席的话,红军战士情绪高涨,纷纷表示一定要打好青石嘴这一仗。”魏国营说。
战斗打响后,三个大队分路出击,形成钳形包围态势,同时压向敌人。
“当时,国民党部队跑的跑、逃的逃,有一个军官骑上马向固原方向逃窜,还有一个人还没骑上马背,马受惊,这个人一只脚跨在马蹬里被马拉着跑。”丁红武说,他外公看见国民党部队乱作一团。
战斗很快结束,共歼俘敌人200多人,缴获300多匹战马、数十万发子弹,以及十几辆马车的军用物资。
红军战士们高兴地说,“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真不错,在我们正需要补给时,就及时地给我们运送来了。叫我们吃得饱饱的,穿得整整齐齐的与陕北红军会师!”
魏国营介绍,青石嘴战斗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彻底把国民党三十五师马鸿逵的骑兵吓破了胆,此后在前往陕北的途中,往往是红军先头部队的机关枪一响,敌人骑兵扭头就跑。
“青石嘴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在六盘山地区围剿红军的图谋,打通了红军继续北上的通道,是红军长征中毛泽东在六盘山指挥的一次漂亮的歼灭战,也是中央红军组建第一支骑兵侦察连的开始。”魏国营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